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洪偉
摘 要:與傳統住宅建筑混凝土結構相比,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節能環保性更強,可在保障施工質量基礎上,節約施工成本,加快施工進程。基于此,本文以住宅建筑中混凝土裝配式結構概念為切入點,提出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特征,闡述混凝土裝配式結構各施工階段管理要求,以期為相關工作人員提供理論性幫助。
關鍵詞:住宅建筑;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特征
中圖分類號:TU758.12 文獻標識碼:A
0 前言
隨著社會經濟發展速度不斷加快,住宅建筑建設規模擴大、數量增多,實際建設期間的質量要求更高。裝配式混凝土作為房建工程重要施工環節,在當前背景下也應加強施工質量管控力度,細致分析應力細致分析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特征,制定出專項可行的施工質量管控方案。
1 概述住宅建筑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
住宅建筑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期間,混凝土構件需要在施工現場通過組合方式形成建筑結構。裝配式混凝土構件由鋼筋混凝土材料構成,實際施工過程中的效率更高,各項建設資源被控制在最低范圍之內,是當前主流施工建筑形式。
與傳統混凝土結構相比,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成品質量更佳,可以在施工現場進行組裝,高效完成施工作業需求[1]。由于裝配式建筑結構主要生產基地為工廠,現場吊裝的機械化程度高,使施工人員數量大幅度減少。工程在實際開展期間受到的人員因素影響較小,一定程度上的降低了工程安全事故發生幾率。
裝配式混凝土結構一般由混凝土預制外墻構件組成,不必進行砌體抹灰作業,在工廠就已完成了保溫層、門窗安裝等外立面工作,使發生于外立面施工期間的安全事故幾率被控制在一定范圍之內。
裝配式建筑施工對預制構件垂直運輸的要求更高,需要所選擇的起重機設備能夠滿足不同構件運輸要求。在構件垂直運輸期間的風險性大,為從根本上保障工程高效安全開展,需要做好構件安裝強度計算工作,在必要時對構件進行加固處理。
通過高效利用住宅建筑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也可切實提升各類施工資源利用率[2]。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應用使原有墻板數量減少,木材與鋼材也可得到不同程度上的節約,施工期間建筑垃圾被控制在合理范圍之內,為建設企業節省了更多支出。
2 住宅建筑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特征
2.1 預制品特征
預制混凝土結構需要嚴格保障自身施工質量,結合混凝土構件應用性能,選擇嚴格的管控技術標準,確保預制品能夠被更好的應用在住宅建筑建設中。在預制構件運輸期間,由于構件型號不同,種類較多,因此需要選擇適宜的運輸方式,確保此些構建能夠達到運輸場地。
重點關注預制品堆放管理工作,從根本上保障施工期間的安全性。以墻板構件堆放工作為例,相關工作人員需要檢測現場安全范圍,確保堆放工作不會受到外部因素影響。
2.2 安裝技術特征
在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施工期間,需要嚴格遵守安裝技術標準。因大部分構件在組裝下完成,安裝期過程中涉及到較多設備與技術種類,應當加強裝配式混凝土結構安裝期間的質量管控力度,確保裝配式混凝土構件可被高效應用在實際施工過程中[3]。舉例而言,在住宅建筑門窗裝配構件安裝過程中,需要確保螺栓、螺釘等連接構件密切連接在一起,增強混凝土組件質量。
3 住宅建筑混凝土裝配式施工管控要點
3.1 混凝土裝配式鋼筋施工質量管理
鋼筋需要在加工區進行集中加工處理,并在現場統一綁扎成型。在鋼筋綁扎期間,應嚴格遵守相關保障順序要求,先完成底板及腹板綁扎后,再安裝預埋件與應力管道。在實際施工過程中,施工人員需嚴格遵照施工圖紙書的要求,規范預埋通氣孔,防止通氣孔在混凝土澆筑期間被堵塞。
