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軍紅 徐登科
摘 要:對于公路來講,基層是非常重要的部分,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應用的較多,能夠有效提升公路的質量,滿足實際的公路運輸需求。基于此,本文結合實際案例,針對存在的問題,詳細分析了這項施工技術的應用要點,以供參考。
關鍵詞:公路施工;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應用
中圖分類號:U416.214 文獻標識碼:A
在公路中,基層占據著非常關鍵的位置,因此,常常使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技術,有效控制公路工程的整體質量。必須根據實際情況,詳細分析這項施工技術的要點,對細節進行全面控制,強化整體施工過程,促進公路事業的進步和發展。
1 水穩碎石基層常見病害
第一、干縮裂縫。在材料強度提升過程中,由于內部物化反應,水分大量流失,由于缺水而出現干縮開裂現象,通常是淺細的網狀形式或者縱橫交錯的平行線,無明顯規律。第二、溫度裂縫。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由于嚴重的水熱化反應,內外溫差較大,出現收縮應力,如果達到材料的抗拉強度極限值,溫縮裂縫將出現。因此,溫縮裂縫跟溫度存在較大關系。第三、離析。水穩基層離析是因為水泥材料未能均勻攪拌,或者攤鋪不合理等造成的,骨料和粉料相互分離。攤鋪過程中,材料底部沉入了粒徑較大的骨料,兩者不相容,另外,由于運輸距離較遠,過程中由于顛簸也會發生離析。
2 工程概況
某公路全長約206 km,設計標準為106 km/h,LK46+000—RK90+100為本次分析的對象標段樁號,長度大約為26.3 km,決定采用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按照規定流程進行施工,以期提升施工質量。
3 原材料的質量控制
(1)水泥。水穩碎石基層施工中,需要用到較多的水泥,與成型質量和基層強度息息相關。采取抽檢方式,檢測樣品的性能,包括成分、初凝和終凝時間等,必須保證各項指標合格。基層施工中,水泥標號應在P.O32.5以上,因此,普通硅酸鹽水泥可以優先選用。水泥初凝和終凝時間應分別大于3 h和6 h。另外,應完好儲存,避免出現變質現象。
(2)碎石。碎石是基層混合料的重要組成部分,嚴格檢測碎石壓碎值、硫酸鹽含量等技術指標,確保質量達標。選擇堅硬、形狀規則、強度高的碎石,并全面篩分,達到良好的級配標準。
(3)細集料和水。選擇細集料的時候,應詳細對比供貨商,嚴格檢測集料質量,對顆粒組成和摻量進行全面控制,使級配能夠連續。以抽樣檢測頻率為基準,抽檢細集料,保證各項指標與要求相符合,最終選用。拌和混合料的時候,應加入人畜飲用水,保證水內無雜質,清潔程度較高。
4 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要點
(1)施工準備。放樣下承層的時候,將道路中線進行恢復,結合施工方案,找出指示樁和中樁,并一次性標注出來,全面清理下承層結構,及時處置存在的病害問題,選擇合適數量的施工人員和施工機械,相互組合并合理分配,連續穩定進行施工,確保工程質量。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培訓,專業知識、技術操作等應達標,完善施工方案并做好技術交底工作。同時,選擇性能符合要求的施工材料,全面檢驗之后,剔除不合格的材料,之后合理存放,保證地點的清潔和干燥,避免受潮受雨。下承層的檢驗達標后,保濕應采取灑水方法,為后期施工奠定基礎。
(2)混合料拌制。根據使用需要,選擇合適的拌和設備,提高各項性能,直到滿足標準要求為止。按照規定工藝操作拌和設備,在合理范圍內控制骨料粒徑,裝料的時候,為防止骨料串料,料斗應空出一定的位置,不能過滿。嚴格控制水泥材料的比例,檢測確定配合比,結合環境和運輸距離,適當添加水泥,將比例控制在0.8%左右,減少材料的損失。如果原材料變動較大,應再次做好配合比試驗,有效提升材料質量。以最佳含水量參數為基準,適當增加材料含水量,避免運輸環節出現水分流失的現象。
