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露珊
【摘 要】隨著經濟全球化的發展,中國在國際社會中展現出的大國風范對國際貿易起到了舉重若輕的作用。隨著中國“一帶一路”的提出,基礎設施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間貿易的影響更是成為了全球共識。中國與周邊國家都在積極加強本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同時中國也對周邊國家給予了大量基礎設施建設援助。本文通過研究基礎設施建設對我國與周邊國家間貿易的影響,將基礎設施各要素稟賦結構結合起來考察基礎設施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間貿易的影響,揭示了基礎設施在中國與周邊國家間的貿易中所發揮的獨特作用。
【關鍵詞】基礎設施;對外貿易;區域經濟;經濟危機;經濟全球化
一、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貿易現狀
自2013年9月習近平主席提出的“新絲綢之路經濟帶”至今,中國先后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產業投資、資源開發、經貿合作、金融合作、人文交流、生態保護、海上合作等領域,推進了一批條件成熟的重點項目。目前中國同各國的發展不再局限于初級產品的進出口,而更側重于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我國去年全年貨物進出口總額為315505億元,比上年增長3.4%。其中,出口額為172342億元,增長5.0%;進口額為143162億元,增長1.6%。貨物進出口呈現順差情況,數額為29180億元,比上年增加5932億元。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進出口總額為92690億元,比上年增長10.8%。其中,出口額為52585億元,增長13.2%;進口額為40105億元,增長7.9%。此外,去年全年服務進出口總額為54153億元,比上年增長2.8%;高技術產業實際使用外資2660億元,增長25.6%,折391億美元,增長21.7%。由此可見,“一帶一路”有效地促進了中國的對外貿易發展。
二、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基礎設施貿易風險
隨著基礎設施的的不斷發展和現代化的進步,基礎設施仍然面臨諸多問題。
(一)資金短缺與體制性浪費并存
隨著社會的發展,基礎設施建設總體呈現資金短缺的問題,這嚴重影響了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往來。同時,由于政府的監管不力,基礎設施還存在體制性浪費,這對中國與周邊國家間貿易的發展提供了又一不確定因素。
(二)交通運輸和生態環境方面
由于地域的差別,不同地區所適用的交通運輸方式各不相同,可是,由于基礎設施的不完善,有些地區未能有合適的交通運輸設施,從而影響中國與周邊國家的經貿關系。隨著“一帶一路”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國家更加注重生態環境的綠色可持續發展。但由于地域的差別,生態環境的治理成了阻礙中國與周邊國家貿易的一個重要因素。
(三)外部不確定性風險高漲,沖擊周邊經貿合作
一方面,世界整體經濟環境難有起色,中國周邊不少國家陷入增速下滑、結構性問題顯著的困境。宏觀經濟不穩定導致金融體系脆弱性加大,不利于周邊經貿合作的推進。另一方面,英國脫歐、特朗普上臺等“黑天鵝事件”頻發,國際政治經濟格局充滿變數,進一步提高了周邊環境蒙受不確定性沖擊的風險,加劇了周邊國家政府在推動既定合作安排時的觀望心理和保守態度。
(四)國家風險
中國周邊大多數國家政治制度發育尚不成熟,國內政治斗爭激烈,國家信用堪憂,政府換屆或內部博弈往往使不少已商談好的合作項目面臨夭折流產和重大損失的風險。當前中國與部分周邊國家存在領土爭端,加之歷史和文化因素,周邊國家對華戰略疑慮始終存在大國大肆鼓噪“中國威脅”插手地區事務,對中國與周邊國家的合作進行攪局。此外,中國周邊不同國家和地區發展水平差異較大,存在不同的政治體制、法律體系、民族宗教和社會文化,對外資的開放度也不盡相同;不少國家存在國內法制不健全、安全形勢堪憂、社會穩定性差等問題,是當前中國資本、項目和人員走出去面臨的重要風險。
三、提高中國與周邊國家基礎設施貿易水平的建議
(一)進一步落實基礎設施與互聯互通國際藍圖
雖然近年來我國與周邊國家間貿易發展迅速歸功于我國基礎設施的建設發展,但繼續推進國內基礎設施和國際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仍有很大必要。同時,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和五大常任理事國之一的中國有必要加強國內基礎設施和國際基礎設施之間的聯系,從而促使國內外基礎設施進行相互協調、相互促進和相互合作。
(二)抓緊構建有效的互聯互通理論
深入分析互聯互通的規律及基礎設施的特點,全面了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研究發展現狀,并結合如今的時代要求和時代目標,持續構建完善我國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理論。
正確認識國內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和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在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中的重要作用,同時把握二者之間的對立統一關系,通過了解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發展歷程、變化類型,深入揭露二者之間關系與區別。此外,還需明確不同協調主體特別是政府主體的作用、做法和意圖,根據我國國內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發展現狀、戰略布局和協調情況,積極促進兩者政策、制度和項目等各方面協調實施。
(三)關注全球基礎設施互聯互通
密切關注我國周邊國家重大變化,盡快構建好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藍圖,并按照合作雙方的意愿和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發展規律等,加快落實我國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藍圖的步伐。要準確熟悉周邊國家和我國之間的政治變化、人文貿易交流變化和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變化等各種變化,并依據“一帶一路”重大戰略構想和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戰略意圖,穩步完善我國和周邊國家間國際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推進藍圖。同時根據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不同實施情況及其在周邊國家的發展狀況,并結合其難易程度,以及雙方合作意向、分工狀況和籌資情況等,盡快落實此藍圖。
【參考文獻】
[1]程中海,孫培蕾. 中國與中亞周邊國家貿易便利化影響因素研究[J]. 商業研究, 2014.
[2]喻春嬌,唐威. 基礎設施建設對中國區域對外貿易的影響分析[J]. 湖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 2013.
[3]何敏,郭宏宇,竺彩華. 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對中國東盟貿易的影響——基于引力模型和邊界效應模型的研究[J]. 國際經濟合作, 201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