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曉飛 胡守琦 蔣立坤 姜珊 吳建華
摘要:擠壓磨粒流加工屬于能夠應用于多個行業大精密精加工技術,能夠實現內表面平滑與拋光,并對流動系數進行優化,提升零件高低周疲勞強度。合理分析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及其應用,對于制造加工等行業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研究
中圖分類號:TG669? ? ? ?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957X(2020)21-0102-03
0? 引言
擠壓磨粒流加工屬于新型機械加工方法,利用磨料介質壓力流加工表面,達到除飛邊、去毛刺和磨圓角加工的效果,使工件的表面粗糙度和波紋度得到改善,達到精密加工光潔度。擠壓磨粒流加工能夠在不同類型和尺寸的零件中應用,能夠使加工質量和效率均得到顯著提升。
1? 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發展及特征
1.1 工藝發展
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最早是美國公司于1966年到1968年期間研發并應用于生產當中的。我國也逐漸引入并應用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方法,初期是直接引進外國設備應用此工藝,后來逐漸出現國產設備,該工藝在我國的應用逐漸強化[1]。我國的很多刊物當中,將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稱為擠壓珩磨或是擠壓研磨,還有研究稱為磨粒流加工,這三種稱呼無法從本質上反應出此工藝方法。從工藝原理來看,不是研也不是珩,但具備研、磨、珩以及銼相似的功能特征,因此準確命名應當是擠壓磨粒流加工。
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生成和應用的作用,是代替傳統的手工拋光,在低壓設備制造企業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隨著工藝技術的發展進步,其應用目的發生了較大的變化,擠壓壓力達到6MPa的條件下,工藝技術能夠實現高效去除材料的目的,不再局限于光整加工領域[2]。更多地賦予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光精加工的含義,對于工藝開發和應用具有積極意義。工藝技術的操作過程是較為簡單的,主要包含三個方面的內容,即機床、夾具和磨料,通過機床液壓方法實現對磨料流動的控制,夾具保證加工零件的固定性,同時對磨料流動產生限制及引導作用,而磨料是磨粒、載體及增塑劑、潤滑劑混合形成的,粘彈性半固態流動性物體,依據磨料配置的差異,采取匹配的擠壓壓力,改變其流變特征,進而明確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材料去除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參數。
1.2 工藝特征及優勢
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最為顯著的特征,是應用強制流的加工原理,能夠保證不依靠傳統精密機械運動方式,獲得被加工表面的尺寸精度、表面粗糙度和材料去除,依靠強迫流成分及流度特征決定。
粘彈性強制流作用機理,使得磨粒流在復雜型腔中仍舊能夠保證充滿,并且被加工表面的受力較為均勻[3]。該工藝使用中,磨料作用于被加工表面時是彈性狀態,采用細粒度的磨料,能夠實現對材料的微量切除。在生產加工過程中,被加工表面整體始終受到磨料作用,并且加工使用的設備和機構運動較為簡單,重復誤差相對較小。因此,當保證加工設備高精度控制及可靠性的情況下,擠壓磨粒流加工能夠保證很大的工藝靈活性,形成特有的優勢。擠壓磨粒流加工的顯著優勢之一,是能夠獲得較高表面粗糙度,以及接近于磨削的較大材料去除量。同時,在應用流變特性及夾具設計應用效果的保證下,比較容易獲得精密尺寸公差。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的應用,具有較高的生產效率,在公差條件相同的情況下,傳統手工加工幾個小時工作量能夠縮減為幾分鐘[4]。