鄺吉貴 王建立
摘要: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工作中,物聯網技術的普及與發展起著功不可沒的作用。物聯網技術在起重機械檢驗檢測中的應用解決了之前起重機械現場檢驗流程中存在的檢驗質量差和效率低下這兩大主要問題。本文分析論述了目前起重機檢驗工作流程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基于此研究了物聯網技術在起重機械檢驗流程中的應用,研究發現在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工作中應用物聯網解決方案,可以實現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工作的自動化,極大程度的提升檢驗工作效率,促進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工作的智能化與自動化發展。
關鍵詞:物聯網技術;起重機械;檢驗檢測;智能化
0? 引言
在社會經濟迅速發展的影響下,起重機械行業也取得了極大的進步,目前我國的起重機械設備隨著應用范圍的逐漸擴大,在數量上呈現出逐漸增多的趨勢。但是由于對起重機械的管理工作和檢驗工作中我國目前仍舊不完善,這就導致在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工作中存在諸多仍需解決的難題,嚴重時還會造成安全事故。簡而言之,起重機設備運行狀態的好壞,直接決定著起重機生產作業的安全性的高低和帶來經濟效益的多少,因此國家質檢總局于2009年發文規定屬于《特種設備目錄》中的起重機械必須定期進行檢驗檢測,強化起重機械的安全管控。但是由于現階段我國的起重機械不僅數量上大幅度增加,而且復雜程度變高,對起重機械的檢驗檢測工作變得任務量大,任務要求嚴格,如何提高檢驗效率,把控好檢驗質量是目前行業內急需解決的首要問題。物聯網技術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帶來了曙光,使得制定科學合理可實施的起重機械檢驗方案,提高檢驗效率,把控好檢驗質量成為可能。
1? 起重機械檢驗檢測流程
根據國家頒布的相關文件的要求,起重機械檢驗檢測流程分為以下四步:
第一,進行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工作前必須先確認檢驗現場的條件。檢測人員達到后,檢查作業現場的準備情況,如果作業現場不符合檢驗要求,檢測人員應該立刻停止此次的檢測工作,出示“終止檢驗通知書”,告知并要求該單位進行現場整改直至作業現場符合檢驗要求后再檢測;
第二步為現場檢測。這一過程中對技術資料和電氣系統等進行重點檢測,做好全面且詳細的記錄工作;
第三步為檢測結論的綜合判定。按照相關規定進行檢驗,針對各個檢驗項目逐項進行,基于檢驗結果進行綜合全面的判定,給出起重機械的檢驗結論;
第四步主要內容是在完成上述檢驗工作后,出具檢驗意見通知書。
針對起重機械檢驗檢測的主要內容包括主梁腹板局部翹曲的檢驗,主梁跨中上拱度檢測和電機檢驗。其中主梁腹板局部翹曲檢驗是根據檢測規范標準的具體要求在合理的一定范圍內進行測量,通常借助于測量工具取值,計算相關數據,最終獲得主梁腹板的局部翹曲值;主梁跨中上拱度檢測是指檢測主梁上的拱度,通常會借助于墊架來確保主梁兩側座板高度和標準值的誤差小于2mm,并且為了保證整個測量過程的測量精度和放置位置的準確性,會利用水準儀等測量工具;電機檢驗是為了確保電動機各項功能都正常,使用時可靠、牢固,并且在正式作業前,會擰緊螺栓螺帽,再開展安裝作業。進行電機檢驗是因為電動機直接影響著起重機械運行的安全性和牢固性。
2? 起重機械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
現階段遇到的起重機械檢驗工作中的問題主要分為以下四個方面:首先,由于起重機械的檢驗檢測工作中需要檢驗的項目多,工作量大并且工作強度高,為了避免在檢驗與記錄的過程中出現紕漏,造成檢驗質量下降等問題,所以需要檢驗人員具備極強的專業性;其次,當起重機械的信息發生改造變化時,對于檢驗作業人員而言,僅僅根據觀察和過往經驗是無法判斷哪臺起重機械經過改裝或拼裝的,加上使用企業的信息更新不夠及時和完善,更加容易造成起重機械設備的基礎信息不符合出廠信息的問題,進一步造成檢驗結果和實際結果二者間有著較大的誤差,加劇產生風險的概率;再次,當需進行檢驗的起重機械數量眾多時,檢修作業人員的工作量大并且工作強度高,工作效率低下,加劇產生失誤的概率;最后基于以往的經驗得到,當檢驗人員在現場完成工作后,由于有大量的原始記錄和檢驗數據需要核實,按規范進行填寫,這就導致檢驗結果報告是無法當場給出的,嚴重影響了檢驗工作的效率。
3? 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起重機械檢驗流程
