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春
摘 要:鐵路貨車檢修工作的效率和質量直接關系著鐵路貨車的使用安全性和使用壽命,對鐵路運輸能力產生影響。現階段在車輛配件檢修中經常要搬運一些笨重的零配件,若采用傳統人工和天車輔助搬運的方式,不僅耗時耗力,而且工作效率低、檢修效果一般,甚至還存在安全性問題。為此,需制定標準規范、科學高效的鐵路貨車檢修制度,同時采取智能化檢修設備,可有效提高貨車檢修的效果。本文將圍繞提升設備的智能化發展,分析了鐵路貨車檢修現狀和存在的問題,并對如何利用智能提升配件裝置來提高檢修效率和質量談幾點看法。
關鍵詞:智能提升配件裝置;鐵路貨車;檢修
中圖分類號:U279.34 文獻標識碼:A
1 鐵路貨車檢修內容和檢修工藝技術現狀
1.1 鐵路貨車檢修內容
對鐵路貨車的檢修包括狀態檢修和計劃檢修,其中前者是根據車輛的使用情況不定期的開展檢修,而后者則是按照周期開展檢修,對于鐵路貨車通常采用預防性的檢修。在檢修類型上又包括廠修、段修、輔修、臨修等。本文所探討的是關于鐵路貨車的廠段修,即對車輛全面檢修使其滿足車輛基本技術性能的要求,保持貨車的良好性能,延長下次檢修時間和車輛整體使用壽命,使貨車的利用率大大提升。一般鐵路貨車的廠段修在車輛造修工廠的檢修車間開展,廠修的周期有5年到9年不等,段修周期在1到3年不等。
1.2 鐵路貨車檢修工藝技術現狀
開展鐵路貨車的檢修,首先成本較大,當前的檢修方法、檢修設備和基地都無法滿足實際需要,而要進行檢修基地建設以及設備的建設就需要花費一定的成本,投入大量人力物力等。其次,關于鐵路貨車的檢修制度還不夠完善,目前的檢修制度是對每一輛貨車及其每一個零部件都要開展統一定期計劃檢修,這種檢修方式不但無法找到關鍵的容易出現問題的地方,而且還增加了檢修的工作量和檢修的難度。再次,在計劃檢修時需要有大量的檢修車輛,若檢修車輛的運輸能力不夠,就會使鐵路線的運輸壓力增加,進而降低鐵路運輸的能力。此外,在檢修設備方面,因為缺乏科學有效的設備儀器,檢修方法也比較單一落后,一旦遇到檢修操作復雜、難度較大的問題就無法及時有效地檢測出來,而且人工檢修導致工作強度很大,但是工作效率和效果卻不高,嚴重影響檢修的進度,甚至出現誤檢、漏檢和錯檢的問題,無法確保貨車的性能,也就不能保證鐵路貨車運輸時的安全可靠性。
2 某鐵路段狀況和存在的問題
某鐵路廠段修工廠,承擔著多輛不同類型貨車的維修工作,包括敞、平和棚等多種車型,以及部分企業自備車輛的檢修工作。檢修工作智能化的水平直接影響了廠修的生產能力和未來的發展方向。當前該工廠的檢修車間從事各種貨車零配件的加工和裝配工作,作業人員需要通過人工搬運到移動小車上,再由移動小車完成配送等待檢修。現在該工廠的廠段修能力是一天26輛左右,每天需要下心盤52個,每一個的重量都在20 kg左右,存在人工搬運次數多、勞動量和強度大的問題。轉向架車間中,每一個零部件的移動都需要天車吊運,吊運的工件很多而天車的數量較少,等待天車吊運的時間較長,工作效率較低,操作者的勞動強度也非常大,且在這些配件搬運和吊運的過程中存在著配件掉落的危險性問題。為了能減少操作人員的工作量、降低工作強度,提高檢修裝配的工作效率和質量,降低危險系數,就必須要對原有檢修和裝配車間的設備進行改進優化,采用智能提升配件裝置,不僅可以提高工作效率,而且也提升了零配件在運輸和吊運時的安全和高效。
3 鐵路貨車檢修強化措施
為了解決上述問題,首先需要利用已有資源進行科學建設,比如提高檢修車間的利用率,增加智能提升裝置,既滿足了車間零配件搬運吊運的要求,也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空間設備的利用率,滿足檢修與裝配車間對快速、安全搬運的要求。其次,應根據實際車間的特點和檢修的要求采取機械化作業,即根據零配件工序間轉運的特點和作業的要求,根據不同零配件的形狀和性能特征采用不同的方便快捷的吊具,減少等待天車的時間,使零部件的轉運效率得到大大提升,同時也減少了勞動量,確保一項操作人員的安全。這種智能提升裝置可以實現對每一個工序以及工序之間的全方位覆蓋,實現了零部件各個工序之間的作業的機械化。