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主要從公共頻道所具有的特點,基于對全媒體時代媒體競爭環境的詳細分析,再結合營銷管理的理論和電視傳播理論,為電視媒介營銷的空間定位提供了一個模型建構的思路,并將其運用于FJ省廣播影視集團公共頻道(以下簡稱“FJ公共頻道”或“公共頻道”)的案例分析。
關鍵詞:全媒體時代;公共頻道;營銷手段
一、我國省市電視臺公共頻道發展之路
從2002年7月1日開始,公共頻道逐漸開始在十多個省市的電視臺有了開播。這就使得各個省市的電視頻道有了轉變性的職能發展,以市、縣的廣播電視業務為主要工作,其次深入發展各地電視頻道,并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穩固現有的發展。
自2003年以來,公共頻道在各省市有了完善建立,對發展方向問題有了進一步校準,使其在專業化頻道的市場上取得一席之位,將別具一格的風貌展現在觀眾面前。如今,我們談電視公共頻道時,涉及到旅游交通方面就想到北京電視臺,涉及到生活服務方面就想到廣東電視臺,涉及到農村就想到福建電視臺等等。
“以人為本、服務公眾”則是浙江電視臺公共頻道的宣傳語。
河南電視臺公共頻道宣傳語則更加響亮,宣揚語為三句話,分別是:“公共頻道,咱大家的頻道”、“公共頻道,關注公益事業”、“公共頻道大家看,你說咋辦就咋辦”。
地方性電視臺頻道深刻的體會到市場地位的重要性,它的成敗直接關系到電視頻道的存亡,而怎樣使公共頻道正常運作是地方頻道工作者需努力做到的。公共頻道其實就是一個共用的頻道,這個頻道既要滿足省市和地方特色的節目正常播出,還要保證能夠使上下兩級的黨委、政府得以宣傳。
二、FJ電視臺及其公共頻道簡介
(一)FJ電視臺簡介
福建電視臺的發展歷程是漫長的,自20世紀60年代建立以來,至今已有將近五十年的時間,一路發展下來,它既將電視市場進行了不斷細化,使原先單一的電視頻道逐漸演化成一個豐富多彩的綜合性的電視頻道,又積極的成為黨委、政府宣傳的有效窗口。如今,已成為福建省規模最大,收視率最高的電視頻道,其覆蓋已囊括福建省96%的面積地區。2004年成立了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該集團是由福建各大電視臺和制作廠整合而來的。現在集團規模為擁有6個自辦廣播頻率、10個電視頻道,以及電影制片廠、廣播電視報社、音像出版社、音像資料館、傳輸中心、廣告公司和網絡公司,已是國內大陸地區自制電視頻道占有率最大的集團。
(二)FJ公共頻道簡介
福建電視臺公共頻道簡稱FJTV-3,它主要以農民問題為中心,生活、地方性節目為填充,活動、文藝類節目為支持的頻道。目前已播出的《福建農村新聞聯播》、《全面大娛樂》、《我愛廚房》等節目。從這五年的年收入來看,始終在六百萬元左右波動。
三、FJ公共頻道發展現狀
(一) FJ公共頻道發展歷程
隨著1998年新一年的開啟,福建電視臺公共頻道就獲得了廣電總局政策的允許進行省內開播,成為國內最早播出的綜合性頻道。緊接著一年,“加快廣播電視行業改革步伐,大力推廣公共頻道”的82號文件由國務院辦公廳下達。之后兩年發展中,為了順應市場的需求,《關于轉發〈中央宣傳部、國家廣電總局、新聞出版總署關于深化新聞出版廣播影視業改革的若干意見〉的通知》[中發辦(2001)17號]文件由中共中央、國務院辦公廳共同下達。從市場的發展角度可以看出,這一職能的轉變是需通過公共頻道來完成。同年7月,福建網絡支持的無線和有線進行了合并。公共頻道就內容來說,已從單一的節目源逐漸多元化、豐富化,不僅有公共節目的展現,還展現著帶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經濟、生活等方面的風貌。2004年建立了福建省廣播影視集團,“面向市縣、服務基層、適應市場、辦出特色”的主旨也就成了公共電視臺的發展目標。
