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東
摘要:為了保障汽車檢測實驗室的相關設施能夠得到合理的使用,需要有效的實施內部校準。本文針對汽車檢測實驗室實施內部校準的關鍵要求進行分析,介紹了汽車檢測實驗室實施內部校準的必要性和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并結合相關內部校準要求,提出了汽車檢測實驗室開展內部校準的具體建議,希望能夠為相關工作人員起到一些參考作用。
關鍵詞:汽車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關鍵要求
0 ?引言
在相關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當中明確指出,用來進行檢測或者校準的相關設備以及一些輔助測量設備,在操作前需要進行內部校準。而可見測量溯源性是針對相關檢測設備和測量結果的一種基本要求,在汽車檢測實驗室當中相關設備由于其應用領域相對比較狹窄,而且數量較少,因此在進行校準時往往無法找到能夠具有相應能力的計量機構,或者是經過相關校準機構用認可。因此多數汽車檢測實驗室均采用內部校準的方式,來對其實驗室的相關設備進行校準工作。而我國對此也發布了相關的內部校準要求,從而規范了汽車檢測實驗室的內部校準工作,確保檢測結果的準確性。為了能夠更好的滿足我國相關部門對實驗室儀器設備檢測方面的要求,也為了確保汽車檢測實驗室的內部校準工作和科研工作能夠得到有效的開展和獲得準確的數據,相關研究人員需要對汽車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的關鍵要求進行具體的分析[1]。
1 ?汽車檢測實驗室開展內部校準的必要性
1.1 校準規范不夠完善
由于在汽車檢測實驗室當中,有一些檢測設備具有著一定的特殊性和專用性,因此其應用領域相對比較狹窄,例如臭氧老化試驗箱等。該類設備在我國并沒有相關的校準規范,因此也沒有相關具有認可的校準機構能夠為其提供相應的校準服務,這樣一來便無法充分保證測量結果的量值溯源。該類設備的量值根據某一方式可以溯源至國際單位制,這需要相關的檢測實驗室能夠有效的針對此類儀器設備開展內部校準工作,并結合儀器的實際使用情況和相關參數規格等來對標準計量器具進行合理的選擇,并尋找出具體的校準方法,從而由實驗室內部來進行校準。
1.2 同類參數檢測設備數最多
汽車檢測實驗室一些同類參數的檢測設備和計量器具等,例如力傳感器、加速傳感器等該類儀器設備具有著較多的數量,因此如果全部送到相關機構進行檢驗,需要結合計量部門自身的工作時間來合理的進行安排,而在此情況下會導致該部分儀器設備的校準周期有所延長,一些甚至要達到一個月或者更長的時間才能夠進行校準。而該情況不僅對檢測實驗的有效開展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具有極高的校準費用,這也使得時間、資金等方面都產生了大量的消耗。因此針對此類設備需要有效的進行內部校準,從而使其校準周期得到縮短,并提升相關設備的使用效率,確保能夠有效地開展汽車檢測實驗工作。
1.3 大量大型專用設備無法送檢
在汽車檢測實驗室當中,有一部分數量較大,而無法進行送檢的大型和專用設備,對于此類設備,相關工作人員無法對其進行搬運或者拆卸,具體包括底盤測動機、大型的汽車檢測實驗臺等。對于一些大型設備的檢測來說,由于該類設備的計量業務比較繁重,因此往往會延誤其上門校準的服務時間。而此類設備往往具有著相應的計量單位和銷售能力,對此,實驗室也可以通過開展內部校準來使其校準周期得到有效的縮短,使檢測設備的使用率得到明顯的提升[2]。
2 ?汽車檢測實驗室開展內部校準的意義
2.1 降低經營成本
在汽車檢測實驗室當中,由于相關儀器設備的數量和種類都十分繁多,特別是還包括了一些專用和大型的設備。這也導致對汽車檢測實驗室內部相關設備的檢定和校準費用每年可以達到上百萬,而其中具有較強校準量的分別為幾何量、溫度以及質量等,可以通過對實驗室標準的建立來明確其內部校準規程,從而有效地實現量值溯源,更好地滿足相關的質量體系要求,使汽車檢測實驗室的校準檢定成本得到有效的降低。而我們從時間、成本方面來進行分析,通過進行內部校準,可以使儀器設備的校準周期得到縮短,避免由于校準時間過長而使儀器的正常使用受到影響,這樣可以有效的提升相關設備的利用效率,并以此來提升檢測工作所具有的經濟效益。
2.2 提高檢測數據溯源準確性和有效性
汽車檢測實驗室通過開展內部校準工作,可以使檢測數據的溯源準確性和有效性得到明顯的提升。實驗室的相關儀器設備通過內部校準,可以使汽車檢測實驗室的相關檢測工程師和實驗員對設備的性能、原理等產生更加深入的了解,也能更加熟練地掌握設備操作,尤其對設備所檢測出的相關數據能夠更好的進行把控,不斷豐富自身的經驗,從而更好的提升客戶的滿意程度。而且在完成內部校準工作后,需要形成具體的測量不確定度評估報告,這也為檢測報告所出具的核查不確定度奠定了堅實的基礎,使檢測報告能夠將試驗測試結果準確的進行體現,從而對樣品的相關指標正確的進行評估。
2.3 提升汽車檢測實驗室質量體系的完整性
