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俊真
南京紫城工程設計有限公司(211100)
在對市政道路改造工程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必須嚴格遵循一定的設計原則,確保設計方案的合理性以及科學性。
1)在對路線平面進行設計時,需要對道路平面位置進行合理規劃,一般要按照城市規劃的道路網進行布設。道路平面線形要確保與地形、地質、水文等條件進行充分結合,同時要確保道路平面線形與各級道路的技術標準相符合。 除此之外,要重視對直線以及平曲線銜接問題進行有效處理,盡可能采用大的曲線半徑,利用圓曲線代替緩和曲線。 在對路線的交叉口進行設計時,要根據道路的等級對交叉口和沿線建筑物的出入口、停車場進出口、分隔帶斷口以及公共交通停靠站位置等進行科學設置。
2)在對縱斷面進行設計時,要根據城市的規劃控制標高,確保路面設計與臨街建筑立面布置以及沿路范圍的地面排水相適應。為了確保行車安全以及舒適,在縱斷面設計過程中要盡可能選擇緩順的縱坡方式進行設計。同時還要對沿線的地形、地質、氣候、地下管線等進行綜合考慮,確保縱斷面設計的合理性。
3)在對橫斷面進行設計時,要根據不同道路的具體區域對橫斷面進行合理布置,確保橫斷面能夠滿足交通服務功能,同時確保橫斷面設計與相關區域的路網相協調。 除此之外,還要充分考慮到道路景觀以及城市生態環境建設需求,盡可能多地設置綠化用地。 在道路改造過程中,如果是建筑比較密集的區域,需要對斷面形式進行合理布置,一般可以采取有效的工程措施, 盡可能減少道路用地,防止過度拆遷[1]。
在市政道路的交叉口設計過程中,交叉連線的交叉都為平面交叉。 主干路與主干路交叉主要采用信號燈進行管理。 主干路與次干路交叉要根據交通情況利用信號燈進行管理,或者利用交通管制方式進行管理。 支路與次干路交叉可以不用設置信號燈。 畸形交叉口要利用渠化方式進行處理。
在對路基進行設計時,如果市政道路改造工程所經過的大部分區域地質條件比較好,地下水位比較深的情況下,可以按照一般路基設計方案進行設計。 局部地段處于沼澤地段時,需要對路基填土高度進行科學設計,同時要利用摻生石灰方法進行處理,確保路基的壓實度。 如果路段穿越魚塘,要將魚塘內的積水抽干,同時要清除淤泥,并對魚塘進行回填,回填施工完成后,可以利用石灰、粉煤灰混合料進行路基填筑施工。 在對路基進行壓實以及填筑的過程中, 路槽的底面土地設計回彈模量值為20 MPa 以上,一般采取的路基填料是普通土,對一些比較潮濕的路段可以摻加生石灰進行處理。 在路基設計過程中還要充分應用排水措施對路基進行排水,可以利用雨水管道排出路基范圍內的雨水[2]。
在對路面進行設計時,要根據市政道路的具體情況對水泥混凝土路面及瀝青混凝土路面進行合理選擇。 水泥混凝土路面的主要優點是耐久性強,使用壽命比較長, 初期的養護維修工作量比較少。但是必須保證水泥混凝土路面地下管線一次敷設到位。 在路面損壞進行維修時,工作比較復雜,維修期也比較長。
瀝青混凝土路面的攤鋪速度比較快,施工相對簡單方便,并且行車噪聲比較低。 可以利用局部開挖以及修補的方式就能夠完成道路改造。 但是瀝青混凝土路面的耐久性相對較差,路面的早期破壞比較嚴重,很容易出現車轍、開裂等病害。
在對路面進行設計時,為了盡可能減少污染,確保城市生態環境,提高行車的舒適性,應盡可能延長路面使用壽命。 可以利用瀝青混凝土對面層進行施工,而底層可以利用瀝青穩定碎石混合料進行鋪設,以增強路面底層的密實性,保證底層具有較強的抗剪強度及抗彎拉強度、耐疲勞特性。

在當前的城市市政道路改造工程中,必須重視改造工程的設計工作,確保市政道路改造能夠優化城市的建設布局,對城市環境進行有效改善。 這樣可以保證城市路網能夠充發揮緩解城市交通壓力的功能。 在開展市政道路改造工程設計中,需要從各個方面確保設計的有效性以及全面性,才能夠促進城市的進一步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