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國家越來越重視融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的轉型管理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融媒體時代編輯的轉型效率,必須根據實際情況獲取更多的網絡知識信息,增強人員的熱點抓取意識,使轉型與自身發展不沖突。本文針對融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轉型進行簡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建議。
關鍵詞:融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視臺;編輯轉型
中圖分類號:G22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0)17-0144-02
一、前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媒體也開始利用新的信息技術對各種海量信息進行深度加工,以篩選出有用的素材。在融媒體時代下,編輯必須根據不同傳播平臺以及渠道進行信息匯總,做好對信息的初步加工,提升信息傳播的速度,使大眾能夠獲取準確的信息,穩住人心。而縣級廣播電視臺的新聞編輯則面臨更高的工作要求,需要迎合媒體發展趨勢,及時掌握崗位側重點,抓住時代轉型機遇,順利實現轉型。
二、融媒體時代編輯的轉型趨勢
(一)融媒體與傳統媒體相結合
在融媒體時代下,媒體融合的趨勢已經延伸到了基層媒體,縣級廣播電視臺的信息傳播還屬于其中的一小支分流,一旦運用得當,可全面激活國內的綜合性媒體體系。融媒體是自媒體時代下的一種新媒體介質和載體,主要是結合報紙和報刊等信息傳播載體進行在線信息傳播,轉變信息傳播行為,使人們可以實時在線獲取信息,且信息內容量大,實現媒體信息的互通[1]。在傳統媒體與新興媒體相斥相融時,新聞編輯要熟悉掌握采訪編輯業務的全流程,深入挖掘和完善新聞編輯內容架構,轉變傳統的理念,提高自媒體管控要求。二者結合必須對其一進行創新,對陳舊的內容進行改進,在此基礎上實現對不同體系內容資源的完善與整合,提高信息傳輸效率。其可以第一時間發布信息,也能夠第一時間傳播內容,具有廣大的人群和粉絲,可實現最大化人群感知以及最快速度信息轉載。融媒體利用互聯網平臺的互動作用可實時獲得網友意見和建議,獲取更多人員的信息,實現融媒體的信息集散。
(二)新聞編輯需要學會更多東西
在新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工作量不斷增加,工作人員需要掌握新媒體傳播手段,及時迎合社會需求,了解各個階層受眾對新聞內容以及新聞傳播方式的新需求,以互聯網的思維從事相關工作。面對新趨勢,必須調整自己的角色定位,通過網絡渠道和標準獲取信息資源和新聞題材,利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內容進行篩選。除此之外,新聞編輯還必須突破陳舊的工作理念,創新選稿流程,提升自己對信息的處理能力,整合信息資源的來源渠道,利用自媒體意識實現廣播電視臺的副業收入以及營收,利用新的社會發展導向對媒體工作者進行新意識傳播,確保新聞編輯時刻關注熱點信息,使新媒體內容更加具有多樣性和吸引力,增強文章的爆點性。融媒體時代給廣播電視產業帶來的影響,不僅僅只是在技術層面以及信息傳播層面,更多是內容生產以及渠道的拓展。對此,新聞編輯要以互聯網的思維拓展知識內容,完善新時期編輯的業務工作流程,利用編程或者C語言技術實現電子技術的自動化信息篩選和操作,以適應媒體信息的發展新趨勢,掌握更多的信息資源來源渠道,以便更快地獲取更真實的信息。
三、融媒體時代下新聞編輯的應對策略
(一)緊跟時代潮流
在融媒體信息技術背景下,新聞編輯需要以群眾需求為工作發展導向,緊跟時代建設潮流,對新聞生產內容進行初步加工和再加工,注重對內容產品的整合。在此期間,編輯還需要判斷新聞素材的價值,做好梳理分類,利用互聯網技術將相關的信息素材錄入對應的數據庫,確定同一內容新聞產品的渠道,并以不同的方式實現對新聞產品的全方位調查,確保所傳播信息的價值觀正確、所傳播的內容無誤。融媒體時代下傳播平臺的多樣化、信息結構的發散化以及數據信息的龐大化,要求利用互聯網信息技術對信息進行篩選,并進行客觀的分析和綜合處理。如今新聞編輯獲得的新聞素材很多,既有本臺記者提供、通訊員上傳的,更有社會自媒體人員匿名發送的。與此同時,新聞編輯還可以通過QQ、微博等形式獲取與自身傳播信息相關的素材,建立對應的素材編輯庫,做好素材分類,以便后期快速查詢和使用。
(二)適應網絡變化環境
