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安冉

甪直古鎮幾乎與蘇州古城同齡,是一座具有2500多年歷史的水鄉文化古鎮。1917年至1921年,葉圣陶在甪直潛心教育,不僅關心學生,更致力于教育革新,自律且包容;他也把水鄉甪直當作文學創作的搖籃,《沒有秋蟲的地方》、《藕與莼菜》、《心是分不開的》、《多收了三五斗米》、《甪直閑吟圖》等等,在這塊土地上精耕細作,一篇《多收了三五斗米》讓甪直名揚九州。事實上,直到今天,葉圣陶的精神,還在影響著水鄉人。就說甪直的拆遷安置,精細化的功夫就如同從這種精神里一脈相承下來似的,負責拆遷安置的人做事自律,處處精細,拆和建里都透著通達的人生智慧。
鏡頭一
5月23日,甪直2020年民房拆遷全面啟動集中簽約,共涉及6個村、社區房屋拆遷300多戶。自動員會以來,蘇州市甪直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聯合評估公司立即進入評估工作,在5月1日前發放初評報告之后,簽約準備工作進入白熱化階段,復核審產、系統錄入、材料準備工作接踵而至,新型城鎮化工作人員實行“白+黑”、“5+2”的工作模式,確保每一戶簽約材料完整無誤,讓被拆遷戶們評得安心、簽得放心。
截至當天5點,六個行政村總計劃340戶被拆遷戶,簽約312戶,簽約率達92%。其中淞南村、甫里村、淞港村簽約率都高達95%以上。蘇州市甪直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周良介紹說:“取得這樣好成績是因為村社區和新型城鎮化的工作人員們做實了拆遷工作的每一個細節,贏得了群眾對拆遷的理解和支持!”
鏡頭二
5月24日,甪直鎮甫里中學禮堂內召開了古鎮三期第二階段動員大會。涉及東市上塘街267戶的古鎮房屋戶籍、產證等基礎材料在新型城鎮化公司和保圣社區的全力搜集整理下,已充分準備完畢。早上8點前,甫里中學禮堂門口,200多戶古鎮拆遷戶們早早來到會場,在社區和新型城鎮化、公司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有序進行簽到并為他們解疑答惑。新型城鎮化公司總經理周良就本次拆遷所涉及的評估、簽約、擇房、回購等一系列拆遷政策詳細地進行陳述解讀,確保被拆遷戶們做拆遷政策的“明白人”。
陽光拆遷,把拆遷放在陽光下運行
近年來,甪直鎮圍繞上級整體部署要求,立足發展實際和未來預期,形成了澄湖農業園區、古鎮片區、新鎮片區“三區并舉”。西部25平方公里農業園區突出生態優先,是綠色后花園。中部24平方公里新鎮片區突出產城融合,是經濟增長極。東部26平方公里古鎮片區突出保護利用,是文旅金招牌。甪直的拆遷安置工作圍繞著這三個片區展開,并各有側重。
動遷中的老百姓,最怕過程不透明、怕補償不合理,核心就是怕不公平。如何拆得明白、拆得放心?讓拆遷在陽光下運行,是甪直拆遷安置工作得以順利進展的秘訣。在拆遷和安置房分房方面公開透明,并引入了電子信息系統進行現場的簽約和擇房——所有的明細清清楚楚、實實在在,拆遷安置工作自然也就順暢得多。
逢拆必動員。
每一次拆遷前,甪直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都會專門租一個場地,邀請被拆遷戶到場開動員會,集中面對面詳細解讀拆遷安置政策,逐一介紹各階段時間安排、本年度安置房源、擇房規則等,所有的拆遷情況都講清楚,確保被拆遷戶做拆遷政策的明白人。會后,新型城鎮化工作人員還會為被拆遷戶們熱心解答拆遷疑問,確保每戶問有所答、難有所解,讓群眾聽得懂信得過。每個村還會設立拆遷信息公開欄,把涉拆群眾最關心的政策、房源、調查情況、結果等一一上墻,全流程操作陽光透明,讓拆遷在陽光下運行。
新科技思維導入小鎮更新
