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本文運用1995—2018年社會保障支出水平數據、城鄉居民收入比等時間序列數據,建立實證模型分析,對社會保障在收入分配中產生的效應進行研究。研究發現,社會保障支出水平提高在一定程度上縮小了城鄉居民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但近年來社會保障支出沒有發揮合理作用。在此基礎上,結合我國當前社會保障體系中存在的問題,對進一步完善社會保障制度提供合理意見,最終達到社會保障能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目的。
關鍵詞:社會保障;收入差距;基尼系數
一、引言
社會保障支出是政府促進公平的重要財政支出,是維護社會和諧穩定提高居民辛福感以及推動社會經濟增長的強大動力。然而,GDP的快速增長并沒有導致社會保障支出相對規模的顯著增加,同時城鄉差距也在不斷擴大,社會公平沒能跟上經濟增長的腳步。本文從社會保障領域出發,運用宏觀數據對社會保障支出所產生的效應進行分析,為我國社會保障制度提供多角度的考慮,解決收入分配中存在的問題。
二、文獻綜述
近年來許多學者開始從社會保障水平角度運用實證分析方法對城鄉收入差距進行研究,由于選取的研究對象、實證數據不同,研究得出的結論存在較大差異。關于收入差距的主要理論有以下幾點:一是何冬梅(2014)運用理論和現實研究的方法分析了社會保障支出對收入差距的影響,得出社會保障再分配發揮了合理作用,但初次分配仍存在缺陷,應該同時發揮好社會保障在初次分配以及再分配中的關鍵作用。二是沈默(2016)認為社會保障水平對居民收入先是逆向調節之后轉變為正效應的結論。三是徐倩和李放(2012)、余菊和劉新(2014)認為我國社會保障沒有起到縮小城鄉居民收入的效果,沒有促進社會公平,并且認為其主要原因在于社會保障體系在城市與農村地區的偏差。本文選用三組時間序列數據進行實證分析檢驗來判斷相關性,最終根據檢驗結果結合社會保障制度本身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對策。
三、社會保障與收入分配關系的實證分析
(一)變量選取與實證模型
社會保障制在實際中的作用,可能會由于其制度規定不合理而導致收入差距拉大,本文通過分析社會保障支出與收入差距之間的變動影響程度來判斷兩者之間的變量關系。同時,考慮到經濟發展水平也會對居民收入產生影響,本文引入國內生產總值作為輔助工具來進行計量分析。本文選用1995—2018年時間序列數據建立數據模型進行實證分析,其中城鄉居民收入比作為被解釋變量Y,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比重為解釋變量SSE,用以反映社會保障水平,國內生產總值為解釋變量GDP,實證模型為:
Lny=α+β1lnSSE+β2lnGDP
(二)實證分析結果
1、單位根檢驗
單位根檢驗是用來檢驗所取的各個時間變量是否平穩,本文采用ADF檢驗來判斷變量的平穩性進行檢驗分析,先對各變量取對數,再分析該變量一階差分、二階差分的平穩性進行單位根檢驗,如果變量存在單位根則認為該變量不平穩。將該數據輸入stata對lny,lnGDP,lnSSE以及其一階差分進行ADF檢驗,表4是對該組數據的匯總處理,如下:
輸入命令后,ADF結果中Test Statstic 數據為檢驗統計量,同時分別給出了1%、5%、10%顯著性水平下的臨界值,由于ADF檢驗為左側檢驗,所以檢驗統計量的值越小越顯著,根據10%的顯著性水平來看,如果變量統計值大于10%顯著水平下的臨界值,則不能拒絕原假設,即認為序列非平穩;如果變量結果小于10%臨界值水平,則拒絕原假設,該序列是平穩的。由分析結果來看,lnSSE序列是非平穩的,lny,lnGDP,lnSSE的二階差分效果最好,結果較為平穩。而一階差分序列和lny lnGDP和lnSSE非平穩,因此需要進一步進行協整檢驗。
2、協整檢驗
協整檢驗是驗證非平穩時間序列中是否存在著長期穩定關系,由上面的結果可知,二階差分序列是平穩的,而一階差分和原序列是非平穩的,因此協整檢驗中滯后階為2階,為了觀察社會保障支出水平和GDP對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影響程度,運用Johansen協整檢驗方法進行分析。由檢驗結果可知,解釋變量lny與被解釋變量lnGDP和lnSSE的長期協整方程為:
Lny=-0.0006129lnGDP-0.15811lnSSE-1.360711
變量lnGDP的p值大于0.05,未通過變量的顯著性檢驗,變量lnSSE的p值為0,拒絕方程存在偽回歸假設,通過變量的顯著性檢驗,說明社會保障水平對城鄉居民收入比的影響是顯著的。由此可知,社會保障水平的提高會引起城鄉居民收入比的縮小,社會保障支出占財政支出的比重每增加一個單位,居民收入比就會縮小0.1582個單位,社會保障支出的增加會縮小居民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
四、結語
本文通過對我國社會保障支出對收入差距的影響效應進行實證分析,建立數據模型,運用計量經濟學時間序列分析方法對變量進行檢驗,構造回歸模型來說明變量間的相關關系。通過分析可知,1995—2018年我國社會保障支出總體發揮了縮小城鄉收入差距的作用,但近年來社會保障支出存在拉大城鄉收入差距的傾向。
本文認為,社會保障逆向調節收入差距的原因主要在于社會保障項目支出結構不合理、社會保障支出覆蓋面較窄、城鄉社會收入分配差距大、社會保障制度不合理、管理部門職責混亂等原因。針對這些問題,本文提出了政府應該加大對社會保障的財政投入、提高社會保障覆蓋面、改進社會保險籌資方式等改善意見。通過采取這些措施,來有效發揮社會保障在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上的作用,使社會保障制度更加合理,社會保障體系更加全面。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建立科學的社會保障體系,制定合理的社會保障結構,是全體人民的福祉。
作者簡介:
陳云(1995—),女,湖北襄陽人,華東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會計碩士,研究方向:公司財務、宏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