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士明
摘要:對技工院校技能競賽成果反哺專業教學進行探索研究,以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為例將技能競賽理念融入教育教學理念,將技能競賽技術標準融入數控專業核心課程標準,將技能競賽賽題融入數控加工一體化實訓教學項目,將技能競賽訓練手段融入一體化實訓教學設計,將技能競賽的考評方法融入日常教學評價方法將技能競賽管理方法融入日常教學管理方法,將理論或實操型教師打造成“工匠型”教師等方面進行了探索。
關鍵詞:技工院校;技能競賽成果;反哺教學
0? 引言
技能競賽為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養指明目標和標準。技能競賽的標準制定,賽項設計、競賽評判、賽前培訓及競賽所需材料和設備的提供均由眾多行業企業資深專家和一線技術人員一起參與完成,緊扣企業生產實際,真實反映出行業企業最新技術發展動態及企業對人才培養的要求。切實保障了職業教育和企業需求之間的無縫銜接。技能競賽越來越注重賽件兒的加工精度和加工質量,越來越貼近生產實際,賽件兒更加趨向產品化。這與職業教育的教學規律相契合,突顯了職業教育的教學特點和創新意識培養。技能大賽規程緊貼企業崗位規范,加之真實產品化的技能大賽項目、更加強調對學生職業道德和職業精神、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等綜合性職業素質的培養,指引著技能人才培養目標逐步提升,技能競賽賽項的團隊性和社會性指引著學生角色不斷的社會化,學生的人格不斷的健全,技能競賽賽項的技能本位和綜合專業知識指引著學生的視野愈加寬廣、知識愈加豐富、技能愈加熟練、人格愈加健全,不斷地向著高技能人才標準前行。而職業教育的目的就是為企業培養技能型人才,因此將技能大賽成果反哺教學意義重大。
反哺作為仿生學的基本概念,指的是“在一定歷史背景和政策原因下,率先集中了優勢資源發展起來的一方,對相對發展停滯或滯后的一方進行有效扶植與幫助,以達到共同發展的狀態和目的”。本文以數控技術應用專業為例,闡述技工院校技能競賽成果反哺教學的指導思想、內容設計、實施過程及教學效果。
1? 技能競賽成果的產生背景
社會主義新時代,中國“制造”向中國“智造”轉型升級,急需培養大量工匠潛質的技能型人才。為了滿足企業轉型需求加快培養技能型人才,國家提倡舉辦技能競賽。2005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國發[2005]35號)中指出“定期開展全國性的職業技能競賽活動,對優勝者給予表彰獎勵。”2008年教育部原職業教育與成人教育司司長黃堯在教育部新聞發布會上指出“通過舉辦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把多年來職業教育發展過程中逐步探索出的具有中國特色的‘工學結合、校企合作、頂崗實習’的經驗和做法加以制度化和規范化,形成‘普通教育有高考,職業教育有技能大賽’的局面。”2010年國務院頒布《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明確指出開展職業技能競賽。2004年以來,各行各業各層次的技能競賽在全國轟轟烈烈地廣泛開展起來,以勞動和社會保障部、教育部牽頭組織了一系列的國家級的數控職業技能競賽。
2? 技能競賽成果的產生過程
我校積極響應國家號召,集中優勢資源備戰技能競賽。選拔理論、技能操作方面全優的學生,理論、技能操作方面全優的師資力量,優選競賽專用設備、刀具、量具、材料,集中培訓、強化訓練,在數控技能競賽中取得可喜成績,我校多次獲得河北省技能競賽數控車、數控銑項目第一名,多次代表河北省參加全國技能競賽,并取得全國技能競賽數控銑項目第三名的最好成績。
3? 技能競賽成果反哺教學
3.1 反哺教學的指導思想
反哺教學歸根結底還是“育人”,通過將技能競賽理念融入教育教學理念,將技能競賽技術標準融入數控專業核心課程標準,將技能競賽賽題融入數控加工專業一體化實訓教學項目,將技能競賽訓練手段融入一體化實訓教學設計,將技能競賽的考評方法融入日常教學評價方法,將技能競賽管理方法融入日常教學管理方法,將理論或實操型教師打造成“工匠型”教師。從而使教學內容更加充盈,更加符合為企業和地方經濟發展需要培養具備綜合職業素養技能人才的需要。其意義在于對內教師綜合專業能力得到提升,對外培養滿足社會需要的學生。通過技能競賽單一型教師逐漸向“工匠型”教師轉變,教師自身素質、綜合專業技能、嚴謹、務實精神,創新型思維能力及教學理念、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得到升華。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將自己帶賽經歷、體會、競賽成果融入教學案例惠及學生,打開學生視野,讓學生了解企業最新發展動態,激發學生學習內驅力,提高學生技能水平,增強學生學習自信,提升學生綜合職業素養,從而培養出符合社會需求的技能型人才。
3.2 反哺教學的內容設計