甪直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引入的電子簽約系統,是請專業的公司做的電子結算軟件,檔號、系統編號、案卷題名對應到每一個拆遷戶,檔案內入戶調查表、戶籍資料、房屋原貌、動員會通知、評估通知、評估公司選擇、房產評估報告、拆遷安置補償方案會辦單、簽約通知、協議書、拆遷補償費用結算表,到最終的擇房結果確認書等等,所有的信息、材料都囊括進去,每一個步驟都做得很細,甚至連一個通知都是需要簽字確認的。系統打印出來之后,人工再復核一遍。
2018年開始,電子簽約系統在生成協議書后,會生成一個二維碼,只需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無論是自己家的還是鄰居家的,動遷政策、房屋面積、居民人口、安置房源、補償安置款等信息都一目了然,信息透明了,也就容易杜絕“暗箱操作”。
在甪直新型城鎮化建設發展有限公司的一樓,有一間專門的擇房室,所有房源公示在墻上,電子排隊叫號,幾百個拆遷戶的擇房工作量不是一般的大,常常是一戶幾代人都趕到現場來,場面異常熱鬧,現場卻有條不紊。動遷戶一般可以根據原房屋面積選擇大中小三個戶型,不僅如此,動遷戶常??梢栽趲讉€動遷小區中作選擇,真正是自己安置自己的新家。
與新科技導入陽光安置的步伐同步,近年來,甪直全鎮拆遷安置工作圍繞“八公開一監督”工作制度,堅持以民為本,打造公平、公正、公開的拆遷環境,“陽光拆遷”落到了實處,明明白白拆遷更提升了群眾的獲得感。
早在2013年,吳中區監察局、吳中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就制定了《關于在全區房屋征收(拆遷)工作中推行“八公開一監督”等制度的意見》出臺。吳中區集體土地上房屋拆遷與補償工作“八公開一監督”內容包括:1、政策依據公開;2、入戶調查結果公開;3、操作程序及相關辦法公開;4、評估機構公開;5、安置房源公開;6.工作人員及工作紀律公開;7、評估結果及補償安置結果公示;8、公示地點、載體和時限公開;9、加強監督。
甪直鎮緊緊圍繞這一中心點,確定拆遷范圍,入戶調查摸底并對調查結果公示,召開拆遷動員會、公示補償安置方案及安置房源,進行入戶評估,公示審產會辦結果及分戶補償安置方案,分戶送達和公示評估結果,簽訂拆遷補償安置協議書,交舊房、驗房,擇取現房安置房,互結差價或現房領取安置房鑰匙,最后結果公示——這些細致公開的工作做好之后,拆遷戶對拆遷安置的信任程度越來越高,甪直的拆遷安置工作也越來越順。
讓水鄉民風吹進新社區
與古鎮一樣,老人是一個家庭中的“寶”。在甪直,拆遷安置的補償實施細則也充分考慮了老人的“老有所養”問題,四代及以上老人的補助如農村老人一律不單獨安置,只跟隨其居住子女的產權安置。被拆遷人家中有四代及以上老人,每人一次性補助20000元。被拆遷人擇取安置房為期房,四代及以上老人在外自行過渡的,每戶每月補助800元,至最后一套期房交付6個月后停止發放。全部擇取現房的,一次性補助6個月。這些溫暖的關懷,為動遷戶們的新社區埋下了新風尚的管線。
在甪直,拆遷安置過渡時期,每戶還可享受一次性年終慰問費2600元;拆遷戶每戶可享受最高40萬元入股,每年分紅12%;安置小區免收物業管理費;被拆遷人子女可在原宅所屬學區學校就學,也可在現安置地所屬學區學校就學;安置小區里都配置了專門的紅白喜事物業用房,過渡期內有家庭成員過世的,一次性發放吊唁費,過世人員為60周歲以下的2000元每人,60周歲以上的1000元每人。
加快城市更新步伐,目前甪直的拆遷回購三年行動計劃已全部完成。據了解,2012年以來,甪直新型城鎮化建設有限公司總的安置小區19個,目前交付9個,今年交付3個。2020年甪直新增計劃拆遷民房總計331戶,涉及淞浦村、淞港村、甫港村、甫南村、淞南村、甫里村6個行政村社區。3月起,新型城鎮化公司就部署了2020年度“按清單作戰、與時間賽跑”的拆遷戰略,搶抓落實前期準備工作,今年民房拆遷正在有條不紊進行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