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娟 李宗樹 張鋅
(1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吉林 長春 130033;2吉林省人民醫院)
骨質疏松(OP)是以骨量減少、骨鈣溶出、骨強度下降,骨的微觀結構退化為特征,致使骨脆性增加,易發生骨折的一種全身性代謝性骨病〔1〕;多發生于老年人,臨床表現主要有周身疼痛、身高降低、駝背、脆性骨折及呼吸系統受影響等,嚴重影響患者生活質量。既往我國OP發病率約為7%,但隨著社會老齡化的到來,OP的發病率逐年上升,預估未來30年發病人數可升高約為2.9億〔2~5〕。骨質疏松治療以藥物為主,同時需要結合調整生活方式,例如合理的飲食、適當的鍛煉等。近年來,物理療法越來越多地用于臨床治療OP。脈沖電磁場可能對OP的治療產生影響,可改善人體鈣質吸收,提高骨密度(BMD)〔6,7〕。本文觀察脈沖磁場治療儀治療老年性OP的療效。
1.1一般資料 選取吉林大學中日聯誼醫院2014年10月至2015年4月的58例老年住院患者,均明確診斷為原發性OP,根據相關的專家共識,符合現行的中國人老年OP診斷標準〔6〕,同時具有不同程度腰背部疼痛,并排除肝、腎、心臟嚴重損害,精神疾病者,惡性腫瘤及體內有金屬植入物者。隨機分為治療組與對照組各29例,其中治療組女24例,男5例,平均年齡(67.8±7.8)歲,平均病程(26.4±6.2)個月;對照組女25例,男4例,平均年齡(68.3±7.2)歲,平均病程(28.4±5.8)個月。兩組性別、年齡、病程無統計學差異(P>0.05)。
1.2治療方法 兩組均服用鈣爾奇D片(600 mg),1片/d;骨化三醇膠丸(0.25 μg),每天1粒。治療組在此基礎上,應用脈沖磁場治療儀,1次/d,30 min/次,15 d為1個療程,1次/月,共3個月。
1.3觀察項目 以視覺模擬評分(VAS)〔7〕作為疼痛評估方法,無痛為0分;輕度疼痛為1~3分; 中度疼痛為4~6分; 重度疼痛為7~10分;難以忍受的最劇烈疼痛為10分,由患者自行完成。采用美國芝加哥伊州大學生活質量評價量表,共20個項目〔8,9〕,內容包括患者的自理能力,例如自行如廁、進食、穿衣、吃飯及吃藥、剪指甲、上下床等;日常家務能力,如洗衣等;日常生活能力,例如打電話、購物;步行能力:使用交通工具、上下樓梯等項目。評分共分4級:①自己可以完成的,4分;②有些困難,需要一些幫助的,3分;③很困難,需要很多幫助,2分;④根本沒法完成的,1分。量表評分20~80分。患者分數越高,代表日常生活能力越強,日常生活活動能力(ADL)指數值=治療前后ADL評分差值/治療前ADL評分×100%, >30%被認為是有效值。BMD檢測采用雙能X線骨密度儀(DXA,法國DMS公司生產,LEXXOS型)測量雙側股骨頸股骨大轉子、全髖、1~4腰椎、全部腰椎BMD,以T值表示。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19.0軟件進行t檢驗。
2.1治療前后疼痛程度 治療后治療組VAS評分顯著低于治療前(P<0.01),且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對照組治療前后VAS評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治療前后ADL 治療后兩組ADL評分,特別是在器具使用、衛生動作、步行動作等方面均有明顯提高(P<0.05),治療組顯著優于對照組(P<0.05)。見表1。
2.3治療前后BMD 治療前, 兩組BMD T值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P>0.05)。治療后, 兩組BMD T值均較治療前顯著改善 (P<0.05), 且治療組顯著高于對照組 (P<0.05)。見表1。

表1 兩組VAS、ADL、BMD比較
2.4不良反應 觀察期間兩組均未出現嚴重不良反應。
OP目前藥物治療以鈣劑、促進鈣吸收、抑制骨吸收藥物為主,療效較好,但療程長,起效慢,不良反應發生率較高。隨著醫療技術水平的不斷提高,物理治療越來越多地應用于OP〔10,11〕。在大量的基礎研究中,脈沖電磁場可以有效改善去重力大鼠的BMD,其相關機制考慮與成骨細胞和破骨細胞的功能受到影響有關,是一種有益于治療OP的物理方法〔12,13〕。1970年以來,脈沖電磁場作為一種物理療法方法被用于OP及骨折延遲愈合等疾病。電磁場能促進成骨細胞增殖及分化,其具有合成和分泌組成骨的基質膠原及糖蛋白的作用,通過促進鈣化基質,形成骨組織,從而刺激骨產生局部因子,能改善股骨BMD和生物力學特性〔14~16〕。很多研究證明鈣離子(Ca2+)是電磁場對骨組織作用的介質,各種電刺激可提高游離Ca2+濃度及活性,提高Ca2+通道的通透程度和生物活性,進一步可誘導骨細胞的增殖〔17〕。脈沖磁場主要是通過對細胞DNA和mRNA的影響、對酶和骨礦物物質代謝的影響、對細胞因子和鈣調激素的影響等三個途徑來治療OP。脈沖電磁場可作用于骨骼,促進骨生成細胞產生多種骨生長因子,促進骨細胞的分化、生長,從而起到促進骨的愈合及神經再生的作用。而且一定強度的脈沖電磁場亦可對骨的生長有明顯促進作用,其機制考慮為:增加骨細胞DNA合成率,并促進骨細胞增長;還可促進骨折血腫盡快吸收,加速骨折死骨的吸收,可加快纖維性轉變為骨性骨痂的過程,從而大大提高骨折的愈合率。另外,脈沖電磁場可提高患者BMD和骨生物力學性能,可對OP起到一定的預防和治療作用。
疼痛是OP患者的常見癥狀,亦是患者常見的就診原因。本研究提示脈沖磁場治療對于OP患者的疼痛具有較好的緩解效果。官昌倫等〔12〕、胡一順等〔13〕均發現脈沖電磁場可以有效改善OP患者的疼痛癥狀。脈沖電磁場治療改善疼痛的機制目前尚不清楚。OP患者的疼痛與骨骼快速吸收及骨微結構破壞有關。而脈沖電磁場可以改善骨代謝和提高BMD,因此可以起到改善疼痛的作用;此外,脈沖電磁場對于疼痛還有直接的作用,與其改善循環、調控5-羥色胺、3-內啡肽和P物質的釋放等機制有關〔18~20〕。
脈沖電磁場治療1年后,BMD提高了7.5%,明顯要高于任何一種或聯合幾種藥物治療所能達到的效果〔21〕。本研究與Tabrah等〔22,23〕的研究一致,脈沖電磁場可改善BMD。其作用機制可能與其影響骨細胞的分化、成熟、功能及凋亡有關〔24〕。另外,脈沖電磁場通過促進骨鈣素分泌,減少β-Ⅰ型膠原羧基前肽生成以改善OP患者的骨代謝水平〔25〕。
脈沖磁場治療儀治療OP具有安全、有效、無創等諸多優勢,且效果確切,可與藥物治療互補,具有重要的臨床應用價值。
總之,脈沖磁場治療儀利用磁場鎮靜止痛的作用,能迅速緩解OP患者腰背部疼痛,同時利用磁場的磁電效應改善骨的代謝和骨重建,通過抑制破骨細胞、促進成骨細胞來阻止骨量丟失、提高BM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