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晨辰 戴維

【摘 要】在我國的現代化企業發展過程中,企業的財務會計的風險管理具有相當重要的地位,其風險的識別、管理和應對對企業的發展有不可或缺的意義。風險的來源有很多,除未來不確定性對企業經營目標的實現的影響外,企業還存在系統風險、非系統風險、經驗風險和財務風險。而新冠肺炎疫情即是由于外部因素所引起的不確定性社會環境風險。針對社會環境因素為企業帶來的風險,本文對其企業風險管理與應對路徑進行了總結研究,為企業財務會計的風險管理與應對提高了參考路徑。
【關鍵詞】財務會計;風險管理與應對;新冠肺炎疫情
一、企業財務會計的不同風險類型
企業財務會計的風險根據資產結構分布不同,企業采購銷售等經營業務,商品交易,企業財務人員專業素養不同,財務人員個人道德品質不同以及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會產生不同的風險類型。具體如表所示:
資產結構風險是由于指企業進行投資中擁有不同的各種資產構成比例,其具體是指固定投資和證券投資及流動資金的不同投放比例。由于投放比例的不同,其對企業權益資產和負債的影響不同而產生的風險。合約風險是財務會計風險較常見的風險,一般體現在企業采購、銷售和并購的過程中會發生的風險情況。由于交易價格與交易價值不符產生的風險為價值風險。財務工作人員的專業素質和專業技能會對企業的工作效率和質量產生很大的影響,這樣帶來的風險就是技術風險。財務人員的基本道德素質也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風險隱患,使得企業面臨風險。外界不穩定的市場環境對企業的影響,既是環境風險。
二、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與應對的意義
企業在發展的過程中,除了正常的生產經營活動,企業為全面提升其管理水平,還應考慮企業經濟風險的管理與應對能力。企業為進一步發展,就必須能夠及時察覺和發展企業所存在的風險與潛在風險,并通過風險管理與應對的措施或手段,及時的提出合理方案與解決辦法,將企業發展的風險降到最低。同時還應日常對企業的風險進行評估,適當提高企業風險評估比例,設計風險應對預案,以防止企業受到風險沖擊所帶來的威脅。做到防患于未然,盡量避免風險的發生,保證企業能夠有效發展。
三、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的相關影響
(一)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
由于疫情的原因,導致企業無法進行正常生產經營活動,使得企業權益資產下降。而根據調查餐飲業、娛樂業、零售業、旅游業等行業企業受疫情影響較大,企業的疫情期間幾乎全部停工停產,甚至還有延遲復工復產,導致企業無法營業,企業利潤大幅下降,再之上租金與債務、員工薪資等使得企業財務壓力增大,風險大幅提高。
(二)對企業現金流與償債能力的影響
企業短期內的償債能力下降,現金流吃緊。企業因疫情影響導致停工停產,營業收入大幅度減少或基本無收入,但日常企業員工薪資等必要開展仍然需要支付,導致收支出現大幅失衡,資金鏈出現較大缺口,還款來源得不到保障,這樣也使得貸款借款的分期還本、利息等短期償債能力大幅下降。
(三)對企業員工的影響
因為疫情原因,對企業員工的影響主要是在薪資和保障上,部分企業因為長期的停工停產導致企業應付賬款和債權債務等無法按期付息,企業面臨破產,因此企業員工的不到相應的保證,根據調查部分員工存在跳槽換崗的情況。而且對企業財會人員的主要影響在于財務工作量大大增加,而中型企業的財會人員工作量的增量會更多。財務與管理崗位相對工作量增加,而投融資和內審崗位的工作量相比之下有所減少。管理層和治理層由于企需要進行企業戰略和經營方式的規劃,其本身相對工作量增加也較明顯。
四、新冠肺炎疫情帶來的企業風險
(一)資產結構風險
首先營業收入下降。無論是什么企業,主要的收入來源就是與企業相關的一些主要的生產經營的收入,疫情的出現導致了企業的正常生產經營受阻,使得企業的收入減少,部分收入來源甚至被直接切斷。而緊接是由于停工停產帶來營業成本上升,除生產活動中必須支出的各項費用外,還要正常支出員工的五險一金,加上租金、社保、稅收等資金壓力,使得企業成本相對升高。疫情期間,企業基本上坐吃山空,企業的現金流大幅度減少,企業資金鏈緊張,同時還導致其企業的資產償還長期債務與短期債務的能力下降,影響企業資產結構,出現企業負債可能大于權益資產的現象。由于企業變現能力和償債能力的降低,使得企業面臨資產結構風險。
(二)技術風險
