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萍



重慶與湖北,不僅在地理位置上山水相連,而且在歷史上也有深厚的淵源。
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讓重慶與湖北的命運,牽扯在一起。
一道封城令,隔斷了病毒的擴散,但同時也讓很多在外的湖北人回不了家,包括滯留在重慶。
而在重慶,整個疫情防控期間,總有一盞燈亮著,透出溫暖,照見終將踏上的回家的路……
重慶的家
在這次疫情防控中,有一群特殊的人,他們因為疫情防控需要,在異地就地集中隔離。
有一部分人,“留”在了重慶回不了家。而重慶,用真誠與關愛,為他們傳遞著家的溫情。
一個叫陳祥國的重慶市民,看到有湖北人露宿街頭的新聞后,把自家空閑的4個臥室全部換上新的床單被褥,然后在網上發了一條信息:“我一個人在家生活,若有在重慶的武漢人,可以來我家自我封閉,我負責期間全部生活,直到疫情結束。”
“這里把我們一家當作正常人,這就是最大的鼓勵了。”在重慶隔離的武漢旅客王海蓉告訴朋友。
此前,王海蓉一家去新加坡旅游。1月27日晚,飛機落地重慶后,疾控人員就為他們做了檢測,隨后將他們集中安排到酒店接受醫學觀察。隔離點實行專業化管理,穿著防護服的疾控人員每天兩次進房間給她們量體溫,送餐員每天按時將一日三餐送到房間門口。王海蓉說:“因為他們,我們才如此安好并且充滿希望。”除了王海蓉一家,這家酒店還有50余名湖北住客。
與王海蓉的情況類似,來自武漢的許女士落腳在圣名國際大酒店。1月29日清晨,許女士和21名旅行團團友乘航班從越南胡志明市飛抵江北機場。“我們落地后,工作人員對所有游客進行了專業的檢查。”許女士說,重慶統一為他們做了完善的食宿安排,“不管從哪個角度來想,都非常感謝重慶人民幫助我們共同度過這次疫情,我們一定會好起來的。”
截至1月底,重慶為在渝的湖北游客安排了6家酒店,共計836個房間,并專門抽調衛生、公安、街道、社區等工作人員,為人住客人提供服務。
馳援湖北
重慶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時,積極響應國家號召,盡銳出戰支援湖北。
1月24日,陸軍軍醫大學150人的精兵強將從重慶出發,赴武漢支援抗擊疫情。
1月26目,第一批支援湖北的重慶市級醫療支援隊奔赴湖北。截至2月28日,重慶已相繼派出18批1636名醫護人員(不含部隊)支援湖北武漢、孝感等地。
同飲長江水,渝鄂一家親。9省聯倮聯供協作機制建立以來,重慶與山東、安徽、江西、河南、湖南、廣西、云南、湖北8個省份商務主管部門建立了聯倮聯供協作機制,源源不斷地把支援物資運往湖北。
1月24日,接到重慶市商務委通知后,重慶雙福國際農貿城14輛大貨車,載著320噸農產品馳援武漢,第一時間保障武漢民生所需。
600件翅根、350件翅中、330件帶魚段、2400件肋排、900件半邊鴨……2月25日,在位于大渡口的重慶萬噸冷儲物流有限公司,工人們緊張有序地將55噸冷凍食品搬運到車上。
“這是為了保障武漢市民食品供應充足,緊急調貨給武漢萬噸冷儲物流有限公司的冷凍食品。”公司負責人介紹。
據重慶市商務委相關負責人介紹,疫情發生以來,重慶第一時間成立了疫情期間蔬菜水果市場保供專班,專門負責對口支援湖北省蔬菜水果等生活物資組織保障工作。
截至3月1日,重慶共計向湖北省捐贈各類生活物資1242.5噸,其中包括蔬菜糧油907.3噸、水果305噸、食用油23噸、豬肉4.2噸、苕粉3噸,另捐贈碗碗羊肉1000包、豆千1000包、雞蛋72000個。
傾力相助
在重慶,談及馳援湖北,不論是地方黨委政府,還是民營企業或普通百姓,幾乎都表達了同一個觀點一一疫情緊急,我們必須一起努力共同戰“疫”。
2月14日上午9點,重慶三大偉業制藥有限公司捐贈的采漿設備、采漿器材和一批配套藥品送到了抗疫前線。這只是重慶各界傾力相助湖北的案例之一。
類似的案例還有很多。
2月19日,重慶德莊集團捐贈的兩輛負壓救護車,交付孝感市中心醫院和漢川市人民醫院。同一天,重慶市渝北區捐贈的40噸酒精、消毒液等防護物資抵達孝感。
2月21日,重慶市衛健委緊急調拔1000袋共計20萬毫升血液,分別送往湖北省的宜昌、恩施、荊州三地中心血站,緩解當地用血緊張。
2月21日上午,一輛滿載2000個N95口罩和110件“安心褲”以及1660件方便食品、1130件牛奶和其它食品等愛心物資的貨車,抵達武漢協和醫院。
據重慶市商務委不完全統計,重慶支援湖北醫用口罩300多萬個、防護服8萬多件,優質特色農產品超過657噸。
從未停歇
馳援湖北,重慶從未停歇。捐款、捐物,從企業到個人,不遺余力。
龍湖集團捐款3500萬,迪馬股份捐款1000萬,重慶農商行捐款2000萬,重慶銀行捐款1000萬,智飛生物捐款1000萬……
湖北需要醫療物資,重慶勝利集團立馬送了500萬元醫療用品過去;醫護缺少安睡褲,重慶巴南立馬送了2萬片安睡褲;缺少CT,重慶明峰醫療立馬送了多臺CT;醫院缺少負壓通風系統,重慶海潤立馬把通風系統送了過去;火神山、雷神山缺少運輸車,重慶紅巖、東風立馬送了多輛大卡……
湖北所需,重慶就盡自己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