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慶(中海油惠州石化有限公司石化部,廣東 惠州 516086)
石化部汽輪發電機組擔負著向煉油七部、尾油加氫裝置、丙烯酸及酯裝置及自身供汽和部分廠用電的供給任務,機組設備的穩定可靠,不但能否保證汽輪發電機組平穩、安全、長周期運行,還影響下游企業的穩定和產品的質量。文中對石化部汽輪發電機組設備、運行方式進行介紹及在運行中出現的故障進行了分析,并提出和實施了具體的解決措施。
1.1.1 汽輪機為CB20-8.83/2.6/1.6型高溫高壓抽背式汽輪機 1臺
結構概述:汽輪機轉子由一級單列調節級和8級壓力級組成。汽輪機結構包括靜止部分和轉子部分。其靜止部分又包括前、中、后汽缸、隔板、前后軸承、墻后軸承和前后汽缸等組成。轉子部分包括整鍛轉子和聯軸器。
1.1.2 發電機 1臺
型號:QFWL-18-2;功率:18MW;電壓:10.5KV;電流:1237A;功率因數:0.8;頻率:50Hz;轉速:3000r/min;臨界轉速:1566r/min/5359r/min;勵磁電壓:175V;勵磁電流:340A。
蒸汽進入汽輪機做功,部分經抽汽口抽出,供2.5MPa熱用戶,剩余部分繼續做功后經排汽口排除,供1.5MPa熱用戶;同時,發電機所發電量供本項目和其他項目使用。
進汽壓力:額定值8.83MPa,最高9.32MPa,最低8.34MPa
進汽溫度:額定值535℃,最高540℃,最低525℃
進汽量:額定值170t/h,最大220 t/h
抽汽參數:2.5MPa,210~300℃,額定抽汽量45t/h,最大抽汽量100t/h
排氣參數:1.5MPa,230~290℃
(1)危害:作為汽輪機防止超速的最后一道自動保護手段,如失靈將造成汽輪機飛車的惡性事故。
(2)原因分析:充油管路堵塞;充油量調整螺母調整不到位;充油油封環間隙偏大。
(1)危害:損傷軸瓦;調速系統卡澀,動作遲緩;保安系統卡澀,對機組安全造成危害;需運行中對潤滑油一直進行濾水和定期對油箱進行防水,造成油品損耗(每月需補充3桶170升L-TSA 46透平油)、廠用電消耗及帶油廢水處理的環保壓力。
(2)原因分析:汽封排汽管路設計不合理。
(1)危害:造成軸瓦損傷;振動嚴重時會造成機組動靜摩擦。
(2)原因分析:安裝質量;發電機動平衡不符合要求;汽輪機與發電機大軸對中不符合要求。
(1)危害:造成電氣頻繁調整無功;造成對外供抽、排汽壓力波動,影響供熱穩定性。
(2)原因分析:凸輪機構裝配不合理,高壓調速汽門卡澀及內部機構磨損;OPC、AST電磁閥、電液轉換器及油動機內部有卡澀和雜物。
(1)對充油管路進行清理;(2)對充油量調整螺母按照制造廠要求調整到位;(3)將油密封環與汽輪機軸解體,測量軸尺寸為150mm,舊油密封內徑為150.5mm,油密封環和軸間間隙為0.5mm,汽輪機說明書上要求0.06~0.14mm,間隙偏大,更換新油密封環,油密封環和軸間間隙調整為0.12mm。
對汽輪機汽封管路進行改造,為減少汽輪機汽封漏汽量,保證汽封漏汽能順利外排,增大汽封漏汽前后兩端的差壓。將汽輪機前段第一級汽封由之前的排至抽汽改至排至背壓排汽管線。前段第二級汽封由之前的排至背壓排汽管線改排至高壓除氧器。
3.3.1 3#瓦處理
檢查情況:襯瓦與發電機軸接觸不好;瓦枕與3#瓦底座接觸不好;瓦枕與球面瓦接觸不好;瓦枕墊片太多,最多有10塊(規范要求不超過4塊)。
處理:重新調整瓦枕底部墊鐵位置,保證瓦枕與底座接觸均勻;調整瓦枕,保證瓦枕與球面瓦接觸均勻(為保證球面瓦表面為球面,故不能對球面瓦進行刮瓦);經調整后3瓦各個參數為:頂隙0.40mm,側隙0.5mm,球面緊力0.04mm,頂蓋緊力0.05mm符合制造廠安裝要求;去掉7塊薄墊片,更換為一塊0.5mm的墊片。
3.3.2 4#瓦處理
檢查情況:襯瓦與發電機軸接觸不好;瓦枕與4#瓦底座接觸不好;瓦枕與球面瓦接觸不好。
處理:重新調整瓦枕底部墊鐵位置,保證瓦枕與底座接觸均勻;調整瓦枕,保證瓦枕與球面瓦接觸均勻(為保證球面瓦表面為球面,故不能對球面瓦進行刮瓦);經調整后4瓦各個參數為:頂隙0.35mm,側隙0.5mm,球面緊力0.02mm,頂蓋緊力0.06mm符合制造廠安裝要求。
3.3.3 汽輪機與發電機聯軸器找正(面向汽輪機,表頭打電機側)

