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皓軒
摘 要:現階段,人工智能技術的飛速發展,在眾多領域中均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同時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對于公路交通業來說,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公路交通相結合,可以有效降低公路交通業在發展過程中的人工成本投入,同時促進公路交通業良性發展。但就目前來說,在公路交通領域中,人工智能技術應用水平仍有待提高。本文以公路交通領域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為研究對象進行分析,著重介紹人工智能技術,同時總結公路交通領域中人工智能技術的實際應用,僅供參考。
關鍵詞:人工智能;公路交通;智能出行
中圖分類號:TP18;U495 文獻標識碼:A
0 引言
隨著我國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已成為人們日常出行時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交通工具,公路作為我國重要的基礎設施之一,如何將人工智能技術與公路交通相結合,已經成為目前公路交通業領域學者所研究的重點內容。就目前來說,人工智能技術可應用于公路交通中的違章檢測、智能收費機器人、車牌自動識別、交通監控、紅綠燈調節、智能出行等領域,因此研究人員應加強人工智能技術研究,并提高其在公路交通中的應用效果。
1 人工智能技術概述
人工智能技術是一項將人類智能理論與模型技術相融合所衍生的一項新型技術,從某種角度來說,人工智能技術是一項新型的現代化技術。人工技能技術由多學科技術相融合所產生,其涉及學科主要包括計算機學、統計學、語言學等。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與研究時,研究人員應加強智能系統與智能機器制造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對人工智能設備進行開發。現階段,在人工智能技術研究中,語言處理技術、機器人技術與自然語言處理技術是相對較為重要的研究內容,近年來隨著計算機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的研究也在不斷的深入。
2 人工智能技術在公路交通中的應用
2.1 違章檢測
據我國相關法律規定,機動車在泊車時只能停放在指定停車區域內,禁止在其他地點停放。現階段隨著城市車輛數量的不斷增加,違停問題也愈加嚴重,其在一定程度上導致道路安全問題與公路交通堵塞問題的產生。就目前來說,傳統違停查處方式主要由交警進行道路巡查,當發現違章車輛時上前對其進行警告。但這種方式相對較為傳統,并且效率較低。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至違停檢測中,可利用機器視覺技術通過監控攝像頭對圖像信息進行采集,同時將車輛位置進行識別,并將其位置信息傳輸到服務器內,隨后對規定停車位與其位置信息進行對比,如車輛不在指定停車位,則其可以將車牌信息進行記錄,并將信息輸送至相關部門,隨后對車輛進行處罰。
闖紅燈這是一項非常危險的行車行為,不但影響司機自身人身安全,同時還會使其他行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脅,因此,交通管理部門應對闖紅燈車輛進行處罰,但如何準確地對闖紅燈車輛進行識別是一項難點問題。傳統方式為利用道路埋線圈進行檢測,在應用此種方式時,應在停車線前方路段下埋設壓力感應器,隨后將感應器與信號燈相連接,當紅燈亮起時,感應器處于連通狀態,一旦車輛前輪碾過感應器,感應器可傳輸出拍照信號,當后輪碾壓過感應器時,感應器會再次傳輸拍照信號,并通過拍照的方式對闖紅燈車輛信息進行記錄。但這種方法需要通過人工的方式在路口埋設感應線圈,受感應線圈精確問題影響,其時常會出現一定的漏判與誤判問題。將機器視覺技術應用至闖紅燈檢測中,其能夠更加準確的對違章車輛進行記錄,通過在交通樞紐處安裝攝像頭的方式,當出現車輛違章時,攝像頭能夠及時的將車輛牌照進行記錄并傳輸至服務器內,隨后使用圖像處理技術對拍攝照片進行分析,進而提取車牌號碼,并將其存放在指定數據庫內,便于后期交管人員能夠對其進行查找。
2.2 智能收費機器人