由于疫情意外的出現,給財務人員的會計工作帶來了很多困難,除了要統計疫情帶來的各種支出費用損失之外,還要處理應對疫情為企業帶來的重大影響,使其工作量大大增加。甚至由于上點所闡述部分企業出現資產結構風險,導致企業破產,這樣的現象也使得企業員工出現了大幅的心里恐懼感,由于其社會生活等家庭因素,企業員工也會考慮是否跳槽、離職等來謀求更好工作保障。那么有工作壓力和生活壓力所迫下帶來的員工離職,一定程度上使得企業的專業人才大量流失,企業的技術風險也大幅度增加。
(三)環境風險
其次疫情帶來的企業風險即是環境風險。疫情的到來使得很多行業的發展受到阻滯,對其行業財務狀況造成了非常大的沖擊與影響。而相比于大型企業,中小企業的所處的行業受疫情的影響更大,全國各地的中小企業幾乎全部停工停產,無法營業,沒有直接收入使得中小企業及其行業雪上加霜。疫情的社會環境因素導致企業所處的行業和市場背景等受到很大影響,進而導致企業受到影響,企業所處環境的壓力劇增,風險也隨之增大。在企業本身發展的同時,企業還要考慮受疫情大環境影響下的風險,即環境風險。
五、企業風險管理及其應對的路徑與優化
(一)優化資產結構
企業的資產結構相對保持穩定,保持適當資產負債比率,對于企業規避財務風險有著相當重要的作用。針對疫情影響,企業可以適當調整資產結構比例,完善企業的資產結構,建立完備的市場評估投資機制來進行調整。企業其資產結構的優化結合疫情,可以從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固定成本、現金流、應付賬款、應收賬款等進行調整與優化。例如在月末,年末調減低收賬款比例,使得企業資金回籠,以應對企業應付賬款和部分企業風險。提高企業風險應對準備比例,適當在市場淡季提高其應對比例,來防止風險帶來的威脅。合理控制企業的負債規模與比例,優化企業的資產負債結構,降低企業財務風險。
(二)完善加強內部控制管理
通過企業內部控制的手段實現企業風險的管理與應對,企業可以通過其企業控制環境、風險評估、財務報表的信息與溝通、控制活動和控制監督入手。通過對企業風險的評估、轉移、控制等進行嚴謹的評估,確定企業的風險和潛在風險來源,并結合實際情況設計風險方案和解決措施,從而使得企業風險得到有效規避,保障企業權益。
(三)加強員工管理制度和福利待遇
結合本文之前的研究,疫情帶來的還要員工層面的影響,因此企業要加強企業專業財務人員和員工管理與建設,培養企業員工一體化的價值理念和體系,增強財務人員和員工的歸屬感和使命感。加強企業福利和生活保障建設,適當可以提高福利待遇,通過優良的待遇增強專業財務人員的企業幸福感,企業還要定期開展培訓和教育工作,給予企業財務人員再學習再深造的機會,通過可以將其納入考核,提高其薪資待遇等等。以此規避專業人才流失帶來的技術風險。
(四)加強風控意識和應對
增強應對措施和預案還不足以真正意義上實現其企業的風險管理與應對,更重要的是還應該提高企業的風險意識和風控意識體系。通過樹立財務會計風險管理與應對的理念和價值,增強企業和企業專業財務人員的風險意識,以加強其意識體系建設。同時對其風險意識優秀的人才進行專門的培養,并可以設置其相關崗位結合風險監督實現雙向風險控制,以此達到企業財務風險的管理與應對。
(五)加強企業風險管理應對制度建設
企業應加強企業的風險管理應對制度建設,設置相應的崗位對其實現有效和合理的保障。通過對財務會計風險進行專門的制度建設,設置有效的監督部門,能夠保證其企業風險管理與應對的規范性和專業性,同時還能夠建立完整的監督體系,從側面完善企業監督和內部控制體系,實現企業風險的降低。制度的加強也能夠加強相關人員的意識,增強財務人員的工作,推動企業發展。
六、結束語
綜上所述,新冠肺炎疫情對企業帶來了一定的影響,對市場和行業也造成了一定的沖擊,但其側面也照亮了企業的發展和建設的不足之處。企業財務會計在其風險管理與應對上還有所缺欠,在疫情的影響下企業的收入、成本、現金流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問題,使得企業風險增加。針對于此本文通過研究,企業財務人員應繼續加強其風險管理與應對的建設,逐步降低企業財務會計的風險,保障企業能夠更好的發展,促進企業經濟效益的實習,提高企業核心競爭力,帶動企業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吳峰.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及其優化[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9(08):188-189.
[2]陳勤.淺談企業財務會計風險管理及其優化[J].當代會計,2019(13):77-78.
[3]王洪廣.新冠肺炎疫情對中小企業的影響[J].中國市場,2020(30):69-70.
[4]馮婷.企業稅務風險原因分析與應對探討[J].當代會計,2020(17):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