在融媒體信息技術背景下,我國的媒體生存環境發生了較為明顯的變化,受眾的信息接收渠道和方式更加多元,傳統的媒介格局被打破,受眾對新聞報道內容的選擇性和關注性多樣化,且存在自己的喜好。在此期間,新聞編輯要傳播主流價值觀念,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重新迎合媒體格局。在融媒體時代下,大部分人都可以通過智能手機、平板電腦等閱讀終端獲取信息,使得信息受眾不斷增多[2]。對此,新時代下的電視臺新聞編輯需要提高自己的業務能力和水平,掌握并熟知社會關注的信息,實現對信息的橫向比對,以自身的名譽,實現信息傳播的高質量。媒體中心建設需要配備適用的人工和信息傳播平臺,明確編輯分工,增強執行力,做好音頻、圖片、文字的內容分類。為了適應讀者需求的多樣性,編輯要快速利用計算機技術以及互聯網技術,及時對新聞信息進行處理和篩選,將價值觀明確的內容提供給相應的媒體,實現信息的快速網絡傳播。
(三)了解受眾的多樣性
在融媒體信息技術背景下,新技術拓展了信息來源渠道,吸引了受眾群體。如今,受眾接收新聞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已經完全改變,利用一個手機即可獲取世界各地的信息動態,各個階層的受眾群體都可以享受新聞信息資源,應利用多種渠道進行分類播報和推送,滿足人們的需求,確保信息的分類處理以及整合。人們的生產生活已逐漸實現智能化和數字化,鏈接移動互聯網平臺的信息媒體已成為人們接收信息的主要渠道,對此,縣級廣播電視臺需要面臨上級媒體的擠壓和新媒體的挑戰,深入了解自身的問題,抓住發展機遇,進行內容創新、平臺改造、信息拓展以及團隊建設等,不斷迎合市場需求,在新的市場中實現轉型和發展。在此期間,新聞編輯要加強與主流媒體的聯系與合作,將融媒體應用到實踐中,進一步拓展新聞媒體內容的傳播渠道,提升新聞受眾滿意度,搶占更高的市場份額。由于受眾群體不同,所以編輯需要在轉型中做好前期的市場調研,確定市場中本地區群體喜歡、關注的媒體信息,多傳播一些正能量且與國家相關的信息,夾雜部分娛樂圈的趣事,提升吸引力和熱點流量。
(四)迎合受眾需求
在融媒體信息技術背景下,面對多樣化的信息,人們會根據自己的興趣關注自己想要的信息,并利用自己的信息渠道獲取該類信息,這需要新聞編輯在適應受眾需求的基礎上進行數據庫分類,實現精準化信息傳播,并對新聞信息進行差異化編制,選擇特定的人群來吸引讀者,在信息傳播中融入新媒體與傳統媒體的優勢。在此期間,可利用多元化的新媒體平臺,帶動傳統媒體的發展,實現點播、直播等內容的多項整合,拓展縣級廣播電視傳播渠道,實現信息的快速傳播。目前很多信息廣播電視平臺都可轉接到微信平臺進行線上直播互動,且買入高熱度的信息電視資源,開展多樣化的活動,吸引受眾在線實時觀看。除此之外,還可建立各種微型視頻平臺,提高該縣級廣播電視臺的微信關注量,并在對應的微信公眾號中推送活動,利用新媒體的即時性和互動性完善基本內容,加強對原創信息的快速轉發,提升新聞內容報道的時效性,以吸引更多的讀者和受眾。對于轉型的電視臺而言,必須以當地的特色風情為主,將受眾群體定位為該地人群,多獲取一些當地的名人名事、優秀人員事跡等,吸引人群,進行自我定位,實現對地區性信息的高效獲取和真實報道,提高知名度。
(五)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在融媒體信息技術背景下,必須根據實際情況提高新時期新聞編輯的綜合素養,堅持貫徹新時期黨的指導思想,堅持為黨發聲。由于我國的微博、抖音以及其他短視頻的流量消費現象嚴重,娛樂生態發生著十分明顯的變化。在多樣化的信息傳播環境下,必須結合實際情況獲取多樣化的信息,堅持主流媒體的準確信息,傳播積極向上的思想觀念,樹立正確的新聞價值觀。對于相關的媒體信息,必須對不良信息進行辟謠,堅持自己的中心思想,減少不良信息的傳播。以原有的縣級廣播電視臺為主,在完善綜合技能的基礎上,融入圖片、音頻以及文字,促進專業編輯寫手向綜合型寫手轉型,著力提升管理人員的綜合素養,定期或者不定期組織相關的新聞編輯學習新媒體的課程,有效吸收信息課程內容,并開展定期的活動研討會,增加編輯對新媒體的認知,使后續的文章和稿子能夠被更多的人觀看。
四、結語
現階段國家越來越重視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的轉型管理工作。為了進一步提高融媒體時代編輯轉型的效率,要根據實際情況改變傳統的新聞編輯工作流程,以時代發展的需求為主,創新信息傳播渠道,借助微信公眾號、小程序、QQ等平臺對信息進行綜合處理,提升信息的多樣性與趣味性,實現新時期新聞編輯能力的新提升。
參考文獻:
[1] 李劍.融媒體時代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轉型研究[J].采寫編,2018,000(005):70-72.
[2] 王紅偉.縣級廣播電視臺新聞編輯轉型探究[J].記者搖籃,2020(01):81-82.
作者簡介:吳堅(1964—),男,山西太原人,本科,編輯,陽曲縣融媒體中心專題部主任,研究方向:新聞專題采編、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