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滑坡、落石、崩塌等地質災害在工程施工中較為常見,尤其是邊坡地質災害的復雜性更大,要求建設單位必須予以高度重視。面對邊坡災害威脅較大的施工情況,施工單位必須根據實際地質情況、地形地貌等的勘察,分析邊坡地質災害具體成因,進而采取有效技術措施進行防治。本文希望能夠為邊坡災害的預防與治理提供有效參考,更好地為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提供保障。
關鍵詞:邊坡地質;地質災害治理;技術分析
項目的邊坡位置具備極為特殊的地質性質,極易引發許多難以預料的地質災害,尤其是滑坡、崩塌、落實等現象最為常見。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邊坡地質災害的發生將會對工程樁基等造成嚴重破壞,甚至會引起建筑的整體崩塌,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甚至人員傷亡。因此,在項目建設過程中加強對邊坡地質災害成因分析,進而采取有效技術措施進行防治至關重要。有鑒于此,下文在充分結合相關文獻研究以及筆者自身多年工作實踐經驗情況下,主要就邊坡地質災害治理技術展開研究和分析,以供廣大同行參考。
一、常見邊坡地質災害成因分析
在邊坡結構中,巖層中部出現長狀的節理裂縫,對邊坡結構造成傾斜切割,嚴重損害了邊坡巖體的完整性,進而導致了各種邊坡地質災害的發生。在對邊坡進行開挖過程中,在樁基或者建筑底部形成凌空、空洞等現象,在加上受到地下水持續作用,從淺層巖體開始出現巖體結構失衡,進而導致淺層巖體滑塌。通常來說,平面滑動是邊坡位置出現巖體滑坡重要原因,加上滑動面大多是邊坡的軟弱結構面,在地下水以及其他施工作業影響下極易出現滑動。一般來說,大部分的邊坡滑動層巖體由強風化巖組成,在風化作用下,裂隙不斷發育擴大,進而使巖體發生嚴重破碎,遇到雨水天氣極易出現滑坡災害。中等風化巖,則是由于地質構造原因,極易在層間結構面發生滑動,不但會對施工造成嚴重阻礙,而且在地表水的影響下極易發生崩塌、滑坡等地質災害。這就要求施工單位必須對工程潛在的邊坡地質災害及其成因進行深入剖析,確保項目與施工安全。
二、邊坡地質災害治理技術
(一)錨噴支護技術
噴錨支護是邊坡災害防治的常用技術之一,通常包括錨桿、噴射混凝土面板兩個組成部分。在支護過程中,借助錨桿、噴射混凝土結構,與邊坡圍巖構建成為統一結構,對邊坡應力進行共同承載,防止圍巖變形,并且通過有效調整圍巖應力分布防止出現巖體松落等問題。按照圍巖具體地質情況,可以把錨噴支護技術劃分為具備的單獨錨桿技術、整體噴射混凝土技術、錨桿與噴射混凝土結合支護技術、、錨噴加設鋼筋網支護技術、錨噴加金屬網支護技術等五種具體應用技術。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必須注意以下幾個方面把控錨噴支護質量。一是對原材料配制進行嚴格控制,事先做好錨桿、水泥、基砂、石骨料等精選與合理配比;二是對錨桿孔加工進行控制,按照設計要求對錨桿孔的具體位置進行確定與布設,錨孔直徑應確保在15cm以上,鉆孔時避免鉆孔方向和巖面平行,以免出現灌漿泄漏等問題,在灌漿之前必須確保孔內干凈無雜物;三是在錨桿安裝過程中錨孔灌漿時要做好對灌漿速度、時間、灌漿壓力的合理控制,錨桿頭對準安裝口后要快速插入,預防時間耽擱導致位置偏移;四是完成錨桿安裝之后,只是三天內不能承重,避免影響錨桿穩定性。
(二)生物工程支護技術
1.草皮護坡技術