實驗室內檢測用儀器設備的測量溯源性,主要是相關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當中的一項重要要素。在兩年前,我國的相關部門還沒有針對內部校準活動制定出相關的規范性和有效性的文件,對相關認可評審也未提出具體的指導,這導致一些實驗室在進行內部校準的過程當中存在著不夠規范與不符合相關溯源要求等問題。而為了能夠進一步提升認可的有效性,需要對實驗室內部校準活動進行有效的規范。我國相關部門特發布了內部校準要求,用來對申請或者已經獲得認可的相關檢測實驗室所開展的內部校準活動進行規范,以此來進一步提升檢測結果的量值溯源有效性。因此,在實驗室開展內部校準工作時,需要對企業內部校準進行充分的研究,并明確相關的實施條件,以此來更好的滿足實驗室內部校準方面的要求,使實驗室的質量體系能夠得到有效的完善[3]。
3 ?汽車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的實施
在汽車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的實施過程當中,人員計量標準、校準方法以及校準證書等均為其實施過程中的關鍵因素,因此需要對這些因素進行有效的控制,具體來說分別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3.1 人員
汽車檢測實驗室在開展內部校準工作時,首先需要確保相關工作人員具有較強的內部校準能力和資質。而對內部校準員進行培養不僅需要確保其能夠十分熟悉相關的檢測設備,同時還需要能夠結合內部校準要求,有效地進行計量知識以及校準技能等方面的培訓和考核,只有在確保合格后才能夠安排相關工作人員進行持證上崗。在這一過程當中,由于相關的外部培訓活動無法有效的滿足汽車檢測專用設備方面的校準需求,因此在對工作人員進行培訓時,主要采用外部與內部培訓相結合的方式,同時還需要對人員定期進行考核。在培訓和考核的過程當中,其相關內容應該具體包括校準期間核查、不確定度分析等相關知識內容,而針對內部校準員,還需要根據其所負責的儀器設備以及所涉及到的相關計量參數,來針對性地開展專業計量知識培訓,確保相關工作人員能夠掌握專業的知識內容和校準要求,使校準人員的專業素質得到有效的提高,并為實驗室內部校準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3.2 計量標準
計量標準所具有的溯源性是實驗室內部校準工作提升溯源有效性的一項基本要求。在汽車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項目開展過程當中,在選擇計量標準時一方面需要滿足檢測和校準實驗室能力認可準則,而另一方面需要能夠有效的滿足相關的量值溯源要求,這樣一來可以在符合校準方法要求的基礎上,對校準項目的性質和實驗室的實際情況進行綜合考慮。在對計量標準進行使用時需要有效的開展不確定度驗證,并考核其穩定性,以此來確保計量標準的不確定度,能夠達到被測儀器測量不確定度的二分之一,并制定出完善的維護程序,以此來進一步提升計量標準的可信度。
3.3 校準方法
在汽車檢測實驗室的內部校準工作開展過程當中,編制實驗室內部校準方法是十分重要的一項關鍵要求,也是相關計量工作的一項基礎性技術。在編制內部校準方法時需要能夠有效地滿足計量器具的預期使用要求,并堅持按照相關文件的原則,考慮校準方法的實用性和經濟效益,同時還需要考慮檢測實驗室的適用范圍以及在未來所具有的需求,從而進一步完善其校準方法。在內部校準要求當中有著明確規定,實驗室內部校準過程當中需要優先采用相關的標準方法,而當無標準方法時,可以采用自編方法或制造商推薦等相關的非標方法。內部校準人員需要明確是對我國的標準進行直接引用,還是對校準規程自行編制。對于我國沒有進行計量檢定規程或校準規程的相關項目需要參考國家或行業標準當中的具體參數和方法等,合理的編寫汽車檢測實驗室在檢測工作中所需要的內部校準規程。而編制汽車檢測實驗室內部校準規程需要結合國家計量校準規范的編寫規則和要求來有效的進行落實,并需要根據內部校準項目自身的性質來合理的進行編寫,在完成對校準規程的編制后,還需要由技術委員會來對其進行具體的審核,由相關技術負責人來予以批準。
3.4 校準證書
在汽車檢測實驗室完成相關的內部校準工作后,需要準確的進行校準記錄,其內容需要能夠滿足校準方法當中的相關要求。而實驗室在對內部校準項目的不確定度進行評估時,需要能夠在其所出具的校準證書中有效的體現出校準結果和針對其校準結果的測量不確定度,從而系統的分析校準結果,判斷相關儀器設備的測量范圍能否有效地滿足相關的檢測活動,從而修正儀器設備的示值,為儀器設備工作開展提供重要的參考依據。
4 ?結束語
綜上所述,汽車檢測實驗室開展內部校準工作能夠有效的滿足檢測實驗室的現代化發展要求和相關的管理需求,對此相關實驗室需要進一步提升管理水平和校準技術水平,從而更好地發現問題,并進行有效的改進,在滿足相關內部校準要求的基礎上,對其內部校準管理制度進行完善,從而更加有效和準確的開展相關內部校準工作,為檢測業務提供重要的計量保障。
參考文獻:
[1]張詩敏,張立雄.汽車檢測實驗室實施內部校準的關鍵要求探討[J].汽車維修,2016(12):6-8.
[2]李在春.淺談檢測實驗室的內部校準工作[J].計量與測試技術,2016,40(02):81-82.
[3]曹實,林志國,陳延青,周婕.檢測設備的內部校準及CNAS的認可政策解讀[J].現代測量與實驗室管理,2016,19(04):35-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