另外,生產加工中使用擠壓磨粒流工藝,能夠保證加工零件形成的靈活不受限制,將其應用于內表面加工當中,不僅操作較為簡單便捷,還具有較為突出的經濟優勢,在外表面加工中的難度相對較大,但保證夾具設計合理有效的情況下,也能夠對任何型面進行加工。擠壓磨粒流加工中,除去機床規格的限制,被加工零件的尺寸不會受到限制,小至0.12mm的孔,大至1.19m的盤形件均能夠被加工。采用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時,能夠針對磨料進行差異性配置,并選擇不同的壓力參數,保證實際生產中的多種差異性需求。從加工零件材料的種類方面來看,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適合我的材料范圍較為廣泛,包含鋼類、銅類、鉛合金、硬質合金以及聚合物及陶瓷等。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還屬于較為理想的去除加工變形層工藝方法,能夠實現過去僅能夠通過手工拋光實現的工序,同時加工中使用的設備較為簡單,操作便捷,自動化程度較高,工作的環境相對好。
2? 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應用效果
2.1 提高表面粗糙度
滑閥微細孔徑(?準0.185、?準0.12尺寸公差為0~0.003mm)機械加工后,表面粗糙度只能達到Ra0.8,磨粒流擠壓加工采用以下試驗條件:上下液壓缸推力19t,循環時間23s,循環次數60次。拋光前后軸流葉輪內14個坐標點的葉型璧厚差,壁厚減薄0.01~0.015mm,基本均勻,僅有個別點在拋光前或后出現位置誤差。根據擠壓壓力和循環次數,可以有效地控制去除率。試驗結果表明:滑閥微孔粗糙度由Ra0.9提高到Ra0.3,經磨粒流擠壓加工的零件表面粗糙度Ra0.5達到工藝要求。實驗證明,滑閥微孔磨粒流擠壓工藝方法,可以提高1~2個粗糙度精度等級,提高效率30~40倍。實驗結果證實,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具備十分突出的加工效率和質量。
使用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提高表面粗糙度,具有較為顯著的特征。
第一,相較于一般工藝方法,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并無恒定范圍,是依據加工之前的原有粗糙度值相對提高,提高等級一般是2-3級,個別情況下可以提高4級。這就使得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具備更好的適應性,可以應用于更加廣泛的范圍中,加工效果更加突出,加工重點是合理選取加工參數。
第二,由于不存在恒定范圍,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能夠實現多次分階段降低表面粗糙度,保證其他條件固定,調整擠壓壓力及磨料,就能夠實現粗糙度分階段提高。
第三,分析工藝技術加工原理,尚不能夠確定擠壓磨粒流加工能夠得到的最小粗糙度值,綜合技術水平下能夠獲得▽12成果,磨粒最小的粒度可能是其間接限度。為保證獲得更加顯著的表面粗糙度提升效果,可以選取低壓力、軟載體、細磨粒或是C等軟磨粒,在此指導原則下設置參數,能夠使加工激勵更加接近超精液體動力研拋。
第四,實驗結果證實,同一組加工參數可以獲得的表面粗糙度值是固定的,即使進行多次循環加工,仍舊無法使粗糙度值進一步提升,初始的1-3次循環中獲得最佳效果,在第10循環之后粗糙度出現提升,之后達到一定值后穩定不變。
第五,表面粗糙度和各項工藝參數具有密切關系,低壓條件加工獲得最為光滑的表面,高壓條件下效果相對較差。
2.2 材料去除量及公差
擠壓磨粒流加工初期在光整加工中應用較多,起到提升表面粗糙度的效果,選取低壓與低粘度參數。材料去除量較小,通常是5μm,經過實踐證實,對于材料原有尺寸及形狀精度不會產生影響。當在硬質合金模具電火花加工后,進行擠壓磨粒流加工時,獲得的表面粗糙度為0.1μm,材料去除厚度是0.05mm,材料形狀和平行度變化在0.0025mm之內。還有研究實驗發現,當直徑擴大量是0.18mm時,擠壓磨粒流加工也不會導致顯著的幾何形狀歪曲。證實了材料去除量微小的情況下,擠壓磨粒流加工能夠獲得的高尺寸精度。