(3)混合料運輸。運輸混合料的時候,選擇型號大小合適的運輸車,在3 min~6 min內完成裝料,6 min內完成覆蓋與過磅操作,裝料過程中,前后移動運輸車,保持混合料的性能,避免出現離析現象。完成裝料后,將帆布覆蓋在上面,同時系牢拴繩,保證混合料的密實性,防止出現水分散失的情況。對于出廠混合料,出廠單應認真填寫,詳細標注車輛的噸位、編號、出廠時間等,準確計算中間延遲的時間,嚴禁使用發生離析的混合料。將鋼絲繩、千斤頂等常用的自救工具配備在運輸車輛上,快速解決突發故障,保證混合料的運輸效率。卸料時候,安排專業人員現場指揮,在攤鋪機前大約20 cm處停放運料車,在攤鋪機的頂推作用下緩緩前進,同步進行卸料操作,保持卸料速度與混合料攤鋪速度處于協調狀態。
(4)混合料攤鋪。攤鋪混合料應使用兩臺攤鋪機同時進行,一前一后相距大約12 m,成梯隊逐步作業,1 m/min為本階段行駛速度。在起點處,將熨平板緩緩升起,下方放置一塊木板,符合虛鋪要求后,可以下落熨平板,全面檢查攪輪的實際運轉情況,判斷傳感器的靈敏性。將基準桿設置在兩臺攤鋪機中間位置,前面的攤鋪機,傳感器主要負責高程控制,在基準線及基準桿進行滑動,后面的攤鋪機,傳感器在鋼絲繩和滑動桿上進行滑動。將運輸車輛停放在攤鋪機前方,連續均勻進行攤鋪,嚴禁出現停工現象。
安排專人監控儀器在攤鋪兩側,標高應合適,拉線之后,對下返高度及時進行測量,并隨時調整,增強高程的合理性,及時與操作人員進行溝通,及時解決潛在性問題,防止波浪出現在基層表面。檢查完成攤鋪施工的地方,如果混合料異常,應及時換填,及時排查并解決異常問題。將新拌和混合料補充在基層表面粗集料窩內,拼接部位的多余混合料,必須及時鏟除并補充。
(5)碾壓。前2遍碾壓速度為1.7 km/h,第3遍以后,速度調整為2.0 km/h,碾壓混合料的時候,按照從低到高的順序,以50 m作為每個碾壓段的長度,可小面積碾壓,防止水分快速散失,保持基層表面濕潤,根據蒸發量可適當加水。碾壓應直線行駛,不能左右搖擺,保持勻速前進,變換方向時,應形成大約2 m的階形,重疊1/2的輪寬,保證實際碾壓效果。壓路機起步時,不能急剎車或者調轉方向,必須輕慢,如果使用振動壓路機,應關閉掉振動功能。采用相同的頻率進行往返碾壓,保證基層表面的平整性,嚴格控制壓路機,不允許調頭和剎車。
(6)養生和交通管制。養生過程應注意,檢測并確認每一段基層的壓實度,合格后將土工布覆蓋在上面,并進行灑水處理。封閉交通,禁止其他車輛通行,控制灑水車速度在20 km/h以內,緩慢平穩行駛,行駛過程應保持緩慢與平穩,不可進行調頭與剎車。養生必須安排專人負責,認真填寫養生開始時間、灑水次數等相關記錄,一般來講,養生應維持7d,根據天氣情況,確定每日的實際灑水次數,保持基層表面始終處于濕潤狀態。使用旋耕機,將水分和黃土充分攪拌,使更多水分滲入到土層內,攤開含水較多的土層,減少內部水分。完成養生后,及時撤除覆蓋物,并做好后期的試驗驗收工作,保證符合規定需求。
5 結束語
在路面施工中,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是常用材料,具有較高的承載性和平整性,能顯著提升公路的使用質量。實際施工過程中,應嚴格檢查進場原材料,消除存在的安全隱患,按照規定步驟合理施工,尤其重視關鍵部分,加強后期的質量控制,切實提升水穩碎石基層質量。
參考文獻:
[1]李立書.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及質量控制[J].交通世界,2019,26(35):59-60.
[2]楊成林.試析水泥穩定碎石基層的抗裂穩定性[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20,36(02):260-261.
[3]吳賓賓.高速公路水泥穩定碎石基層施工技術研究[J].四川建材,2020,46(02):149-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