通過人工對草坪進行培育,并鋪設在邊坡坡面,形成邊坡草坪,避免出現水土流失而導致滑坡等地質災害坪。這種方法在大多土質、巖質邊坡上都有著較好的適用性,并且具備草坪成形速度快、時間短、效果明顯的應用優勢。
2.液壓噴播種草技術
這種技術的應用是通過將草種、保水劑、木纖維、粘合劑、肥料、水等混合在一起,使用噴播機對目的邊坡區域進行噴射種植,進而達到草坪綠化的目的。這種混合料中包含了草種,且具備較好附著力,結合均勻噴播草種方式能夠使草種快速發芽、成長,進而形成草坪,實現對邊坡的加固。這一技術的應用具備速度快、質量高、適用性好、成本低、防護效果明顯的應用優勢,尤其是在土質邊坡加固方面較為適用。
3. 溝穴種植技術
這種技術采用人工的方式在邊坡上進行挖穴、挖溝,再在溝穴中植入藤木、灌木實現對邊坡的加固。這種技術應用的成本較小、施工便捷,但是植被成活率偏低,常常需要補種來確保效果。
4. 植生帶綠化技術
這一方法通過使用專業機械設備,按照特定生產工藝,把肥料、草種、保水劑等,以設計的密度種植在具備可降解性的無紡布材料上,然后采用針刺、滾壓等方式在邊坡上進行復合定位,形成一定規模、規格的植物帶,起到保護邊坡的作用。
(三)混凝土噴射加固技術
可封閉性巖體極易因為潮解、風化而出現剝落等地質問題,此時采用混凝土噴射技術進行加固能夠起到較好的防護效果,大大進一步確保邊坡巖體結構施工穩定。在噴射混凝土施工過程中,可以結合對錨桿施工技術的應用,對巖體強度較低。巖體結構性能松弛的結構進行加固處理。這一技術適用于巖體發育不完整、風化程度嚴重的邊坡加固處理,避免外界因素對整體施工造成較大影響。混凝土噴射加固技術的應用會對邊坡的外部造成較大影響,因此不太適用于對于外部景觀有著較高要求的邊坡處理。
(四)支檔防治技術
支檔防治技術是邊坡滑坡防護中最為常用的一種技術,其主要根據力學原理,采用增加建設支擋物的方式來提高斜坡平衡性能,避免斜坡出現滑坡問題。目前,擋墻、錨桿、防滑樁都是較為常用的邊坡地質治理的支擋物。擋墻通常建造在距離地表水平線最近位置,通過在擋墻表面設置小孔讓表中順利排出,避免邊坡地質過于潮濕導致泥土結構松散而出現滑坡問題。錨桿的應用主要是利用預應力原理對邊坡呈現下滑趨勢的滑坡體進行加固。將防滑樁埋設在土層中,能夠有效阻擋土層滑落,尤其是在滑坡災害發生時,防滑樁能夠有效降低土層滑落速度,達到保護邊坡的目的。除此之外,還可結合對生物工程技術的應用,通過在滑坡體表層規范鋪設草坪,也可以發揮較好的滑坡防護效果。值得注意的是,完成草坪鋪設之后,通過在草坪中噴灑保水劑、水纖維等混合物來提高草種存活率,提高草種生命力,更好地保障邊坡防護效果。
三、結束語
綜述可知,許多原因都會導致邊坡地質災害發生,邊坡地質災害的防治工作具備較大復雜性,這就要求相關單位在進行邊坡地質災害防治過程中,必須深入分析邊坡地質災害出現的原因,針對性的采用邊坡災害治理技術來對邊坡問題進行預防、治理,為工程建設提供安全保障。
參考文獻:
[1]鄧明清.地質災害工程中邊坡穩定及滑坡治理措施[J].世界有色金屬,2020(01):170-171.
[2]鄭潤琴.地質災害邊坡穩定性及治理的研究[J].華北自然資源,2019(06):100-101.
[3]周鑫正.邊坡地質災害治理技術研究和分析[J].資源信息與工程,2016,31(05):191+195.
[4]呂夢晗,杜立志.邊坡地質災害治理技術研究和分析[J].科學技術創新,2018(04):71-72.
[5]胡琪亮.邊坡地質災害治理技術研究和分析[J].山西建筑,2014,40(15):86-88.
作者簡介:
張芳嫻(1984—),女,漢族,籍貫:甘肅省莊浪縣,本科,國土資源助理工程師,主要從事國土資源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