在鋼筋下料以及連接加工前,應當對鋼筋質量進行嚴格檢測,防止質量不合格鋼筋進入施工現場[4]。要求預應力孔道的定位鋼筋位置應當精準合理,重點關注平彎或豎彎部位定位工作。在孔道鋼筋接頭處,需要增加套管設施,確保鋼筋接頭嚴密。
鋼筋加工期間,也應嚴格管控焊接流程,防止鋼筋焊接對模板及混凝土外觀造成的損害。如果在鋼筋綁扎位置出現矛盾的情況下,需要首先保障預應力鋼筋束的穩定性,對普通鋼筋位置進行適宜調整。
3.2 混凝土裝配式模板施工質量管理
模板安裝環節可直接影響到住宅建筑裝配式混凝土結構整體質量與后期施工效率,因此需要加強施工質量管控力度,制定出科學可行的施工質量管理方案。
在模板安裝前,需要細致分析模板材料的剛度、平穩性,確保模板有利于后期安裝及拆卸。要求模板板面應當平滑,焊縫經過打磨拋光處理,保障后期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性;在模板運輸至施工現場后,需要檢查模板尺寸以及外表損害情況。在系統檢查符合設計要求后,才可正式使用模板;在模板吊裝以及堆放時,應當加強模板管控力度,防止因吊裝或堆放不當造成的模板變形甚至開裂問題,從根本上保障工程施工整體經濟效益。
在模板安裝并澆筑完畢后,還需要根據實際施工要求確定拆模時間。嚴格遵照相關施工要求控制拆模順序,使后期混凝土結構各項性能符合實際施工要求。
3.3 混凝土裝配式澆筑施工質量管理
在裝配式混凝土施工過程中,需要保障混凝土澆筑工作一次成型,在澆筑過程中不可中斷。
混凝土需要采用拌合站拌合手段,用龍門吊分層澆筑振搗處理。要求澆筑順序應當嚴格符合設計方案[5]。在澆筑底板混凝土時,需要在內模處留下料口。腹板澆筑應當從一端澆筑到另一端,分臺階澆筑,切實提升混凝土結構的整體承載力。
在混凝土澆筑準備工作中,需要對混凝土結構預埋鋼筋、伸縮后以及泄水口、通氣口的預留情況進行嚴格檢查,及時發現并糾正存在質量問題的結構。
混凝土配置應當符合試驗室提供的配合比要求,對混凝土拌合時間及塌落度進行嚴格管控[4]。如混凝土出現離析或泌水情況時,需要進行二次攪拌處理。
混凝土澆筑需要派遣專業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檢查模板及預埋件情況,針對模板內模、預埋件位移或松動問題,制定出專項可行的管控方案。在振搗過程中,需要對混凝土進行及時收面處理,確保梁板表面平整,澆筑后的混凝土結構平滑。混凝土澆筑完畢后,還需要對混凝土表面進行灑水養護,在混凝土側板處貼土工布或薄膜塑料膜,確保鋼筋混凝土質量符合箱梁結構施工質量。
3.4 做好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驗收工作
在住房建筑裝配式混凝土施工后,應當立即采取有效保護措施,對難以覆蓋到的部位進行及時保溫與保濕處理。對于面積較大的屋面結構,需要進行全面澆水養護,并在適宜位置鋪設優質保溫材料,確保后期混凝土施工質量與實際要求相符。嚴格遵循國家及有關部門針對混凝土裝配式施工工作頒布的明文規定,制定出嚴謹可行的裝配式混凝土施工驗收標準,避免施工期間出現過多的質量問題與安全事故。
4 總結
總而言之,在住房建筑裝配式結構施工期間,其施工質量及效率尤為顯著。為充分發揮出裝配式混凝土結構的應用可行性,還需要深入研究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特征,制定出專項可行的裝配式混凝土施工管控對策,確保裝配式混凝土結構能夠在促進建筑企業長效穩定發展中發揮出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宋鑫偉,王凱,屈大偉.住宅建筑施工中混凝土裝配式施工技術特點分析[J].居舍,2020(29):61-62+58.
[2]趙向東.建筑工業化全過程安全風險評估及控制技術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學,2015.
[3]郭娟利.嚴寒地區保障房建筑工業化圍護部品集成性能研究[D].天津大學,2014.
[4]楊帆.基于BIM與物聯網的裝配式建筑設計與施工管理[D].西安科技大學,2019.
[5]單青.裝配式混凝土框架結構工程建造研究——以江都區物流園辦公樓為例[D].揚州大學,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