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聰穎
一、對高校后勤的現狀思考——以學生公寓管理為例
高校后勤管理中對于學生公寓的管理是一項重要內容,尤其是學校的體制改革之后,對于公寓的管理也成了社會化改革中的一項重點內容。人和高校都應更加注重后勤管理,如此,對于提高學校的教學質量和管理質量也有著重要意義。我國在近年來針對強化學生公寓的管理上取得了一定成績,但學生公寓管理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需要進一步的強化。這就促使學校在新形勢下必須將思想政治工作深入到學生公寓管理中,如何強化學生公寓的管理也是目前我國高校的重點研究對象之一。
1.現如今,大學校園生活相對以往也更加開放,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也會受到其他思想的影響,從而使學生的思想更加復雜化。社會環境影響的過程中,大學生多元化的思維模式開始產生,很多思想觀念都更加社會化。目前社會上的諸多商家也把大學校園當成了有利可圖的重要市場,在校園的各個角落都能夠找到商業消費場所,這也說明以大學為中心的商圈開始逐步形成。與此同時,社會上的不良風氣也深入到了校園生活中,學生們對于物質利益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而學生們本來的思想意識相對較為薄弱,因此,他們的思想價值觀念也很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響,從而受到沖擊。
2.隨著高校規模的不斷擴大,學生人數也在不斷增加。在工作過程中,針對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也有了更高難度。大學生在中學階段,應試化教育對于道德教育的影響也相對較大,這樣很多大學生的素質也相對不高。擴招的過程中,很多低素質的學生也普遍存在,學校為了能夠更好的提高學生們的思想意識教育,往往也做出了更多的努力,然而存在的負擔也越來越重,這也是目前存在的普遍問題之一。
3.學校在針對學生管理的過程中,管理體制作為影響因素占據了很大一部分。我國高校中與學生管理相關的制度改革也在不斷地發展推進,招生制度也與就業制度聯系在了一起。在后勤管理上,大學生活的社會化也讓學生與社會進一步融合,對于學生的思想影響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接受了新環境、新思想后,平等獨立的意識也會有所加強,學生們在依賴心理上就會相對減弱,因此與學校生活相分離的現象也越來越多,更加追求個人思想中的自由化和獨立化。
4.在公寓管理體制改革后,公寓管理人員的思想意識并沒有能夠及時調整,管理服務意識水平不夠高,導致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日漸增多。后期社會化改革的過程中,管理人員需要從管理者的身份向服務者的身份進行轉換,與學生之間的關系也變成服務關系,而如果不及時加以轉變,那么學生對于公寓的管理者也會產生不滿的情緒,兩者形成對立,互相不理解不包容,勢必影響到公寓的整體管理質量。
總之,后期社會化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較為普遍,絕不僅僅局限于某些高校。推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進程始終存在一定阻礙,我國很多地區的高校也都面臨著新的挑戰。在此前提下,一些高校也探索出了新的管理方法,并且在應用過程中也取得實效。個人認為,高校的后勤管理要以為學生服務為基本原則,很多大學生在學校學習的過程中,由于家庭條件困難,在學校時也并不能夠愉快地投入到學習生活中。而學生是家長的希望,如果學校對于學生的管理不能夠達到預期的標準,那么也將會影響到學生的健康成長,這不僅不利于學生們未來的發展,對于學生家長和社會也有著很大的影響。所以,學校的后期管理工作不僅要以服務為基本原則,還要繼續深化改革,從以往的工作中總結經驗,通過不斷地改進和完善來把學生公寓的管理建設成為讓學生家長和社會更加滿意的管理模式,這對于提高學生們的學習熱情和生活熱情都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學校盡心,才能讓學生安心,家長放心,才能真正辦好讓人民滿意的教育。
二、強化后勤管理舉措,提升高校后勤保障能力
1.建立科學的后勤服務定額管理體系,規范成本管理。高校后勤近年積極探索后勤社會化的路子,學校與后勤實體的關系由行政隸屬關系轉為合同制約關系。在一系列的后勤服務項目任務實施過程中,如何解決服務項目任務經費的問題是做好后勤保障工作的關鍵;而科學合理地確定項目定額,則是學校后勤管理宏觀調控的重要依據,是正確反映后勤服務中各項資源消耗之間的客觀規律、合理規范成本管理的重要途徑。以節約后勤服務消耗,為學校合理確定服務收費價格提供依據,成為學校評定后勤實體服務成果及業績評價的尺度,從而實現后勤服務市場的公平競爭。
2.建立與績效考評相結合的成本管理激勵機制。后勤服務部門與學校形成的契約關系,必然要求甲乙雙方都在成本核算上下功夫,精打細算、嚴格履行雙方協議,甲方由此得到可靠的后勤保障,乙方由此得到效益和市場。這既是甲乙雙方共同目標和共同利益所在,又是通過甲乙雙方從不同角度進行不同努力共同實現的,其衡量目標實現的滿意程度與質量標準,只能以績效考評為依據。將績效考評引入成本管理,是本著“堅持服務優先,質量為本”的服務理念,通過績效考評的激勵機制,極大地提高后勤服務實體加強成本管理的動力和熱情。
在確定績效考評指標時,應把財務績效指標與管理績效指標結合在一起,同時根據管理服務與經營服務的成本管理目標的不同,其績效考評指標應有區分;同時還應與過程監督相結合,形成有效的成本管理激勵機制。例如:對后勤水電服務項目的績效考評,既要對水電成本的計量及成本費用率等財務績效指標進行評價,又要把握學校各方面對水電服務的認可程度等指標進行考評,以此激勵后勤服務實體加強成本管理,在提高服務水平的同時增加經濟效益。
3.發揮經濟責任制在成本管理中的考核作用。經濟責任制是做好高校后勤服務保障工作的準則,也是規范服務成本管理的依據,更是考核后勤服務保障能力的依據。因此后勤各實體都應根據本單位的服務范圍、服務項目制定相應的經濟責任制及細則,并按全面經濟責任制的要求實施成本控制,并在實踐中不斷加以修訂、完善和充實。如:學生公寓的服務成本,在確定服務成本范圍的同時,必須制定相應的在學生公寓管理方面履行的經濟責任制,兩者是相輔相成的。
綜上所述,深化高校后勤改革是高等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要解決當前高校后勤發展中遇到的問題和困難的根本出路,在于進一步深化后勤管理改革,高校后勤要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牢固樹立以改革求發展的思想觀念,搶抓機遇,扎實進取,促進高校后勤服務質量和效率的全面提高,為高校實現又好又快的新發展做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李波.淺論高校后勤管理體制的社會化改革[J].現代經濟,2007,(6).
[2]杜紅霞.淺析高校后勤社會化面臨的困境及出路[N].長沙大學學報,2007,(7).
作者單位:重慶工貿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