以上數據為3塊吸力表找正后的數據。從數據中可以看出發電機比汽輪機高0.45mm,左右、高低張口偏差0.035mm。
處理:4#瓦底座加一塊厚0.45mm的鋼墊;3#、4#瓦調整后進行重新找正,找正后數據。

發電機汽隙不超過10%,符合制造廠安裝要求。
3.3.4 汽輪發電機組在線動平衡試驗
(1)檢修前汽輪發電機振動值(2014年10月),如表1,表2所示。

表1 汽輪發電機轉子檢修前(并網后輸出功率2998kW)振動值/mm

表2 汽輪發電機轉子檢修前(并網后輸出功率5081kW)振動值/mm
(2)檢修后汽輪發電機振動值(2015年1月),如表3,表4所示。

表3 檢修后汽輪發電機轉子未做動平衡前(未加載平衡塊)振動值/mm

表4 檢修后汽輪發電機轉子動平衡后(加載平衡塊)振動值/mm
備注:做動平衡為在發電機轉子后端加每塊160g配重共加四塊。
3.3.5 中壓油動機閥桿漏油
處理:將回油管線改造DN25;回油管重新安裝,安裝過程中不用U形彎,且管線有一定的坡度,可以自流;回油管直接接至主油箱;重新更換墊片,回油孔暢通。
3.3.6 機組負荷穩定性差波動大
(1)凸輪配汽機構及汽輪機高壓調速汽門
檢查情況:①4組高壓調門操縱座存在嚴重卡澀現象;②2#、4#高壓調門操縱座安裝尺寸不對;③高壓調門與高壓油動機之間的連桿安裝尺寸不對,造成高壓調門標尺刻度與油動機開度不對;④凸輪配汽機構安裝位置不對,造成4#高壓調門操縱座與凸輪配汽機構無法接觸;⑤1#調門固定套筒存在嚴重磨損(直徑為32mm磨到37mm),由套筒斷面向內部磨損14mm。
處理:①對4組高壓調門操縱座進行解體,拋光、打磨,并在各個拋光面上防咬合劑。最后檢查4組調門,在手動情況下能使操縱桿活動。②2#、4#調門在安裝定位過程中,發現定位銷和球面墊片尺寸不對,進行機加工。③連桿尺寸過長,對調整套筒進行了機加工,由140mm加工至119mm。④凸輪配汽機構重新調整位置,保證每個操作座壓桿能和凸輪接觸,并對凸輪刻度尺進行了標定,到達運行要求。⑤1#調門固定套筒內部磨損,對內部進行合金焊絲亞氟焊堆焊,然后進行機加工,內孔直徑恢復至32mm。
(2)AST電磁閥、OPC電磁閥、電液轉換器及油動機
檢查情況:AST電磁閥、OPC電磁閥及電液轉換器內部卡澀嚴重,有銹跡現象,油動機錯油門內部有銹跡現象。
處理:清洗AST電磁閥組,OPC電磁閥組、電液轉換器及油動機錯油門,使其動作靈活,密封嚴密。
(1)汽封漏汽明顯減小,在汽輪機3000轉/分帶空負荷時前軸封幾乎無漏汽,后軸封漏汽很小,帶負荷時(由于我部蒸汽外供受限最多帶50%符合)開軸抽風機后基本無泄漏。(2)機組注油試驗合格,實際機械超速動作轉速符合電建規要求。(3)中壓油動機不漏油。(4)3#、4#軸承各方向振動最大28um(小于考核值30um);其它軸承振動不超過檢修前合格值還有所下降。(5)機組調門波動明顯減小,經測算負荷波動小于0.5MW(小于考核值1MW)。(6)由于潤滑油中不帶水無需開真空濾油機(35kW)僅電費減少開支35×24×30×0.71=1.7892萬元/月。(7)共節省每桶170升L-TSA 46透平油30桶,合計為0.21×30=6.3萬元。(8)確保了設備平穩、安全及長周期運行,對外供汽穩定性大幅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