對基于物聯網技術的起重機械檢驗流程進行研究分析之前需要明確,在起重機械檢驗流程中使用的物聯網技術,主要涉及到RFID電子標簽、手持智能終端和與遠程數據庫的數據通信這三大部分。其中的RFID電子標簽的作用是識別起重機械設備和相關的部件,通常貼附于起重機械及其主要部件上便于查看。在RFID電子標簽中會對起重機械設備的本體和相關的部件信息進行存儲,這些信息包括有編碼信息和設備編號、制造單位、出廠編號、用戶單位、上次年檢時間等設備基本信息。其中的手持智能終端的作用是對RFID電子標簽進行讀寫和識別,通過進行掃描達到獲取在標簽內存放的設備信息這一目的。除此之外,手持智能終端還可以對電子標簽的內容,例如最新檢驗時間等進行更新;手持智能終端還可以通過網絡對遠程數據庫進行訪問;手持智能終端還可以通過借助于內部安裝的應用軟件幫助檢查工作人員檢驗項目編排、檢驗記錄、出具報告。其中的遠程數據庫系統的作用是和手持智能終端進行數據交互,它包括有起重機械制造監檢數據庫,起重機械檢驗數據庫和起重機械檢驗知識庫三大部分。其中起重機械制造監檢數據庫的作用是記錄起重機械設備在制造過程的相關安全監檢信息;起重機械檢驗數據庫的作用是對起重機械設備的首次檢驗和定期檢驗的數據進行存放,便于后續獲得和查驗;起重機械檢驗知識庫的作用是記錄存儲起重機檢驗的各種知識規則,便于檢驗人員查看學習和研究,這一部分內容通常包括有不同類型起重機的檢驗項目、內容、規則和相關的檢驗參數等。
3.1 起重機檢驗檢測模型
隨著物聯網技術的不斷成熟與發展,物聯網技術在各行各業中都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基于物聯網技術所構建的起重機械實時檢測系統可以修復和改進上述起重機械檢驗檢測中存在的問題,極大的提高和改善起重機檢驗檢測工作效率,保證工作質量和成效。基于物聯網技術所構建的起重機檢驗模型聯合利用了設備組件嵌入式技術,遠程通信系統技術等多種物聯網技術,可以實現基于信息捕捉傳輸組件和參數測算組件的智能化自動化方法對起重機械整體運行情況進行檢測。作業人員可以通過運用這一模型,實時獲得監控運行參數和安全性能信息等各類數據信息,大幅度的減少安全事故發生次數。基于物聯網技術所構建的起重機檢驗檢測模型可以獲得起重機械動態的運行數據,并將這些數據實時的傳送到中心處理器,便于相關操作人員進行可視化監控,做到對安全隱患的早發現,早處理。
3.2 應用方案系統
物聯網技術在起重機械現場檢驗操作中的應用包括 RFID電子標前和手持智能終端等。應用方案系統的RFID電子標簽是指在起重機械的各個部件上進行電子標簽的張貼,而這些電子標簽內部存放了編碼信息和設備基本信息等各類信息,通過應用方案系統的RFID電子標簽可以進行起重機械及其部件的識別;應用方案系統的手持智能終端用于掃描RFID電子標簽,獲得起重機械的編碼信息和設備基本信息等各類信息,通過對電子標簽內容的刷新,便可以利用手持智能終端直接對遠程數據庫進行訪問。應用方案系統的遠程數據系統分為制造監測檢驗數據庫、監測數據庫、知識庫。這些數據庫在手持終端設備的APP中可以進行訪問,其功能在于實現信息查詢,檢驗次序編排、檢驗結果記錄、生成檢驗意見書等。
3.3 方案的執行
在起重機械檢驗工作的現場進行檢驗時,操作過程具體為:檢驗工作人員操作手持終端設備,對起重機械的各個部件上的RFID電子標簽進行掃描,獲得各個部件的相關信息。在遠程數據庫中調取詳細信息,檢查設備的合法性,檢查設備是否和設備的檔案中相關信息全面且一致。完成起重機械檢驗工作后,利用手持終端對檢驗項目進行編排,完整記錄檢驗結果,自動生成意見書,并且進行保存。
3.4 應用物聯網技術的優勢分析
基于物聯網技術來建立起重機械檢驗檢測系統,呈現出了諸多優勢,具體表現在:第一,通過射頻技術和終端設備去掃描電子標簽,有助于迅速了解設備的信息,提高了檢查的效率,做到真正的自動化,智能化;第二,終端設備可以實現自動生成檢驗項目表,不存在漏檢,大大提升了檢驗工作質量;第三,智能終端可以綜合考慮到檢驗項目中的關鍵性因素與復雜性因素,優化檢驗路徑;第四,手持設備有助于準確記錄檢驗結果,對項目合格判定的標準進行提示;第五,基于物聯網技術來建立起重機械檢驗檢測系統,遠程數據庫系統涵蓋了監督檢驗和定期檢驗數據,并且記錄了相關檢驗的參數和檢驗發現的不合格項目,這為機械設備檢驗提供了更加準確的判斷依據和參考數據。
4? 結語
本文通過分析論述了目前起重機檢驗工作流程和存在的主要問題,并基于此研究了物聯網技術在起重機械檢驗流程中的應用,研究發現在起重機械檢驗檢測工作中應用物聯網解決方案。可以發現物聯網技術在起重機械檢驗的過程中的廣泛應用有助于減少和避免檢驗工作中容易出現和發生的失誤和漏洞,極大的提高了檢驗作業效率,促進起重機械檢驗工作的智能化、自動化和科學化發展。
參考文獻:
[1]李賢勇.起重機械檢驗過程中的設備問題和管理研究[J].檢驗檢疫學刊,2019,29(05):100-102.
[2]王社福.探究物聯網技術在起重機械檢驗檢測中的應用[J].特種設備安全技術,2019(01):39-41.
[3]余國意.探討物聯網技術在起重機械檢驗流程中的應用研究[J].內燃機與配件,2018(16):231-232.
[4]沈琪斌.起重機械檢驗過程中的設備管理問題探究[J].化工管理,2017(17):14.
[5]謝竹林,官正濤.起重機械檢驗過程中的設備問題和管理研究[J].中國設備工程,2017(08):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