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的十八大報告指出,“反腐倡廉是全社會的責任,政府有責、國有企業有責,民營企業同樣也不能置身其外”。十八大之后,通過“打虎拍蠅”,反腐敗斗爭取得壓倒性優勢。而黨的十九大則強調要“鞏固壓倒性態勢、奪取壓倒性勝利”,反腐敗斗爭堅持不放松、做到無死角。
就在國民經濟體系中地位越來越重要的民營經濟來說,腐敗問題迭出,反腐動作頻現,但誰來主導,如何組織,相關法律規定是否得到落實、成效如何、有什么不足、如何推進,都是前沿而重要的問題。就此,本刊記者(以下簡稱“記”)采訪了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日報社黨委副書記、副總編輯王守泉博士(以下簡稱“王”)。
民企腐敗影響社會有機體健康
記:作為公權力機關主管的主流媒體工作者,您為什么會關注民營經濟的發展問題呢?
王:這個關注,是由民營經濟的地位決定的。2018年11月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民營企業座談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指出,民營經濟貢獻了50%以上的稅收,60%以上的國內生產總值,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盡管我們講國有制為主體;但從總書記的講話可以看出,民營經濟已經成為創造就業的主要領域、技術創新的重要主體和國家稅收的重要來源,在國民經濟中已不是只占有一席之地,而是已經成為不可分割、舉足輕重的組成部分。
記:今年,新冠肺炎肆虐,全球經濟都遭受了巨大打擊,我國經濟面臨著壓力。民營經濟現狀如何?
王:不能太樂觀。民營經濟體,主要還是眾多的中小微企業。特點是體量小,人數少,占用資金少,經營靈活,吸納大量的勞動力,服務于百姓日常生活。但幾個月的連續封閉管理,沒有買賣,也就沒有了市場。有些連鎖企業,如海底撈,租用大量房產、勞動力,每維持一天,都會付出巨額成本。在全國正熱火朝天復工復產的時候,民營經濟領域不是喜訊連連,先是百度多個頻道嚴重違規被約談,“推薦”等重要欄目被關閉了一個月左右,百度副總裁韋方被移送公安機關,百度搜索方面的高級管理人員相繼離職;阿里巴巴公司宣布被稱作“王子”的合伙人、高級副總裁蔣凡因家事處理不當,雖未涉利益輸送,卻影響公司形象,被公司降職。這一系列事件雖然反映出民企大力反腐的積極一面,但畢竟不是什么好消息。
記:民營經濟腐敗問題現在是個什么狀況,請您給我們讀者做個介紹。
王:民企腐敗,不僅已經成為困擾民營企業家、影響民企健康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深刻影響社會有機體健康的問題。
前幾年有份材料披露的數字觸目驚心。北京師范大學中國企業家犯罪預防研究中心、原最高人民檢察院反貪污賄賂總局曾聯合發布《2015年中國企業家刑事風險報告》,該報告顯示,從2014年12月1日至2015 年11月30日兩年間,共搜集到企業家犯罪案件793例,涉及犯罪企業家921人。其中,國有企業家170人,占18.46%;民營企業家751人,占81.54%。
構成犯罪,是性質比較嚴重的。更常見的,是社會比較普遍的看法:民營經濟行走在灰色地帶。無論這種看法是如何形成的、是否合理,但能達成一種共識,足以顯示這種現象已經發展蔓延到了一定程度,反映了其對社會的危害性。灰色,自然含有不健康的成分。
近年來,涉案的著名民營企業家不少,如劉衛高、趙晉、徐明、周濱、劉維、劉漢,等等。他們圍獵領導干部的行為進入公眾視野,嚴重污染了政治生態。
記:那民營企業腐敗,是不是主要體現在對某些官員的圍獵呢?
王:這是危害的顯著方面。其涉罪范圍,大致包括職務侵占、行賄、非國家工作人員受賄、挪用資金、對非國家工作人員行賄等。其實民企腐敗形態多樣,層次不同,有足夠“黑色”的犯罪行為,也有“灰色”的模糊地帶。實質都是權力尋租,后果是造成資源配置失衡,背離價值規律,提高經營成本,損害企業發展,損害行業生態、破壞市場規律。即便是私營企業,也是社會主義經濟的一部分,在吸納就業,增加產值、稅費,壯大經濟力量等方面具有社會公共性,其內部存在腐敗問題,不僅是其內部事務,更會影響整個經濟、社會、政治運行質態。
民企腐敗應走出反腐盲區
記:民營經濟為什么會出現這么嚴重的腐敗問題呢?
王:民企產生腐敗現象,一方面是因為民企的私人所有屬性,行為、決策有一定的個人或私人隨意性,其作為社會組織的規則性總體相對較弱,且容易被忽視。另一方面,因為我國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為主體的國家,雖然現在強調對各種所有制企業平等保護,但立法執法上對公保護健全有力,對私保護不夠到位、經驗不足,一定程度上是客觀事實。另外社會觀念上也認為“公私有別”,民企管理是企業主的私事,對公共力量插手民企管理,社會、企業主都不太認可,政府和司法機關也未必覺得理直氣壯。何況還存在管不過來、想管管不了等問題。民企內部腐敗查處也就出現了報案難、立案難、打擊難的問題。據《中國企業反舞弊藍皮書2018》披露,民企通過反腐敗措施挽回的經濟損失,不到腐敗導致的損失總額的20%。
記:民企腐敗多發高發,是否引起有關方面重視了呢?
