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度
為什么動物界只有人類有下巴?為什么人到中年多會禿頭?為什么女性的觸覺比男性更敏感?不得不承認,關于人體,我們所知道的實在太少啦。
看完這本書,你可能就是世界上最了解自己身體的人!因為這是一本從頭講到腳、從里講到外、從30億年前講到今天的人體百科全書。
人體的很多秘密,其實都是進化“惹的禍”——在動物界,只有你有下巴;你進化掉了凸起的眉脊,卻有了風度翩翩的眉毛;為了在奔跑中更好地呼吸,你拋棄了哺乳動物常見的拱嘴,進化出挺拔的鼻子;你是唯一把空氣和食物送往同一條通道的哺乳動物,所以要特別小心被噎著;你的大腦比一萬年前小了,但現在的它30秒處理的信息比哈勃望遠鏡30年的還多……跟隨《人體簡史》的腳步,一起來了解你的身體吧!
01你的大腦80%都是水
人類的大腦很神奇,但是長得毫不起眼。大腦75%~ 80%都是水,其余的主要成分是脂肪和蛋白質。就是這三種平平無奇的物質,凝聚起來竟然帶來了思考、記憶、視覺、審美。
大腦的一大悖論是,你對世界所知的一切,都來自一個從未親眼見過這個世界的器官。
對大腦來說,世界只是一股電脈沖,就像一連串的摩爾斯電碼敲擊。而就是從這些赤裸裸的中立信息中,大腦創造出了一個充滿活力、三維立體、在感官上引人入勝的宇宙!
02發燒是你的身體在自救
發燒有可能是人的一種防御機制,體溫僅升高1℃左右,病毒的復制速度就會降低到原來的1/200。
所以,讓發燒順其自然,有可能是最明智的做法!
但如果只要把體溫升高1℃~2℃,就能極大地幫助身體抵御入侵的微生物,那為什么不永久性地升高體溫呢?
答案是它太貴了。只把體溫提高2℃,我們對能量的需求就將上升20%,而且在大多數情況下,哪怕是正常體溫,也能不錯地抵擋微生物了。
03人類是動物界分娩最痛苦的生物
在大約250種靈長類動物當中,只有我們選擇了站起來,只靠兩條腿行動。
直立行走讓我們骨盆變小,為分娩的婦女帶來了巨大的疼痛和風險。
人類社會進入近現代之前,地球上沒有任何其他動物在分娩時死亡的概率比人類更高,甚至直到現在,也沒有任何動物在生育時要承受那么大的痛苦。
04你的記憶完全可以造假篡改
通過錯誤的暗示,可以往人的腦袋里植入完全錯誤的記憶。
科學家向受試者展示他們童年時坐在熱氣球里的PS照片,盡管受試者都沒有坐過熱氣球,但他們會突然回憶起當時的經歷,并興奮地描述起來。
“911”事件之后,伊利諾伊大學的心理學家立刻找來700人,詳細地詢問他們聽說這件事時身在何處、在干什么。
一年后,心理學家向同一批人提出同樣的問題,結果近一半人的回答明顯矛盾。就連作者自己也發生了“記憶造假”,記憶中事件發生時,自己正跟兩個孩子一起看直播,但后來才知道,有一個孩子在英格蘭。
記憶像是維基百科頁面,你可以動手去修改它,其他人也可以。
05人類真的很強了!但病毒更強!
疫情中,各國政要明星富豪紛紛中招,硬核病毒顯然不打算放過任何嘴硬的人類。
科學家做了兩個小實驗,模擬病毒傳播的過程。
一個實驗中,實驗者的鼻孔被裝了一種裝置,能以流鼻涕的速率泄漏摻有熒光劑的稀薄液體。他參加雞尾酒會一段時間后,打開紫外燈,熒光劑出現在了酒會上每個人身上、門把手上、沙發墊上、零食碗里以及所有能想象到的地方。
另一個實驗,研究員在辦公樓的金屬門把手上涂了顏料,四小時后,“病毒”擴散到了整棟大樓,感染了半數以上的員工,并出現在了每一臺復印機和咖啡機上。
《人體簡史》出版當周就空降《紐約時報》暢銷榜,雄踞榜單長達18周;同時登上了亞馬遜科普榜第一名,還被《星期日泰晤士報》評選為2019年度科普書。
06最有趣的科普作者比爾·布萊森
本書作者比爾·布萊森,正是科普巨著《萬物簡史》的作者。
他拿獎無數,獲得過大英帝國官佐勛章。《人體簡史》凝結了布萊森17年的心血,包攬著全球18個領先學術研究和醫療機構,38個國際杰出學者、專家、醫生的智慧。
他的科普書詼諧幽默,無論題材有多枯燥,看完他的文字都能會心一笑。
07你的身體30億歲了
跟類似讀物不同,《人體簡史》不是就人體講人體,而是從進化的角度,讓我們看到了一幅令人驚奇的景象:我們身上殘留著恐龍、鳥、魚、蟲,甚至是單細胞生物的基因;我們只是因為大拇指中多了三塊小肌肉,就可以有力地抓握工具,從而創造了人類文明;進化讓我們盆骨變小,成為自然界分娩最痛苦的生物;進化也讓細胞不斷變異,我們因此每天都有5次得癌癥的機會……
人類歷史、生物進化史,乃至地球的歷史,都鐫刻在我們身體里的每一個角落,從這個維度可以說,我們的身體已經30億歲了!
國外有一個讀者說,自己是一個10歲孩子的父親,讀完《人體簡史》以后,他不再恐懼死亡。
看《人體簡史》是認識自己的過程,當我們認識到了人體的構造與運行以及醫學進步的艱難歷程,當我們從自然、宇宙的維度來看待自己,會理解自己的渺小,進而不再恐懼個體的消失,更重要的是,我們不會再糾結于生命中的很多小事,進而獲得全新的慰藉。
責編:何建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