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金輝
近年來,在區委、區政府的領導下,按照“領跑株洲、湖湘一流”的目標,秉持“夯基鑄魂、內涵發展”的工作思路,蘆淞區教育局守初心、擔使命,積極作為、務實進取,不斷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
實施三大攻堅,鑄牢發展之基
大力氣改薄。高標準推進基礎設施改造,實現基礎達標和常規配備城鄉同步。累計投入6000余萬元(占三年總投入52%)用于鄉村學校辦學條件改造,確保全面改薄的“20條底線”全面達標,實現了學校用房修繕、教師周轉房建設、學校接入教育城域網、班班通升級改造、教師網絡學習空間等5個100%。
大手筆提質。通過協議回收、拆除重建,對部分鄉村學校進行提質擴容改造。全區686個中、小、幼教學班“班班通”設備全部升級為智慧黑板或智能一體機;建設創客實驗室、數字化書法室等15間信息化特色用室;依托網絡聯校建設25間“專遞”教室,開展城鄉同步課堂、同步教研、同步培訓等教學活動。
大投入擴容。投入1.1億建成何家坳楓溪學校,增加2400個學位;籌資近11億元在原五里墩鄉建設南方中學新校區,南方中學老校區用于義務教育階段辦學,可增加3000個學位;整體購買原株洲市電子技校17.5畝用于舉辦義務教育小學,一期已提供學位600個,近年將建成36個班,增加學位1200個。
建好三支隊伍,強健發展之翼
調優校長隊伍。實施從城到鄉“三選聘”干部輸送機制:選聘城區學校優秀書記、副校長到鄉村學校任校長,選聘城區學校優秀副校長、中層干部到鄉村學校任副校長,選派城區學校骨干教師到鄉村學校任中層干部,實現城區學校優秀干部和先進理念的有效輸出。目前,15位鄉村學校校長中,8位為城區學校選聘;16位副校長中,有14位為城區學校選聘和城區集團總校副校長兼任。
歷練骨干隊伍。探索區內教育人才梯隊培養機制,實施“核心團隊提升工程”,組建名師名校長工作室,精準幫扶,以點帶面,讓一大批青年教師得到快速成長,骨干教師專業技術水平得到更加充分發展。近年,獲評為市、區級以上學科帶頭人、骨干教師人數達77人。
提升青年隊伍。按編制標準為鄉村學校配齊在編教師,大力實施定向招聘、城鄉支教、集團辦學三項舉措,設立新進教師五年定向服務期。幾年來定向為鄉村學校招聘優秀青年教師150人,城區優秀教師到鄉村學校學年制支教21人次,選派集團總校骨干教師到鄉村分校學年制支教22人次。
推進三項改革,拓寬發展之路
推進共同體辦學改革。在全區推行“以城帶鄉、資源共享、大校主導、捆綁考評”為發展戰略的共同體辦學,以“名校+名校”“名校+分校”“名校+弱校”為基本框架,以“結盟發展”“深度融合”“文化托管”“協作共助”為基本范式,構建“學校共建、機制共推、師資共培、教學共研、資源共享”的城鄉教育一體化改革與發展機制,使鄉村教育生態得到全面改良,促進了城鄉學校內涵發展。
推進督導評價改革。構建“1+5+N”督導網格體系,形成引領、互補、協助“三效合一”的工作機制,重點指向教育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資源配置不均等“痛點”問題,實施集中專項督導評估。
推進素質教育改革。堅持以立德樹人為引領,以團隊建設為陣地,以學生社團建設為依托,以特色活動為平臺,充分挖掘戲曲、書法、剪紙、科技創新、體育等特色項目,以“一校一品”推動特色發展,形成了德智體美勞“五育并舉”的教育格局。
(作者系株洲市蘆淞區教育局黨委書記、局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