王:很長一個時期以來,各級黨委和政府都把保護和支持民企發展作為自己的重要任務。前述總書記在民營經濟座談會上發表的講話,就足證中央對民營經濟發展的重視。國家司法執法機關,都分別下發了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的文件,進一步破除“重公輕民”思想,樹立民企與國業同等對待、同等保護、同等服務的理念,高度重視民企預防和打擊腐敗問題,對民企移送報案的涉嫌犯罪問題依法及時立案、及時起訴、及時審理,加大打擊犯罪力度;同時深入民企調研,培訓,指導,提高打擊犯罪的及時性、針對性、有效性。
記:就反腐來說,民企自身該怎么做?
王:最近幾年,一些民企開始克服囿于家族、人情等因素,對內部腐敗現象遮丑護短、內部處理、不愿報案的做法,對腐敗問題特別是職務犯罪行為,一經發現及時移送司法機關或行政執法機關嚴加打擊。在自身反腐敗方面創設機構,綜合運用培訓、教育、審計、合規管理等手段,做好預防工作,加大稽核查處力度,積累了不少成功經驗。
記:請您簡要介紹一下他們好的做法。
王:主要是建立現代企業制度,健全法人治理機構。著重建立決策、管理和監督相對獨立的制衡機制。特別是設立單獨部門懲治內部腐敗。
2009年,阿里巴巴成立廉政部,2012年設立首席風險官,職責之一就是把控企業內部的風險。
萬達集團的突出辦法是強化審計。2001年萬達設立了審計部,在萬達有“內部紀委”之稱,成員由財務、工程、預算、土水電各專業人才組成,目前這支隊伍由董事長王健林直接管理。該部門相對獨立,專司審查稽核,不受任何人干擾。
騰訊成立反舞弊團隊,其主要職責是受理有關舞弊問題的投訴,并進行相關調查取證。
百度成立“職業道德建設部”,內設委員會,負責監督、核查公司內部員工的違法違紀行為。部門核心成員為從事過企業內審、檢察官、警察等職業的專業人士,具有高度獨立性和直屬性。
360在2011年成立監察部,負責對公司內部貪腐案件的查處。
良品鋪子于2018年6月成立了審計部,同時對外公開了舉報平臺,鼓勵外部舉報監督。
在國際視野下認識民企反腐
記:在民企反腐中,司法機關能發揮什么作用?有什么需要加強的嗎?
王:法律,是最后一道防線。民企也是在遇到利用自身反腐機制、措施難以處理腐敗問題的時候,才尋求司法執法機關的支持。司法執法機關永遠是民企反腐的強大保障。特別是近些年來,在黨和政府的高度重視下,司法執法機關更加重視民企反腐問題,深知其作為社會有機體的一部分,民企有“病”,社會也好不了。司法執法機關近年來出臺了一些保護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司法機關介入民企反腐的力度加大,深度、廣度有了大幅提高。
但由于歷史原因,司法執法保護與現實還有很大差距。比如立法上,現行法律輕行賄、重受賄,受賄罪最高法定刑可以判處死刑,行賄罪最高可判無期徒刑,并且還有減輕或免予處罰情節;為及時有效打擊受賄的國家工作人員,對行賄犯罪一般都會從輕甚至免予處罰,以換取配合。這對于民企老板有負導向作用。
我國現行法律有明顯身份法律特征,民企財產保護還需要同等對待。比如立法上,罪與非罪的差別,《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167條規定,簽訂、履行合同失職被騙罪,犯罪主體為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而民企的類似行為就不構成犯罪。在量刑時,觸犯民企利益時處罰較輕,等等。
我國加入WTO之后,還受WTO的規則制約。WTO特別強調企業平等保護,無論國企民企,法律地位是平等的,不能厚此薄彼,更不能在立法上就出現明顯不對等。這些方面,還需要從國家層面加以調整。
記:民企反腐還有什么要特別注意的?
王:要在國際視野下認識民企的反腐敗工作。在目前,我們要適應這樣的國際環境,學會在這樣的國際秩序中“游泳”。美國的一些法規,比如《反海外賄賂法》,管住美國企業是好事,但對美國企業的生意伙伴也有約束力,還是需要注意。
《聯合國反腐敗公約》等國際公約也是民企要高度關注、善于運用的。其中第23條規定,“各締約國應當根據本國法律的基本原則采取措施,防止涉及私營部門的腐敗”,這是有約束力的。民企反腐不僅是民企的事,是國家反腐格局的一環,還受國際公約的制約。我們民企要真正走向現代、走向國際,還有很多東西要學,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