從擠壓磨粒流工藝的流變特征分析,不僅能夠在光整加工中有效應用,擠壓壓力的不斷提升,能夠使磨料速度顯著提升,介質粘度增加,隨著循環次數、磨粒與介質比例的變化,材料去除量也會受到較大影響。在此基礎上,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能夠發展為光精加工方法,在特定情況下代替磨削。
第一,影響材料去除量。擠壓加工工藝技術中,對材料去除量產生的因素是較為多樣的,包含壓力、加工時間等。粘度越大,相應的材料去除量也越大,研究實驗發現,在60**Sic磨粒含量、壓力值2.9Mpa的條件下,粘度變化會導致幾十倍的材料去除量差異,甚至出現100倍差異的情況。磨粒的材質對于材料去除量也會產生影響,最佳材質是B4C,其次是Al2O3和SiC,與表面粗糙度影響正相反。磨料的工作溫度也會影響材料去除量,溫度升高會導致基體介質粘度降低,材料去除量隨之降低,因此,加工中的介質溫度不宜過高,需要合理設置磨料降溫裝置。同樣地,材料去除量并不是始終隨循環的增加而提升的,初始階段去除量會顯著增長,這是會受到表面粗糙度的影響,之后就會逐漸提升,到10次之后基本上無變化。
第二,尺寸與形狀精度。為保證擠壓磨粒流工藝的高精度,需要穩定地控制材料去除量。首先是保證較高的設備精度,維持精確穩定的機構運動能與液壓壓力。其次是針對性地優化相關參數。為保證不規則形狀零件均勻地去除材料,需要精確設計磨粒流通道,合理調控壓力及流速差異。
第三,孔口處圓角。強制流作用原理對于流線場會產生一定的影響,流線無法實現急劇轉折,特別是在磨料粘度較低的條件下。因此,流線方向發生變化的部位,需要圓滑過渡,從而在孔口棱邊形成圓角。不同的零件具有差異性需求,有的需要圓角,有的需要銳邊,針對圓角半徑變化進行分析。加工循環的不斷增加,圓角半徑隨之增大,在1-8循環中,兩者變化基本上屬于直線關系。循環數達到一定程度后,圓角半徑基本固定,繼續加工不會發生變化,只有改變被加工孔徑,才能夠使圓角半徑隨之變化。孔徑與孔深的增加,使得圓角半徑逐漸縮小,大直徑孔口會形成局部銳邊。孔口圓角半徑和磨料介質進入到孔口的狀態相關,當遇到銳邊孔口后流場收縮,入口介質在內部張力的影響下,形成倒角。圓角半徑是由擠壓磨粒流工作參數決定的,尤以粘度的影響最為顯著。當下,加工獲得的圓角半徑范圍是0.03-1.52mm。選取參數解決圓角半徑的難度較大,為保證孔口銳邊,可以針對性地進行夾具設計。
2.3 表面機械性能提升
選取9CrWMo材料進行擠壓磨粒流加工。
第一,金相組織。擠壓磨粒流加工中的擠壓力是5.8、7.8和9.8Mpa,選取的磨粒為SiC和B4C,粒度分別是60#與80#。試件的殘余奧氏體是0。可以認為殘余奧氏體消失受到磨粒切除的影響。奧氏體始終為0,可能是由于擠壓磨粒流加工中,擠壓形成的塑性變形導致殘余奧氏體轉化,也可能是擠壓磨粒流加工導致被加工表面出現厚度微小的變質層。
第二,顯微硬度。忽視擠壓磨粒流加工中出現的微小變質層,滑閥擠壓磨粒流加工后獲得的顯微硬度曲線大體一致。擠壓壓力是9.8Mpa時,材料去除厚度是0.04mm,最后的表面位于原本再回火層。但值得注意的是再回火層的硬度提升,導致原有曲線發生變化,殘余奧氏體仍舊是0。
第三,表面殘余應力。實驗結果數據表明,表面殘余應力值大小和擠壓壓力不存在顯著相關性,和加工時間存在相關性。當加工時間不足1min時,殘余應力值達到最小,超過2min后,達到最大值,這種相關性較為集中和顯著,反應了殘余應力形成對于時間存在的一定的需求。
總的來說,擠壓磨粒流加工能夠取得較為顯著的表面去除變質層效果,本身不形成變質層,無組織變形及纖維硬度變化。此結論適用于擠壓壓力未到3.4MPa的情況,在高壓情況下是會發生顯著變化的。
3? 滑閥擠壓磨粒流加工特征分析
滑閥內部微小孔拋光和去毛刺,屬于有待解決和完善的一項問題。滑閥進油孔加工質量對其流量系數及油線貫穿度,具有直接影響,進而影響噴油器整體的噴油指標。滑閥硬度較高,泄油交叉孔部位有倒圓角。采用常規的加工方式進行滑閥交叉孔處去毛刺以及倒圓角,存在很大的難度,而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的出現和應用,能夠使這一問題得到有效解決。擠壓磨粒流加工能夠利用載有磨料的粘彈體軟性磨料介質,在特定壓力系數下,通過往復流過實現光整加工被加工面的目的。將磨粒流當中的磨粒當做是切削工具,利用鋒利棱角反復切削工作表面,進而實現加工的效果。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下,磨粒流所經過的部位均被光整,可以實現對難以接觸內腔的加工。
