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小萍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在黨中央堅強領導下,經過全市上下頑強奮戰、艱苦努力,我市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成效,防控形勢持續向好,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
在做好全市各行各業復工復產的過程中,解決企業用工難、幫助農民工安全返崗,又是一項浩大的綜合工程。
意愿摸底
重慶是勞動力輸出大市,每年有大量人員前往廣東、浙江、上海等沿海省市務工。相關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重慶返鄉農民工有605.7萬人。
生產線復工,要有足夠的員工。如何破解復工企業用工難題?重慶自有妙招。
首先是摸清農民工就業意愿。重慶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制作了返鄉人員實名制就業登記調查表,通過二維碼線上推送,結合社區入戶排查線下采集等方式摸底,對全市農民工外出就業意愿進行數據統計,迅速摸清全市農民工就業意愿和需求。初步統計結果顯示,2月份重慶有73萬農民工有返工的需求。
其次,對有外出就業意愿的,由市人社局與長三角、珠三角等主要務工地對接,建立省市間、輸入地市與區縣、復工企業與返崗農民工的對接聯系制度,將市內企業復工復產相關信息,通過市、區縣兩級就業服務信息網進行發布,引導農民工合理對接崗位,制定出行計劃。
其三,對有就近就地就業意愿的農民工,要求各級人社部門充分挖掘本地產業園區和服務業就業潛力,鼓勵市內用工企業就近招用市內農民工。同時,開發一批就業崗位,給予政策支持,促進就近就地就業。截至3月1日,全市有9681名公益性崗位安置人員從事疫情防控、就業服務等防疫工作。其中,疫情期間新安置2853人,包括就業困難人員1667人,返鄉農民工1186人。
包車復工
疫情期間,做好農民工等重點人群返崗復工,交通是第一道關口。要做到安全、順暢返崗復工,必須解決兩個棘手的難題。
一方面,通過前期摸底,2月份有返工需求的農民工人數高達73萬人,而這些人分布在幾百個鄉鎮幾千個村莊,而要運達的地點是幾個省幾十個地區上千家工廠——在公交系統基本停運的情況下,怎么實施這個復雜的系統運輸工程?
另一方面,為防止疫情擴散,各地政府嚴格限制人員流動。這個時候,如何組織73萬農民工到外地?如何減少運送過程中農民工與外界的接觸、避免二次傳染?
為此,重慶必須做好兩件事。
首先是做好目的地和農民工梳理。一方面,通過加強與廣東、浙江、福建、江蘇、上海等農民工集中輸入地省市信息對接,引導農民工優先選擇到疫情整體可控、適宜返崗復工的地方就業。另一方面,重點保障身體健康、已有就業崗位的農民工安全有序出行。在農民工返崗復工聯絡、健康證明互認、專列包車等方面,加強協調協作。
接下來就是組織農民工運輸。為了保障農民工群體安全有序返崗就業,市人社局以縣區域為單元制定“點對點包車運輸”。按照“一車一方案”原則,通過包車運輸、火車專列、包車廂運輸等方式,打通農民工返崗“最先和最后一公里”,實現從家門到車門再到廠門的無縫銜接。
這就需要組織車輛到幾百個鄉鎮幾千個村莊一個個接農民工上車,再匯集到不同的交通樞紐,或者換乘縣際運輸包車、省際運輸包車或換乘火車,直接把農民工運送到不同目的地工廠。
為防止農民工在運輸過程中出現疫情或發生無癥狀患者傳染,重慶在對包車每日消毒、要求農民工佩戴口罩之外,還要求包車滿座率不得超過50%,采取一人雙座、隨車體溫檢測、車后兩排設置隔離觀察區等方式,最大限度確保農民工健康出行。
“6步工作法”
為了讓農民工走得出去、走得安全,2月21日,市人社局召開了全市農民工返崗復工出行服務工作視頻會議。圍繞“家門、車門、廠門”一體化防護安全目標要求,采取包專車、專列等方式,通過實施分組編隊、行前提醒、準備物資、出發簽到、途中銜接、抵達對接“6步工作法”,確保農民工安全返崗復工。
分組編隊。根據農民工出行人數,按照10人1組、3組1隊的方式編隊,從中確定小組長、領隊做好臨時性服務管理,組織搞好行前培訓。對管理人員給予一次性補助。
行前提醒。建立臨時出行微信群,提醒農民工到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申請辦理健康證明,或掃描獲取“渝康碼”作為健康證明。行前1天與農民工再次確認出行信息等。
準備物資。落實好口罩、測溫儀、消毒噴灑裝置等防疫物資,以及方便面、礦泉水、防疫宣傳資料等隨行物資。
出發簽到。銜接好的運輸車輛確保兩座一人,設立隔離區,配備防疫消毒用品。上車前,認真核對信息、清點人數。協調解決“出門一公里”的防疫、交通等問題。
途中銜接。確定專人適時通過微信、電話與隨車領隊保持溝通,及時了解該批次農民工途中情況,堅持每4小時檢測一次體溫。
抵達對接。車輛抵達目的地前1個小時,銜接輸入地相關部門、企業做好接收工作。
此外,為確保區縣組織服務工作落到實處,市人社局還籌集了1000萬元專項工作經費預撥區縣,用于各區縣做好農民工返崗復工出行服務。
線上尋崗
為了防控疫情,市人社局取消了400余場線下招聘活動,取而代之的是線上招聘。
“重慶掌上12333”APP、重慶人社、重慶就業微信公眾號、重慶人力社倮網、重慶就業網等多個渠道,推出了崗位線上找、就業政策線上辦、職業線上培訓等。
為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穩就業工作,市人社局深入推進“春風行動”線上招聘服務,持續到3月底,預計提供50余萬個就業崗位。
全面推行就業政策線上經辦,發布線上經辦指南,為全市勞動者和用人單位提供失業保險金、求職創業補貼、技能提升補貼、單位社保補貼等申領線上辦理,實現了政策經辦“不見面”“不跑路”,確保就業服務不斷檔。
對目前無穩定就業崗位的農民工,市人社局還出臺了線上職業培訓政策,開發了網絡課堂和網絡培訓課程,鼓勵返鄉農民工等各類勞動者通過網絡培訓提高勞動技能,不斷增強勞動崗位轉換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