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前
極限飛盤運動本身源自美國,傳入中國是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期,因其趣味性強且操作簡單和健身價值高的特點而深受人們喜愛。時下在我國關于這項運動的舉辦規模還不是特別大,且技術操作情況也不是特別熟練,活動組織力度又比較欠缺,當然,面對這些問題現狀,勢必要求我們要找到解決的辦法或者提出優化的措施,將此項運動和我國眾多體育賽事項目一樣,融入中國體育。基于此,本文圍繞開展極限飛盤運動的現狀及發展對策問題展開討論,提出幾點思考,僅供參考。
處于這個信息與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時代,隨意拉出來一個學生問他:“你的課余生活是怎么過的?”80%以上的學生會回答:“玩游戲啊!游戲人生嘛!”這樣的回答似乎在意料之中,要是有人不回答玩游戲則會讓人覺得稀奇,沒錯,從幾年前的網絡游戲發展至今天的手機網游,這些游戲對現代學生的身心健康產生了極大的傷害,除此之外,它也影響了現代學生的社交能力,想要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就必須首先讓這些學生放下手機,停止當“鍵盤俠”,走出網絡的禁錮,幫助和引導他們養成積極參加鍛煉的好習慣。
1 國內極限飛盤運動
1.1 國內極限飛盤運動發展的現狀
極限飛盤運動之所以會在國內出現,不得不提起在國內工作生活的外國人,以及回國華人,華僑留學生等。當前舉辦極限飛盤運動最近的消息是在上海工作的一群外國人,舉辦的有關公開賽,目前已經成功舉辦了13屆了。除此以外,國內的國際化極限飛盤運動賽事也已經舉辦了7屆。中國極限飛盤運動公開賽的舉辦方是中國飛盤協會(民間組織)舉辦,并且目前在國內該活動舉辦比較活躍的地區是在我國京津地區、長三角以及珠三角地區,或者也包括武漢、成都等一些城市,每年都會在這些地方舉辦大大小小各種區域性賽事,參賽人士來自各個地區不同行業,雖然屬于不同的角色人群,但這些人在對于極限飛盤運動的熱情和喜愛程度來說基本是一致的,并且熱愛程度只增不減。
1.2 國內極限飛盤運動面臨的問題
(1)運動主體單一
就像前面提到的內容一樣,國內的極限飛盤運動最早是一些身處國內的外國人以及一些具有涉外背景的華僑帶頭玩起來的,但這些人有相同的特點就是他們往往比較集中于涉外企業或者一些高等院校,并且在國內人數比例比較小。最開始的時候,這些人都是帶著自己的家人和朋友玩,慢慢地一傳十十傳百也就逐漸散播開來,越來越多的人掌握了這項技能,最后發展成了一批國內玩飛盤運動的一個群體,即外企上班族以及高等院校的學生。然而,對于上班族來說,因為大多數時間都比較忙,幾乎沒有什么時間去玩,所以在這個行業內此項運動的發展速度并不快。但該項運動卻在高等院校內近兩年發展的非常快,如雨后春筍一般勃發生機。究其原因在于:其一,大學校園場地資源比較充足;其二,大學校園中人群比較集中;其三,大學生具有更多的運動時間;其四,對于學生來說,更容易接受新事物。根據相關統計數據資料顯示,目前國內已經有超過30個高等院校注冊了極限飛盤運動社團,另外因為各種原因預備組織但遲遲未開始的高等院校有超過100多所。
(2)運動組織的民間性
雖然當前極限飛盤運動在國內許多大城市發展速度相對比較快,但同時也因為組織民間性使之實質欠缺持久的動力。除過部分院校經校方批準成立了組織協會之外,剩余的基本都是一些組織性不強的民間組織。專業人士表示,極限飛盤運動目前在中國根本沒有實質意義上的專業性組織,它欠缺統一的規劃體系,同時又缺少龍頭牽引,僅僅停留在民間組織的自娛自樂而已,并不具備向職業化發展的潛質。如此就必須要面對一個很現實的問題,就是推廣過程中容易遇到瓶頸,比如某高等院校社團組織的核心人物離開社團了,就會使整個社團的整體水平快速下降,再者就會解散了。
(3)賽事的可持續性受限
實際上,時下立足賽事可持續性問題方面分析,同樣是由于組織民間性所致。即便在國內極限飛盤運動的有關賽事也不少,但無論是從技術水平還是從規模上來說都比較一般,平平無奇。這樣一來,就算賽事規模很小,舉辦方也總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具體原因在于,除了目前國內關于極限飛盤運動的技術水平比較低以外,在活動經費方面同樣也是其中一個主要原因。
在國內的一些賽事通常都是由民間協會或是俱樂部組織開辦的,但是包括賽事組織服務場地和隊員路費以及食宿等這些問題都要求組織自己解決。問題還在于賽事的主辦方及承辦方均來自民間,欠缺真正意義上的申請渠道。另外,參賽者都來自民間,實質意義上比較缺少經費支持。這樣一來,除了打擊了組織者的組織積極性以外,也會影響到組織者的參賽熱情。
2 對國內極限飛盤運動發展的建議
2.1 努力做好對極限飛盤運動的宣傳推廣工作
各個院校,尤其體育學院可以對應地開辦一些宣傳欄,內容重點宣傳極限飛盤運動文化。想要將極限飛盤運動帶進高校校園勢必要提高極限飛盤運動的宣傳力度,盡可能地使每一位在校學生均能夠深入了解此項運動,包括方法、魅力所在等,這樣更加便于學生更好地接受此項運動。學生和教師能理解,學校才能更支持,最終此項活動才能更好地開展。
2.2 加強學習和培訓,提高教師對極限飛盤運動的組織教學能力
各個院校主管部門需要定期開展相關的培訓組織活動,或者各高校需要選派一些教師前往極限飛盤運動開展的比較好的學校去交流學習,適當地對教學方案做一些調整,深化有關極限飛盤運動的研究工作,同時結合院校實況開展一些對應的比賽或者表演賽事。
2.3 積極建立極限飛盤運動俱樂部、社團組織,開展小型多樣的極限飛盤比賽
隨之極限飛盤運動在各個地區的持續發展,當前它已經發展成為備受廣大青少年青睞和認可的一項運動,而對于高校來說,首先體育人員相對比較集中,這種情況下就應該充分利用好該條件和優勢,組織成立不同規模的運動協會,推進極限飛盤運動的發展。另外,教師方面還行還特別加強這方面相關工作的指導,引導學生成立組建俱樂部同時開辦各種規模的賽事,在對學生考察的過程中,檢驗教學的實際效果,幫助后續的極限飛盤運動相關活動組織的開展累積經驗。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極限飛盤運動的組織和賽事舉辦足以證明了它的合理化,結合極限飛盤運動本身具備的各種特點進行分析,它更加符合學生的實際生理以及心理發展需求,不僅安全性高而且還具備較高的觀賞性。同時它的受眾面相對來說同樣比較廣,可以參與其中的人數也比較多,它對于場地要求不是特別高,只要在高校場地基礎上就可以開展,它是一項特別適合在高等院校開展的體育運動項目,此項目的實施能夠起到補充高校體育課程缺陷的作用,同時又可以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更加有助于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體育鍛煉的習慣,也更加有益于學生的身心健康,讓這些即將步入社會的年輕人在今后的工作生涯中形成一項業余運動技能,為生活添姿添彩。
(作者單位:南京師范大學體育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