3.1 構建仿真模型、設置相關參數
研究設計中,假定顆粒相和介質相間不存在溶解或是結晶等反應,同時顆粒狀的固體磨料和介質均接受相同壓力作用,假定顆粒狀固體磨料和介質滿足動量守恒及能量守恒定律,且兩者之間互相作用是經由阻力系數實現的。
依據實際加工中的相關數據,針對性地數據模擬進油孔直徑是Φ0.18mm滑閥小孔的加工情況。通過FLUENT前處理模塊GAMBIT,針對性地創建滑閥零件模型,并劃分各個網格的工作。依照擠壓磨粒流加工工藝特征,于FLUENT當中選取非耦合的隱式雙精度求解器,通過標準k-ε固液兩相Mixture湍流模型實現針對性的數值研究分析,將磨粒流介質載體作為主相,碳化硅顆粒作為第二相,設定的體積分數是0.1,邊界條件的設定依據的是壓力入口及壓力出口的邊界條件,其與邊界是固壁條件,注意分析重力因素所產生的影響。
3.2 仿真結果針對性分析
通過三維數值研究的方式模擬在不同的壓力條件下,進行磨粒流加工時滑閥泄油孔的結構情況。針對性的觀察分析可以發現,接近滑閥泄油孔部位的壓強呈現抵減變化趨勢,流道當中其他部位的壓強還屬于相同的穩定狀態。滑閥泄油孔處穩態壓強壓差值最大,證明此處的磨粒流運動最為顯著。滑閥整個流道和滑閥泄油孔長度及直徑,均存在較大的差值,單位面積作用力也明顯不同,滑閥泄油孔處受到的作用力明顯較大,因此能夠起到一定的精拋加工改善效果,滑閥泄油孔處加工精度能夠得到保證。
速度矢量方面,滑閥泄油孔和主干路孔壁交界部分的速度明顯較大,孔口處磨粒流速度最大,從整體的速度變化來看,隨著進口壓力增大,速度明顯提升。通過數值模擬分析可以發現,磨粒流加工速度的提升,可以將增加工件入口壓力作為有效途徑。小孔處邊界層和小孔流道表面速度差的增加,會增加磨粒和孔壁接觸的機會,邊界層磨粒流和加工面的相對滑移量,同時增加,流道表面去除量也較大,有助于小孔流道磨粒流精加工的實現。
湍流動能可以反映出湍流混合能力,實驗當中,滑閥泄油孔口處磨粒流運動最激烈,孔內壁能量值明顯高于流道內腔孔壁湍流動能。這表明滑閥泄油孔口的磨粒流最活躍,能夠獲得較為突出的內壁精加工效果,泄油孔內的表面質量更加理想。試驗證明磨粒流加工能力強,加工精度較高,能夠使零件獲得最佳進、泄油性能。
4? 關鍵技術
磨粒流擠磨加工以不改變零件材料的物理特性為前提,以獲得極限的形狀精度、尺寸度、表面粗糙度、表面完整性(無或者極少的表面損傷,包括殘余應力、組織變化、微裂紋等缺陷)為目標,對于磨粒流擠磨加工,其關鍵技術在于流體磨料的配制、磨粒流流動的控制和夾具設計。加工工程中,流體磨料的流動控制是難點,相同條件下,具有不同流動狀態的磨粒流,其加工的效率和質量大不相同的,例如,對于同樣的磨料介值,磨料流脈沖的壓力越大、加工時間越長、流量越大,表面質量越好;控制好磨粒流的湍流特性,可以極大地提高加工表面的整體表面粗糙度的均勻性。對于以上三個技術難點,解決方法如下:對于磨料介質的配制,采用數值模擬與試驗相結合的辦法,優化磨料與介質的配比:對于磨粒流的控制,同樣采用數值模擬與試驗相結合的辦法,優化磨粒流加工參數,從而得到較好的加工表面質量;而夾具設計時要兼顧多方面,重點考慮磨粒介質的引流、密封、對湍流狀態的影響等,通過文獻查閱,總結磨料介質配制、磨粒流控制和夾具設計等因素對加工型面質量的影響,并通過加工數值模擬,研究相應的影響規律,結合試驗數據,優化高精密孔磨粒流擠磨加工的工藝參數,并形成工藝數據,為高精密孔的磨粒流擠磨加工奠定基礎。
5? 結語
擠壓磨粒流加工能夠使表面粗糙度等指標得到顯著改善,生產加工效率與質量均能夠得到顯著提升。擠壓磨粒流加工具有較為廣泛的應用范圍,在大部分金屬材料中均能夠應用。由于采用的磨料屬于流動性粘彈性材料,可以對常規加工無法達到的工件部位進行加工,生產加工的有效性和經濟性均得到顯著提升。
參考文獻:
[1]許永強.某型傳動軸磨粒流光整技術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7(13):52-54.
[2]丁金福,劉潤之,張克華,鄂世舉.磨粒流精密光整加工的微切削機理[J].光學精密工程,2014,22(12):3324-3331.
[3]趙濤,史耀耀,藺小軍,吳廣.汽輪機噴嘴環磨粒流[拋光工藝參數優化[J].計算機集成制造系統,2014,20(09):2203-2209.
[4]陳曦,劉軍.磨粒流技術在航天零件相貫孔去毛刺中的應用[J].金屬加工(冷加工),2014(16):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