摘要:本研究采用“鯰魚效應”原理,分別對中小型企業新、老員工的工作表現進行了分析,提出了運用“鯰魚效應”對中小型企業新、老員工進行管理,以促進企業積極向上,健康地發展。關鍵詞:鯰魚效應;管理;中小型企業
一、“鯰魚效應”概述鯰魚效應的起源是講魚類的生存之道,后來將此生存之道運用于管理學中,由于挪威人喜歡吃沙丁魚,尤其是活魚,但活的沙丁魚和死的沙丁魚價格相差很遠,挪威人在海上捕得沙丁魚后,這些沙丁魚在運輸的過程中,很容易死掉,主要是因為沙丁魚生性懶惰,不愛運動,返航的路途又很長,所以捕撈到的沙丁魚往往一回到碼頭大部分就死了,為了讓這些沙丁魚活著抵港,賣個好價錢,其中一位漁民做到了,他家的沙丁魚每次出手賣的時候總是活生生,所以他賺的錢也比別人的多。這位漁民一直嚴守沙丁魚存活的成功秘密,直到他去世后,好奇的人們為一探究竟,打開他的魚槽,發現與其他普通的漁民沒有多差的區別,唯一不同的是,這位漁民的魚槽多了一條鯰魚。由于原來鯰魚以魚為主要食物,性情也沙丁魚不一樣,鯰魚好動,比較兇猛,裝入魚槽后,由于環境陌生,它就會四處游動,而沙丁魚發現這一異己分子后,加速游動,鯰魚在追,沙丁魚在逃,因此沙丁魚便活著回到港口。這就是著名的“鯰魚效應”,社會學、管理學、心理學等運用這一效應,通過個體的“中途介入”,對群體起到競爭作用,它符合人才管理的運行機制。
二、“鯰魚效應”在中小型企業新員工中的運用新員工進入到新企業中,通常情況下,他們會熱愛工作,積極肯干,愿意向老員工請教,因此,新員工的入職培訓是個非常重要和關鍵的環節,對于企業而言,新員工通常分為兩類,一類是剛從學校畢業,新參加工作的新員工,一類是已參加工作,重新換工作后進入到新企業的員工,雖然均為新員工,但對他們的管理卻是不能用同一模式。
中小型企業的員工有可能成為“鯰魚”,也有可能成為“沙丁魚”,部分工作能力強,又愿意追求上進的新員工,有可能會成為標桿,甚至有可能趕超老員工,進而替代老員工所在的位子,那么,這部分新員工,則成了“鯰魚”;還有一部分的新員工,整天無所事事,不思進取,他們有些還消極怠工,那么,這部分新員工有可能成為“沙丁魚”,極早被淘汰。
三、現代企業管理中運用鯰魚效應時應注意的問題
當一個企業中的現有員工過于安于現狀、并且工作狀態呈現出一盤散沙的狀態時,恰當地使用“鯰魚效應”的優勢可以加強企業組織內部的良性競爭,來激發企業員工的工作積極性,從而提高企業組織的業績;但是如果當該企業中團隊員工之間的配合密切,而且整體發展也都很不錯的話引入“鯰魚”就成了多此一舉,極其不利于組織團隊的穩定。因此,在企業管理中應用“鯰魚效應”前需要對自己的企業員工的工作狀況充分審視,所以現提出以下幾點在現代企業管理中運用鯰魚效應時可以注意的問題:
(一)管理者挑選“鯰魚”的正確方式企業團隊中“鯰魚”的挑選方式有很多,為了防止從企業組織外部引進的“鯰魚”在團隊中受到“沙丁魚”群的聯合打壓,或者是說由內部晉升的“鯰魚”出現后,導致會存在一小部分員工可能考慮離職跳槽的想法產生,只要一個企業符合“鯰魚效應”應用的前提條件,就可以適當地引進“鯰魚”,并對其進行采用恰當的科學管理方式,為“鯰魚”創造更多有利的工作環境,給予每個員工足夠的尊重,讓“鯰魚”可以積極主動的投入到工作當中,并且充分施展其才能。另外還要協調好“鯰魚”和“沙丁魚”之間的關系,加強工作中的溝通,在彼此充分理解的基礎上更好的協作,為企業帶來更高的工作效益。