再次,利用好空間資源開展地面和空間的兼容性建設,按照不同零部件不同形狀、重量和作業的要求進行智能提升裝置的科學配置,利用了車間內的高度,使車間地面與空中空間都得到有效的利用,而且空間高低清楚、功能和兼容性強。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應該根據行業的發展方向規范貨車檢修車間的建設,在智能提升裝置安裝使用上,要求滿足車間統一、標準和規范的建設要求,能夠提高車間的作業水平、規范零部件的搬運形式,不僅提升零部件轉運的效率,而且也提高了整體工作效率。最后,為滿足作業安全、經濟高效的需求,應根據車間的特點進行智能提升裝置的合理配置,要求在搬運中人員和設備都要保證安全,滿足零部件在搬運過程中無損壞、人員安全的要求。
4 智能提升設備的類型和特點
4.1 自立式工作站
自立式工作站的工作任務是完成高架起重,能夠承受頻繁高架物料運輸的工作壓力。該工作站可以安裝在任何普通鋼筋混凝土地面上,對建筑物屋頂結構不會造成任何壓力,采用標準化的設計結構,安裝簡單且方便搬運移動。自立式工作站的材料為鋼,起重量在70 kg~2 000 kg不等,其主梁的總長度在10 m左右,和傳統梁式起重機相比,該工作站采用封閉型軌設計方式,搬運所需的重力大小較小。而桁架式的鋼軌設計也使得其安裝時更加方便靈活。總的來說,這種工作站和傳統起重機相比,具有突出的優勢,比如采用了封閉型軌設計,軌道使用的是一次性冷軋工藝,表面的應力大小較小,摩擦阻力較小、又比如可以手動移動負載,省去了等待天車的時間,效率更高、定位也更加準確,主梁使用鋁合金材料能確保最小的操作力。
在安裝時,要求將螺栓固定在某個地方,兩根立柱之間固定型軌長度、每一個軌道的長度應滿足減少額外立柱與橫梁的要求。其次,將支撐安裝在方便的位置,中可以添加或刪除支撐,縮短主梁橫梁或固定型軌的長度,也可以增加主梁。此外,采取有無橫梁門柱式結構設計來配合天車的吊運工作,為了確保作業安全,控制其額定起重量,確保實際載荷在額定重量之下以免發生安全事故。所有的部件都要進行安全、重量和沖擊負載方面的設計。
4.2 智能提升機
智能提升機作為提升重物的設備,應和人為操作同時進行,其速度應該根據操作人員的實際要求自動控制,適合用在負載循環對于速度有要求的工位上。其次,智能提升機的提升速度一般在50 m/min~60 m/min,比傳統的提升設備提高了4倍左右。同時,該提升設備因為采用了智能化技術,其提升的精確度更高,對于易碎部件或部位以及成本較高、緊密性程度高的部件可進行精確化控制。此外,采用防反彈的技術,能在重物載荷突然發生巨大變化時確保設備不偏移和反彈,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概率。當負載超出額定功率以后,會起到自動承重保護的作用,也就是會停止提升。最后,采用浮動模式,操作人員可進行載荷的控制,實現精確的定位。
5 結語
綜上所述,在鐵路貨車檢修工作中,采用智能提升配件裝置,不僅滿足檢修車間各個零部件搬運的要求,而且也提高了車間吊運的能力,避免因天車數量不足而需要等待較長的時間,使整個車間操作效率大大提升。與此同時,也提高了車間的加工能力,降低了操作人員的勞動強度,對于確保現場安全、高效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實際建設實施中,應不斷規范建設標準,進行設備及其配件的科學設置,并不斷優化作業路程,采用分模塊化建設、車間內分工位設置等,滿足各種類型貨車配件日常檢修的需要,符合現場檢修配件的技術工藝要求。
參考文獻:
[1]沈海波.齊齊哈爾車輛段鐵路貨車制動閥檢修質量控制研究[D].吉林大學,2016(11):60-62.
[2]侯建強.提升鐵路貨車制動裝置檢修質量工藝研究[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6(21):88-89.
[3]趙強.智能提升配件裝置在鐵路貨車檢修中的應用[J].現代工業經濟和信息化,2017(18):5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