用技能競賽成果反哺教學,不能生搬硬套,還需考慮技能競賽和教學的自身特點及學校現有條件,通過對技能競賽理念、競賽規程、競賽賽題、評分標準及競賽場地等進行深入剖析、分解、總結,將技能競賽所涵蓋的理念、規程、理論知識和專業技能、評價標準參照學校現有條件,按照一定的順序結構滲透進入學生不同的學習階段,如需要可調整專業課程設置,并對原有不必要的教學內容進行壓縮,對原有重復交叉的教學內容進行精簡。在潤物細無聲中將技能競賽成果融入學生日常教學體系,最后根據學校現有條件用真實競賽賽題對學生的學習效果進行考核評價。因之技能大賽的前瞻性、社會需求性、風向標的作用,至少每兩年重復對技能競賽項目進行分析歸納總結,梳理出新增的反應企業和社會需求信息,進而根據學校的實際環境對教學進行循環滲透,逐步推進教學改革的進程,使培養的學生始終走在企業和社會需求的最前沿。
以第七屆河北省數控技能大賽加工中心(五軸)賽題為例,該賽題包含理論知識和實際操作兩部分內容,各占總成績的20%和80%。理論知識部分涉及零件圖的識讀;刀具及其選用中金屬切削原理、刀具角度、刀片型號、材料、新型刀具材料及應用等;零件的裝夾與定位中定位原理、定位誤差分析與計算、常用機床夾具特點、夾緊機構等;工藝分析與設計中工藝過程的基本知識與概念、工藝路線及工藝文件、基準選用與尺寸鏈計算;編程技術中程序格式、常用指令、子程序、固定循環、變量編程及CAD/CAM軟件使用;加工中心及其操作中數控機床的基本工作原理、結構組成及特點、機床主要技術性能指標、加工中心精度檢測;加工過程控制中加工質量控制、提高加工精度方法、切屑控制、積屑瘤控制、振動控制等內容;工件檢測與精度控制中機械加工精度的概念、誤差的概念、常用量具的使用方法,幾何尺寸及形位公差的檢測方法,對加工誤差進行綜合分析,提高產品的加工質量;新技術與其他相關知識涉及多軸數控機床、復合加工、高速加工、職業道德等。實際操作部分涉及平面、圓弧面、凸臺、槽等三軸加工部分;孔形、槽形、特殊型面等典型、特殊角度部位加工;葉輪需要五軸聯動的特征要素加工;CAD/CAM編程軟件應用及五軸仿真軟件應用。對于理論知識部分提煉出來的賽點總結后發給相應任課教師,列為教學重點內容,讓學生熟練掌握。對于實際操作部分涉及到的賽點,發給相應的實訓教師,實訓課教師對分解后的賽點進行相似實訓項目設計,讓學生能夠熟練進行刀具選用、工藝安排、量具使用、CAD/CAM編程軟件和仿真軟件應用及加工操作。對于常規教學涉及不到的新技術部分,安排選修課、拓展課。課程結束時,指導學生獨立完成整體賽項加工內容,讓學生從參賽者的角度重新思考和綜合掌控所學內容。
3.3 反哺教學的實施過程
將技能競賽成果反哺教學的實施過程,按照項目教學“六步法”的模式進行。“六步法”的六步指:信息、計劃、決策、實施、控制、評價等六個工作步驟。實訓課教師對分解后的賽點進行相似實訓項目設計,在分解項目實訓過程中,教師以創設問題情境為出發點,讓學生通過教師提供的任務引導書和學習資料,指導學生自主探究獲取與項目相關的信息;在教師指導下根據獲取的信息,以小組協作形式初步設計、規劃項目完成步驟;參照組內成員充分討論結果及教師建議確定最優方案;對審查簽字的方案根據已獲取的知識、技能完成項目并達標;在整個項目進行過程中教師要全程監控項目進度及教學目標實現程度,必要時提供給學生幫助以促成教學目標的達成。最后教師對學生“工作”成果給予肯定,對于發現的問題在下一輪教學過程中進行調整、改善。在項目完成過程中學生自身處理問題、團隊協作能力和素養循環提升,從而具備滿足工作崗位需求的綜合職業能力。
3.4 反哺教學的教學效果
通過實施將技能競賽成果引入教學,將技能競賽成果與常規教學進行有機融合發現,教學改革越深入,教學質量提升越明顯,17數控班總計有32名學生,在最近一次《數控銑床加工工藝與技能訓練》考核中,有30名同學通過考核,通過率達到93.8%,較上一次考核通過率80.1%提高了13.7個百分點。通過對此班學生進行問卷發現:94%的學生表示自從將技能競賽成果引入教學后,自信心不斷增強,學習動力明顯增加,學習很有成就感;85%的同學表示學習興趣增加了,學習愿望提升了,自我發現問題、解決問題能力明顯提高,創新意識不斷增強。同時用人單位反饋顯示:對畢業生的綜合職業素養滿意度達95%。
4? 結語
用技能競賽成果反哺教學,把技能競賽理念、競賽規程、競賽賽題、評分標準及競賽場地要求等浸入到常規教學之中,使更多的學生參與大賽的選拔,感受大賽的氛圍,享受大賽的過程,提升職業教育的總體水平,為國家輸送能熟練應用新技術、新工藝的高素質技能型人才。使教學內容與職業資格、專業技能與崗位需求全面對接,培養高技能應用型人才,最終更好地為地方經濟建設服務。
參考文獻:
[1]李琳.職業技能競賽與常規教學有機結合的研究[J].福建建材,2017(9):115-117.
[2]戴士弘.職業教育課程教學改革[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3]張憲立.教學科研互動科研反哺教學[J].遼寧高職學報,2007,9(9):46-47.
[4]茅建民.職業院校技能大賽與技能教學質量問題調查研究[J].職業教育研究,2012,9.
[5]彭年敏.對職業院校技能大賽熱的辯證思考.職業教育與研究[J].2010(4):125-127.
[6]李粉霞,李和平.數控技能大賽引領下的數控技術專業教學改革實踐[J].職業教育研究,2014(1):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