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紅彥
摘 要:隨著社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專家、學者重視生命教育的研究,為生命德育的探究提供了理論基礎和輿論引領。目前,生命德育校本實踐處于淺表階段,借國學經典誦讀和生活實際體驗,引領學生認識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是目前生命德育較為成熟的校本實踐形式。它對喚醒人性尊嚴、挖掘生命潛力、完善生命品格、提升生命質量、解決德育實效性問題有著現實的意義。
關鍵詞:生命德育;學生自主發展;校本模型
生命德育是一種新的教育理念,是指促進個體自主發展、提升生命質態的優質教育。在學校校本模型構建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重引導學生自主的學習和拓展利用創新性的教學理念,尊重每一位學生的學習個性,在教學中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并且以生命德育作為校本構建模式的基礎,開展校本的科學構建和拓展。所以本文就以學生自主發展的生命德育校本模型的貢獻來進行分析和探究。希望能夠在德育教育中,不斷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使學生能夠從生命德育校本中強化自身的身心素質,完善自身的各項基本能力。
一、彰顯教育本色,呵護生命成長
由于中學階段學生的生存環境有一定的變化,社會現象與各類社會思潮會潛移默化的影響著學生的意識行為,存在一定的負面影響。
為此,學校應當構建德育有效實踐課程,明確課程教育目標,充分重視健康教育與責任教育、誠信教育與感恩教育、勵志教育與合作教育等等。學校應當有計劃,有針對性的加強內外資源的有效挖掘,能夠對學生的身心發展情況有一個全面的掌握,根據學生的理想發展情況,有針對性的安排課程內容,確保教學內容更加生動,更加科學貼合學生的實際需求。
同時,構建德育校本課程應當引導學生積極踴躍參與其中,豐富學生的親身體驗,可以以學生的成長環境為學習場所,在課程資源中正確認識到區域文化對于學生成長發展的重要作用,能夠帶領學生進行實地考察,增強學生對于區域感性認知了解到區域經濟化建設以及城市化建設,通過新舊對比有助于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引領學生回顧昨天,描繪今天,展望明天,使學生正確認識到環境保護的重要意義以及人與環境和諧相處是公民的重要職責。
二、立足校本課程,形成課程構建實施機制
學生之間是存在差異的,個體學校應當明確以學生的理想發展為培養目標,充分重視學生的生命行為。例如對于教學目標與內容進行綜合深入的反思,開展青春期教育與生命意識、身心健康教育,生命活力展示等眾多問題的思考和探索,將生命資源內容變得豐富化、課程化。同時要明確校本課程的構建原則,應當以學生為中心激發學生的參與活力,能夠使德育校本課程能夠滲透入學生的全部生活之中,并且貫穿于學校的各項教學活動。
同時應當根據班級的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組織學生喜聞樂見的教育主題活動,開展豐富多元的體驗活動以及生命健康教育活動,不斷的完善形成獨具校園特色的校本課程以及課程構建機制,能夠有效改善師生的生活與學習方式。
三、讓生命教育融入課堂,滲透于生活之中
對于生命的認識,對于生命的感悟,是學生生存發展的重要問題,也是左右學生思想以及道德情懷、行為的重要因素。教師要積極的利用活動與實踐相互結合的教學模式創新課程設置,科學的開展學生管理工作,并且根據學生在課堂中的表現實施多元化的課堂培育體系。教師也要根據不同年級的學生開展年級主題教育活動,營造良好的教學氛圍,激發學生的學習潛力,使學生能夠提升自身的良好道德品質。
生命教育實踐過程中,應當確保靈活性與系統性有效融合,充分挖掘生命教育資源,探索生命教育發展形勢,可以將生命教育滲透入學科教學之中,構建獨具生命活力的課堂教學。在此過程中,可以營造出相互支持且彼此欣賞的和諧氛圍,鼓勵學生由單向的情感輸出轉變為情感交流,能夠為學生的多元化學習營造良好的生活環境。可以結合閱讀領航要求,將任務要求轉變為動機激發,能夠將知識傳授轉變為學生的主動求索,鼓勵學生不斷的展示自我,創新自我。
四、營造獨具校本特色文化范圍,激活生命真善美
教學中學生應當營造高雅的校園文化氛圍,使教育回歸本真,將生命教育貫穿于學生的生活與學習中,才能夠使學生展示出應有的生機與活力。所以根據不同年齡階段的學生采用因材施教教學方式,能夠使人才培養目標與多元教學格局有效結合,從而凸顯出生命德育教育的針對性。例如:應當構建和諧融洽的班級文化氛圍,鼓勵學生朝著積極向上的方向不斷的發展,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風氣;可以建設成長心情驛站,鼓勵學生通過驛站交流,釋放體驗與感受,能夠促使學生身心健康成長。
結束語
一言以蔽之,在生命德育校本構建過程中教師要以學生自主發展作為教學的基礎,開展德育校本模型的構建。教師要注重將理論與實踐相互結合,在實踐活動中不斷的強化學生的道德素養,使學生能夠通過參加各種實踐活動,強化自身的身心素質,促使學生能夠在活動中發現生活之美與生命的必然聯系。教師在教學中也要將生命與德育知識有效的貫穿到教學實踐中,強化學生的思想素質,使學生能夠在教師的科學引導下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參考文獻
[1]李君.學生自主發展的生命德育校本模型的構建策略[J].牡丹江師范學院,2018(11):55-57.
[2]王芹.生命于德育校本模型構建在中學教學中的應用策略[J].魯東大學,2017(12):86-88.
本文系2019年度甘肅省平涼市“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學生自主發展的生命德育校本模型的構建》(課題批準號:[2019]PLG104)結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