福建電視臺公共頻道歷經十年的努力發展,現有員工55人,工作時間為每天將近20個小時,自制節目播出時間兩個小時,每天有5個節目需播出,其中兩個電視劇場安排在下午與晚間播出。
2014年1月1日公共頻道全新改版,《FJ農村新聞聯播》、《3號網倉》、《全民大娛樂》、《我愛廚房》等特色欄目全新上線。
(二) FJ公共頻道營銷現狀
目前,公共頻道的媒介營銷工作主要由廣告部負責,廣告部人員共12人,部門負責人一名,負責部門總體工作;業務員6個,負責與相關企業和媒體交流與合作,數據分析三人,負責對頻道的經營數據進行分析統計,媒體營銷2人,負責頻道網站、微博、微信等渠道的運營與維護。
除了品牌活動的開展,為了適應網絡時代要求,FJ電視臺公共頻道在新浪網、騰訊網相繼開通了頻道官方微博及其旗下多個品牌欄目官網微博,對該頻道各類直播活動進行網絡微直播,加強頻道與觀眾的在線互動。截至2014年3月31日21: 00,FJ電視臺公共頻道官方微博共有粉絲8516人、發布微博條數達8696條。FJ電視臺公共頻道進入了集電視、網絡、線下活動為一體的全方位發展的品牌時期。
四、FJ公共頻道存在的問題及原因分析
缺乏特色是福建電視臺公共頻道觀眾流失、競爭力降低、影響力下降的最根本原因。
(一)頻道影響力不足
在2002年倡導的“頻道專業化、欄目個性化、節目精品化”的背景下,福建電視臺公共頻道的主旨開始清晰化,即市場定位在三農,而與此同時也在頻道中穿插有教育、文藝、方言劇等節目,這就使得受眾者對于電視頻道的認知不清楚,主要體現在與以往依舊的節目內容和播出的時間上,也就直接減少了電視臺的收入。
(二)節目內容競爭力不強
如果就節目成分來說,公共節目不僅囊括地方性節目源,其中包括新聞、專題、方言劇、文藝、影視劇場類別,而且也自制出有一定品牌效應的《福建農村新聞聯播》、《我愛廚房》、《西岸財經》等欄目。然而,對于外界認可、影響大的節目,以及著名主持人的塑造,福建電視臺公共頻道還是很缺乏的。而且許多自制節目在選取內容上缺乏新意,目標受眾定位不清楚,制作技術不成熟,這就使得預期的節目效果與現實情況存在差異。再加上缺乏資金參與熱劇的播出競爭等,也就使其在電視頻道的市場上占取份額減少。
(三)營銷渠道狹窄
目前公共頻道的傳播和營銷相對狹窄,建立了網站,但是流量不大,同時微博的知名度和活躍度偏低,尚未建立微信公眾,也未推出頻道APP.
(四)節目資源不充足
節目資源嚴重性的缺乏,導致重播無所不在,使得電視頻道節目空有其表。
(五)縣級電視臺資源未納入FJ電視臺公共頻道管理
追溯國內公共頻道發展的初衷,公共頻道的定義表述是以省市級電視臺為主辦方,省市級電視頻道播出為主,市縣級電視頻道播出為輔,濃重色彩的地方性電視臺聯合播出的電視頻道,可看出并非獨家承擔傳播者責任,但事實并非如此。
參考文獻:
[1]伍康希.傳媒整合營銷理論與實操[M].廣州:暨南大學出版社,2006.
[2]支庭榮,章于炎,肖斌.電視與新媒體品牌經營[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
[3]菲利浦。科特勒.加里.阿姆斯特朗.市場營銷原理[M].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8.
[4]楊華剛.受眾為王—數字時代的電視頻道品牌營銷戰略[M].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7.
[5]劉靖一,應對媒體融合—新環境下的電視節目營銷[M].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8.
作者簡介:
朱廣麒(1979-04-),男,漢族,上海,研究生,研究方向:融媒體電視營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