在高速公路運行過程中,高速公路收費是一項重要的環節。因此可將人工智能技術與高速公路收費方式相結合,進而提高高速公路收費工作的智能化水平。可將智能收費機器人應用至高速公路收費站中,并在收費站相應位置安裝機器設備,并在此基礎上通過智能收費機器人完成高速公路費用的收取任務。現階段,在高速公路收費工作中,除人工收取費用的方式外,還可利用ETC系統進行收費,因此在智能收費機器人應用時,可將其與ETC系統相結合,進而提高人們的出行體驗。此外,對于收費機器人來說,應使其具備燈光提醒功能,并利用燈光提醒的方式向車主表明費用收取情況,增加收費站與車主之間的溝通與交流。
2.3 車牌自動識別
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至車牌識別功能中,過程相對復雜。由于當攝像頭抓拍到汽車圖像后,首先需要經過相應的處理才能夠得到灰度圖像,當完成上述加工后,還應將圖像進行分割處理,隨后才可提取車牌字符內容。此外,在拍照時還需要充分認識到光學背景的影響作用,因此在汽車圖像處理過程中應做好濾波處理,其目的是為了提高圖像的整體清晰性。其次,應作好圖像銳化處理,同時在處理過程中應根據圖像的實際情況調整對比度。
2.4 交通監控
對于智能交通監控來說,其能夠將攝像頭與計算機技術相結合,并利用互聯網將各收費站或路段的情況相連接,使管理人員能夠在對過往車輛的情況進行檢查的同時掌握車輛行駛特點。其次,管理人員能夠利用智能交通監控系統,準確掌握該路段所經過的車輛特征,進而當出現交通事故時,管理人員能夠及時地對事故現場交通進行疏導,從而起到一定的交通流量調節作用。此外,將智能交通監控系統應用至收費站中,可在車輛進入收費站后判斷車輛是否滿足高速公路的行駛標準。總而言之,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至交通監控系統中,能夠更加準確地對車輛的各項信息進行判斷,為收費站的收費人員工作提供一定的參考價值。
2.5 調節紅綠燈
隨著我國計算機技術發展水平的不斷提升,機器視覺檢測技術在交通監測系統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利用視頻監測技術能夠對路段車輛長度進行實時的監測,通過監測數據管理人員能夠及時掌握路口車隊的分布特點,進而對交通指示燈進行動態的調整。傳統紅綠燈會導致大量的綠燈時間浪費,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交叉路口雙向車流的正常通行。應用人工智能技術能夠最大程度地利用好綠燈時間,避免綠燈時間浪費導致路口候車時間增加,進而有效避免路口交通堵塞問題的出現。
2.6 智能出行
現階段智能出行已經成為了人們所關注的重點話題,高效、舒適、經濟的出行方式已經成為了社會所關注的主要內容。近年來隨著移動地圖軟件功能準確性的提升,人工智能地圖逐漸融入到人們的日常生活當中,種類多樣的人工智能地圖服務能夠為人民的日常出行提供科學的路線規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人們日常生活的便利性。此外,部分地圖軟件已經逐漸向公共服務領域方向發展,與城市交通部門、運營商相合作不斷加深,并利用人工智能分析功能在地圖中為人們展示實時的交通路況,使人們能夠更加準確的掌握道路信息,并制定出科學的出行方案,同時降低道路交通壓力。
3 結語
綜上所述,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至公路交通領域能夠使其數據分析能力得以充分發揮,進而解決現階段公路交通管理過程中所存在的各項問題。但就目前來說,人工智能技術在公路交通中的應用成效應有待提升。因此研究人員應加強人工技術研究,并提高其在公路交通中的應用效果,通過人工智能技術使道路通行更加順暢,進而為我國經濟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丹,許文啟,張筱,等.基于人工智能的智能交通發展狀況淺析[J].交通工程,2018,18(05):35-38.
[2]楊焱.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趨勢研究[J].信息與電腦:理論版,2012(08):151-152.
[3]王九勝.交通智能研判中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研究[J].交通世界,2018(34):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