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旸
松子兒媽最近挺奇怪,因為松子兒突然間從一個不愛吃飯非常挑食的孩子變成了一個吃嘛嘛香的小吃貨。自從發現了小飯碗的神奇,松子兒真是恨不得把所有能吃的東西都裝進自己的碗里。
“媽,這天真冷,我先喝碗粥!”松子兒從學校回來,一把放下書包,急匆匆地跑到廚房。他邊說邊從鍋里舀出一勺熱粥倒進自己的小碗里,扭頭就往臥室跑。
松子兒把神奇碗捧進了臥室,探頭探腦地向外看了看,確定沒有“敵情”后,趕緊鎖上門。“神奇碗,我媽今天做了麥仁大棗粥,快帶我去看看麥子的故事。”松子兒一邊抹著額頭上的汗,一邊和小碗說話。“不去,誰讓你拿一勺熱湯直接澆到我身上了!”小碗翻著小白眼,對松子兒發起了脾氣。“別生氣,別生氣,我這不是興奮了嘛!”松子兒連忙賠禮道歉。“你說你毛毛躁躁地端著一碗熱粥到處跑,要是一不小心把自己燙傷了怎么辦!”抱怨歸抱怨,神奇碗還是伸出自己不長的胳膊拽住了松子兒。嘿嘿,一回生二回熟,松子兒覺得自己現在好像已經適應了穿越的節奏。
一睜眼,松子兒發現自己站在了一個古老的石轉磨前。“我說神奇碗,你把我拽得暈頭轉向,就為讓我看這個老磨盤?!”“噓!別嚷嚷,我帶你來到這里確實是因為麥子的發展和石磨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
松子兒發現身邊來了一群古人,他一邊盯著石磨盤,一邊琢磨著這群人到底要干啥。
“公輸班,你說有了這個東西麥子就好吃了,快給我們說說到底咋回事!”人群里有人大喊。“別急,看我的!”只見公輸班把一把麥子放進石轉磨中推了幾下,一顆顆鼓鼓的麥粒就褪掉了堅硬的外皮,他又將磨盤轉動了幾下,麥粒就變成了粗粗的粉末。“這下好了!麥子終于不硬了!”人群中爆發出一陣的歡呼。
“神奇碗,他們咋回事?麥子本來就是磨成面粉才可以吃的呀!”看著興奮的人群,松子兒覺得自己多少有點頭暈。“別看現在你吃的麥子是面粉,可在磨盤發明之前,麥子是被人們當做劣等食物的,因為我們的祖先只能用麥子來蒸麥飯或者是煮著吃。這也是麥子雖然很早就傳入我國但卻沒有得到普遍種植的一個原因。因為它實在是不怎么好咽。”
“看來石磨的出現拯救了我們的餐桌啊!”松子兒覺得自己發現了一個超級大秘密。“那是當然,夏、商、周、春秋時期,磨粉工具主要是石磨棒、石磨盤、杵臼,但是這些工具的效率實在是太低了。直到石轉磨出現,小麥才由‘粒食’改為面食,現在你對這張石轉磨還有什么不滿嗎?!”神奇碗把小短手掐在自己的大圓腰上,像一個茶壺。
“哈哈,神奇碗,你別這么禁不起玩笑啊!”松子兒尷尬地撓了撓頭。“你說水稻起源于中國,那小麥也是我們先祖智慧的產物嗎?”松子兒掰著手指怯怯地問。“小麥的故鄉是今天西亞的兩河流域,大概就是水土肥沃的新月地帶,這個地帶大體包括現在的以色列、巴勒斯坦、黎巴嫩、約旦、敘利亞、伊拉克東北部和土耳其東南部。在西亞和西南亞一帶至今還廣泛分布著大量的野生小麥。小麥傳入我國則至少有兩個途徑,草原通道和綠洲通道。草原通道的傳播路線是西亞-中亞-歐亞草原諸青銅文化區-中國北方文化區-黃河中下游地區,綠洲通道的傳播路線是西亞-中亞-帕米爾高原-塔里木盆地南北兩側的綠洲-河西走廊-黃土高原地區。”神奇碗認真地回答。
“原來麥子也是從野生麥馴化而來的呀!”松子兒一臉果真如此的表情。“其實我們常說的麥子可以簡單分為大麥和小麥。”神奇碗對松子兒說。“那大麥和小麥有什么區別呢?”松子兒又來了勤學好問的勁頭。“小麥和大麥都是禾本科的植物,但在用途上面卻是大有不同。”神奇碗背著手轉來轉去,像個老師一樣。
“快仔細說說吧,我都迫不及待了。”松子兒拽著神奇碗的手,一臉認真。“雖然古代歐洲人吃麥主要是吃大麥,可是到了16世紀后,大麥就逐漸被小麥代替。現在世界上80%的大麥都被轉化為啤酒,喝進了人們的肚子里。小麥和大麥在形狀上最主要的區別在于麥芒和麥穗。小麥的麥穗兩頭相對較短、較圓,也就是說,小麥比起大麥要稍微胖一點,大麥的身形比較細長,兩頭是偏尖的。從麥芒來區分的話,大麥的麥芒比小麥的更長,而且大麥的外殼很難剝,小麥則在脫粒時,外殼就已經掉了。其實麥子的演化過程很漫長。一粒野生小麥與擬斯卑爾脫山羊草發生天然雜交,產生了野生二粒小麥,然后又演化為栽培二粒小麥,后又經長時間的雜交演化,變成了如今我們餐桌上的小麥。”
“這孩子沒事鎖什么門。“門口傳來一聲松子兒媽的嘀咕聲。松子兒覺得自己眼前一花,得,又得回現代社會了!
(未完待續)
我是麥子小名片:麥的栽培歷史已有1萬年以上。中亞的許多地區,就曾在史前原始社會居民點上發掘出許多殘留的實物,其中包括野生和栽培的小麥小穗、籽粒,炭化麥粒、麥穗和麥粒在硬泥上的印痕。其后,小麥從西亞、近東一帶傳入歐洲和非洲,并向印度、阿富汗、中國傳播。早在公元前7000年至公元前6000年,在土耳其、伊朗、巴勒斯坦、伊拉克、敘利亞、以色列就已廣泛栽培小麥;公元前6000年在巴基斯坦,公元前6000年至公元前5000年在希臘和西班牙,公元前5000年至公元前4000年在外高加索和土庫曼地區,公元前4000年在非洲的埃及,公元前3000年在印度,公元前2000年在中國,都已先后種植小麥。中國的小麥是由黃河中游逐漸擴展到長江以南各地,并傳入朝鮮、日本。公元15世紀至17世紀間,歐洲殖民者將小麥傳播至南、北美洲;18世紀,小麥傳播到大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