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6月28日夜晚的觀前街新藝廣場上,一場“夜經濟點亮繁華姑蘇,紅動力領航精彩平江”迎七一主題活動吸引住了許多人的腳步。黨建“夜經濟,紅動力”、“四亮”行動、4個為民服務載體與2個夜經濟服務項目集體亮相。為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9周年,拙政園片區(平江街道)獻上了一個特殊的“4+2”服務大禮包。
紅色精神內核注入新“夜”態
夏季里的平江之夜,在人們的心中是與繁華聯系在一起的。為服務夜經濟,引領夜經濟,凝聚多方合力,助力“姑蘇八點半”,平江街道發揮黨建引領作用,推出了黨組織黨員“四亮”行動。機關、社區和“兩新”組織黨組織、黨員紛紛響應,為觀前地區夜經濟繁榮發展提供有力保障,讓紅色精神內核注入新“夜”態。
“人民商場”“美羅”“得月樓”“雅戈爾酒店”“北京同仁堂”“龍鳳金店”,這些熟悉的名字是觀前商圈的代表。在迎七一主題活動現場,這6家企業的“兩新”黨組織代表紛紛上臺亮出承諾:開展誠信經營,營造良好市場環境,并動員商圈其他各類商戶“跟黨一起創業、跟黨一起奮斗、跟黨一起圓夢”。此外,來自“人民商場”“美羅”“雅戈爾酒店”“恒孚首飾”的4位示范崗黨員在“得月樓”黨支部領誓下共同承諾:亮明黨員身份,維護黨員形象,為建設新觀前、繁榮夜經濟貢獻力量。
這一年,在古城保護、文明城市創建、助力“姑蘇八點半”夜經濟、垃圾分類等方面,平江街道也涌現了市場監管分局黨支部、綜合行政執法大隊黨支部、觀管辦黨支部、機關第八黨支部等一批優秀行動支部,以及“平江紅悅”“平江青動力”、平江“紅石榴”、觀前“益加親”等特色志愿服務團隊。行動支部、特色志愿服務團隊對商圈黨建、商圈夜經濟的貢獻得到了肯定,各隊伍也將再接再厲,為“夜經濟”注入更多紅色內涵。
為民服務載體落地正“開花”
在本次活動中,四大為民服務載體也正式宣告啟動。
姑蘇區IP創意產業園里的紅色園地獨具能量。區域黨建工作站開始實體化運作,圍繞“黨建口岸”的品牌立意,突出“引領、匯聚、服務、助力、共享”的主題,集結優勢資源,打造產業園黨建示范陣地。產業園通過“領航站”“先鋒匯”“能量場”“充電吧”和“集思廳”五個站內紅色園地,重點服務產業園園內企業、商戶,同時輻射周邊三個社區的“兩新”企業黨建,將組織優勢轉化為推動產業園發展的服務效能,著力發動黨組織和黨員凝心聚力、干事創業、再創火紅年代。
新湘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則充滿了溫馨。作為蘇州市姑蘇區政府實事項目,經過多項改造,這里已涵蓋初心廣場、籃球場、健身路徑、步道等場地,給居民提供了充分的活動空間。室內的社區辦公大廳、聯合工作站、日間照料中心、助餐點、黨員活動室、綜合文化服務中心、聯動工作站、便民服務點等可以為居民提供更好更優質的服務。
平江街道社會綜合治理網格化聯動分中心頗為“硬核”。這里擁有指揮大廳、分析研判室、應急救援辦公室、支部學習室、值班室等功能性場所,通過交流、梳理、整合公安、司法、民衛、城管等部門數據與視頻監控資源,打造“實時監控、信息歸集、研判預警、協調聯動、督查考核”的綜合指揮平臺,真正實現“一屏掌握全貌、一站調度資源、一網管理事件”的建設目標。
姑蘇區古城公共安全科普和實訓基地則將古城消防與古城整體保護開發、古城社會治安防控體系及社會管理相結合,通過展示陳列、互動體驗等內外結合,喚醒居民安全意識,減少因產業聚積、商鋪密集、房屋老舊、居民年齡偏大帶來的風險隱患問題。
在基層黨建工作中,平江街道創新打造的多個覆蓋面廣、影響力大的服務載體,正在互促互補、同頻共振,使得各項為民服務工作“落地開花”。
“文藝+實用”完美融合發展
“夜讀平江”有聲讀物、“夜游平江”手繪蘇扇……借助這些雅致文化產能品,兩大“夜經濟,紅動力”系列服務項目也順勢推出。
平江街道以黨組織資源整合帶動社會資源整合,加強各黨組織的合作交流,推動觀前商圈和平江歷史文化街區優勢互補,促進傳統商貿業和文旅新興業態融合發展,激發夜市經濟新活力。
自4月的閱讀節起,“夜讀平江·有聲閱讀”項目已在喜馬拉雅APP中錄制完成,并上傳了近二十篇有聲文章,通過講述街巷、人文、字號等,展示出厚重悠久的平江歷史積淀與豐富雅致的蘇派文化傳承。
而“夜游觀前·手繪地圖”項目則在原有的“觀前商圈有聲手繪消費地圖”基礎上重新繪制。地圖正面新增了觀前商圈的各種黨建資源、文化旅游資源,并標注有網紅打卡點;背面印制了“陽光觀前紅色記憶”線路、觀前老字號名錄、“夜姑蘇”各類活動以及夜經濟公交專班攻略等一系列實用資訊,吸引和方便廣大市民游客“走進觀前街,蕩蕩白相相”。
除印制傳統紙質地圖外,項目還制有手繪的蘇式地圖折扇,將觀前勝景濃縮于折扇正面開合之間,背面的“精彩平江”街道品牌和標志,傳遞出平江的獨有氣質,也為夜經濟的傳播助力加分。下一步,街道將進一步整合并打通觀前商圈、平江路景區的黨建資源與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拓寬游客夜游、夜娛、夜食、夜購的選擇。
精心推出服務大禮包的平江夜,將愈發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