(二)防止“鯰魚”被“沙丁魚化”企業團隊中原本低沉的“沙丁魚”在“鯰魚”的到來之后開始有了危機意識,認為自己的生存已經受到了“鯰魚”的威脅,也可能有部分員工會對新加入的“鯰魚”同事或者領導刻意保持距離,導致“鯰魚”型人才在進入到這個企業團隊中之后無法積極有效的發揮自己存在的作用。最嚴重的可能是“沙丁魚”會合起伙來排擠“鯰魚”將其強硬的擠出這個集體。這樣也會讓有些“鯰魚”認為是因為自己的特殊身份導致自己被陌生的工作伙伴被隔離開來,所以才無法參與到“沙丁魚群”中去。因此有些“鯰魚”型人才會刻意的融入到這個集體當中,運用自己的靈活性,減輕自己的壓力,逐漸被“沙丁魚”群同化,成為“沙丁魚”群中的一員。
“鯰魚”型人才應當具備自己應有的防同化能力,不被環境所干擾,既然這是一個團結一致對外的“沙丁魚”群,那就更應該想盡一切辦法將自己“鯰魚”的個性化思想傳遞給其他員工,促使“沙丁魚”向“鯰魚”方向進行轉化,而不是被一群本不是很優秀的“沙丁魚”打敗,從而實現企業員工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就現代企業管理而言,“鯰魚效應”在其中的應用起到了很明顯的效果,也符合當今經濟快速高效發展的社會。在今后的發展當中,“鯰魚效應”可能會被運用到企業管理中的各個方面,或者是說“鯰魚效應”的這一現象將會更進一步的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因此,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應用鯰魚效應,可以營造出創新型的企業文化,并且建立知人善用的管理機制??梢允沟矛F代企業管理的工作效率大幅度地提高,降低了企業組織的潛在成本,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保證企業組織目標的合理高效快速實現。
四、“鯰魚效應”在中小型企業管理中的利弊
首先,一般而言,能力強、工作效率高的團隊必有優秀之人才,然而這些人才的加入,會使原來相對平靜的隊伍變得不安寧,在某種程度上來說,會對舊員工造成一定的威脅,比如職位上的威脅,又比如是能力上的肯定,如果這些人的種種強勢和優勢過于猛,那么,久而久之,可能會壓制舊員工的積極性,增加他們的挫敗感,于是有些員工依然會消極怠工,有些則會跳槽離開,重新選擇新的單位,這些勢必會對團隊建設的穩定造成一定的影響。
其次,無論是新團隊還是舊團隊,不管是大團隊還是小團隊,“鯰魚”的加入是否真正能起到優勢互補的作用?新舊成員,大小團隊之間是否具有合作觀念等等,都會影響到企業今后戰斗力發揮,如果一旦引入的“鯰魚”缺乏集體精神,個人主義觀念濃厚,并且單打獨斗,那么這些人員,在中小型企業中難于產生“鯰魚效應”,還會把團隊僅存的一點戰斗力破壞掉。
綜上所述,合理運用“鯰魚效應”對中小型企業新、老員工進行管理,能更好地促進企業積極向上,為健康地發展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蔣俊凱.談“鯰魚效應”在現代企業管理中的應用[J].現代商業,2012(06)
作者簡介:
姓名,蘇翎清,出生年月,1976.11,籍貫,中國臺灣,民族,漢,單位,莆田學院,職稱,副教授,學位,博士,研究方向,人力資源管理、組織心理學
本研究為莆田學院科研基金項目(項目編號:2018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