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近年來,國內外對地下管線的檢測,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方法上,手段有了很大改進,特別是在裝備上。直觀精確性和便攜性是這種儀器的三大優點。但是,只有儀器可以完成檢測。地下管線的任務非常艱巨,特別是在地下管線分布復雜、埋藏深、含金量大的情況下。當普通管和非金屬管混合在一起并且有許多干擾源時,這一點尤其正確。克服單一地球物理勘探由于方法的局限性和探測結果的多解性,將采用綜合物探方法來提高地下管線的勘探水平測量結果可靠性的必然選擇。隨著城市建設的發展和城市現代化水平的提高,城市地下管線的數量和密度不斷增加。因此,城市地下管線的管理是城市規劃、建設和管理中一項緊迫而重要的工作。
關鍵詞:地下管線建設與管理
前言:地下管線是城市基礎設施的重要組成部分,發揮著城市的作用。保證城市建設健康發展的物質基礎是縱橫交錯的密集的網絡,不斷為城市和經濟提供能源和信息,發展和市民生活提供保障,被稱為城市的“生命線”。近年來,隨著城市化的快速發展,地下管線的建設規模不斷擴大,密度越來越大,地下空間資源也越來越多。“地上、地下、改建、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等概念出現。但仍不完善,導致地下管線建設管理水平低,存在安全隱患突出,安全事故多發,“拉鏈路”問題嚴重,應急防災能力薄弱等問題突出,嚴重影響城市運行秩序[1]。
一、城市地下管線現狀
(一)復雜現狀
城市地下管線有很多種,包括給排水和煤氣、熱力、電力、通信、廣播電視、工業等20多種管道。每種管道都有不同的施工時間,不同的材料、管道直徑和應用。
(二)管理混亂
城市地下管線管理權眾多,涉及30多個部門劃分為不同的部門。由不同的部門管理的現象存在著混亂。長期以來,“輕管理”、“重使用、輕維護”的管理問題。導致現在“蜘蛛網”、“馬路拉鏈”等管理混亂。鋪設地下管線重疊錯開,架空線路密集無封層、管道繼續開挖、非法占用管道等整體隱患突出,道路重復開挖現象普遍,管道安全事故越來越多。
(三)施工滯后
每個城市的發展規律都是老城區、新城和新城區域。地下管線施工中也存在老化、管徑小、技術含量低、用途不明等。城市建設需要快速發展。例如,舊的老城區是一條雨污合流管道,管徑小,老化嚴重。由于人口稠密,很難重建。過去有點遠的老城區被雨水污染了支管直徑小,檢查井多,不方便工人開挖。近年來,但隨著新城區的快速發展,用不了幾十年它將再次成為一個老城區,問題不斷[2]。
二、城市地下管線存在的主要問題
(一)缺乏法律保護監管不到位
目前,我國和我省還沒有全面的地下管線管理規定。大多分散在專業法律法規中,在實施管理中也很難形成合力。線路綜合管理具體運行缺乏法律保障和監督手段,未能實施施工建立程序。不進行施工圖審查、施工許可證、工程質量監督和監理。竣工調查后開工,不進行規劃論證和竣工的現象時有發生,驗收記錄和文件傳遞系統可以交付使用是一種嚴重的現象。
(二)缺乏科學的規劃設計
目前,我市尚未形成一個完整、清晰的管道規劃機構。部門、管道部門發展規劃與城市總體規劃矛盾,專業不同管道規劃缺乏相互協調,專項規劃法律地位不高。施工方案審批后缺少施工圖。由于設計深度不夠,管線水平布置不規則,相鄰管線它們之間的凈距和埋深滿足規范要求,不能保證管道的安全[3]。
(三)建筑不規范
由于對管道施工管理重視不夠,施工段現有管線資料的查詢、收集、核對、分析是盲目的。施工過程中,地下管線損壞,導致水、電、氣等事故不斷發生。
三、加強城市地下管線建設管理的建設
(一)加強統籌規劃,嚴格規劃管理。
地下空間資源調查與評價估算制定城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條例規劃和組織編制地下管線綜合規劃。城市地下管線實行統一規劃管理。二是工程建設總體規劃和施工用水改善。制定年度管道建設計劃,年度公路建設計劃同時實施。總體規劃安排管道工程施工,力爭鋪設管道。穩步推進城市地下綜合管廊建設。嚴格規范施工行為。
(二)加強舊管道改造
改造使用年限50年以上,材料落后導致嚴重滲漏的給排水管網。
供暖、燃氣、電力、通訊等存在隱患的場所修理、更換和升級管道;
推進城市電網和通信網架空線路落地,改造城市寬帶通信網建設項目。加快光纖入戶改造有線電視網絡的數字化改造。以是下城市地下管線綜合管理系統:
(三)開展普查工作,完善信息部門統一
組織地下管線普查工作在普查的基礎上,建立和完善地下管線實現信息即時傳遞的管理信息系統。動態交換、生成、共享和更新。
完善法律法規,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等等。研究制定地下空間管理和地下管線線路綜合管理等法律法規,完善相關配置。執行各種地下管線標準規范。整理(修)訂工作建立健全地下管線標準體系。加快城市建設改革投融資體制。鼓勵社會資本參與城市基礎設施投資與運營。鼓勵積極用先進技術推廣新技術、新材料材料和新設備[4]。
(四)提高信息管理水平,構建智能網絡系統。
全面開展地下管線普查,查明各類地下管線的屬性信息,解決城市地下管線檔案不全、數據不準確的問題。建立統一標準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及地下管線綜合數據庫安全運行提供有力支撐。
(五)創新運營模式,穩步推進綜合管廊建設。
結合新城區建設、舊城區改造和道路建設,統籌考慮建立綜合規劃,降低管廊施工成本。創新管廊管理運營方式,鼓勵管道單位參與綜合管廊的建設和管理,鼓勵民間資本參與運營施工,提高地下管網的施工和運行效率。
結語:本文將以上三種方法結合起來應用在檢測過程中,取得了良好的檢測效果。管道建設是城市建設的基礎性工作,管理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政府部門和設計師必須轉變觀念,進行創新。只要堅持科學的管理方法,學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念,城市地下管線的建設和管理必將進入一條有序、規范的軌道。
參考文獻:
[1]解智強, 何江龍, 侯至群. 城市地下管線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分析及對策[J]. 中國建設信息化, 2018, 078(23):59-62.
[2]馬欣. 試論城市地下管線信息管理及數字可視化方法[J]. 建材與裝飾, 2019, 100(001):92-93.
[3]鞠偉芳. 關于加強中小城市地下管線檔案管理的幾點思考[J]. 中國房地產業, 2019, 100(002):152-153.
[4]馮志享. 城市燃氣管網地下管線管理維護措施分析[C]// 中國燃氣運營與安全研討會(第九屆)暨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燃氣分會2018年學術年會論文集(下). 2018,34(67):23-24.
作者簡介:
韓寧,科興建工集團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