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品超
近年來,隨著經濟的發展和人口的增加,生態環境日益惡化,這對生態農業的發展和農業經濟的增長產生了嚴重的影響。因此,我國農業部門應高度重視發展生態農業,保護生態環境,促進農業經濟發展。
隨著社會不斷前進,我們對于農產品的需求也變得多樣化,要求高質量的產品,實現農產品多元化,是我國發展農業的重要任務。但由于重視眼前效益,濫用副作用極大的化肥、農藥產品,不僅破壞了原有的生態環境,還造成了農產品質量逐漸下跌失去市場競爭力的狀況。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就要加強發展生態農業的力度,從而達到發展經濟的同時又保護了生態環境的目的。
一、生態農業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1、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
為了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有關農業管理部門要高度重視農業經濟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深入分析問題產生的原因,明確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利弊,要采取有關措施,有效調整和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在生態農業發展過程中,可以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市場的實際情況,采取適合的農業生產方式,及時調整和優化產業結構。從發展的角度看待生態農業,并充分利用所有資源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農業生產的效益。
2、有效協調生態環境、發展農村旅游
近年來,中國旅游行業的發展加快了農村旅游的發展。而且生態農業的發展增加了各種各樣的農業項目,使農村旅游更加原始的生態,充滿原始自然的氣息,可以讓人們親近自然,忘卻城市的煩惱。因此,隨著中國生態農業的發展,農家樂等綠色旅游項目不斷增加,吸引了大量游客。農村旅游的發展不僅可以有效地保護生態環境,而且可以利用現有的農村生態景觀為當地帶來經濟效益。近年來,我國農村旅游發展還處于起步階段,正在逐步向多元化發展方向發展,具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3、建立多層次的投融資體系
實現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一直是當前中國社會發展的基本要求。自生態農業發展開始以來,國家不斷出臺相關政策,并給予指導和支持。在有力的政策支持下,將吸引更多的外資投入,生態農業實現可持續發展。但是,我國的生態農業投融資體制還不完善,存在許多缺陷和漏洞,使得投資資金難以滿足市場需求。因此,中國農業部門需要建立健全,多層次的投融資體系,以吸引更多的資金投入,利用外資來加快農業市場的發展,促進生態農業的快速發展。
4、發展農產品國際貿易
隨著生態農業的發展,各種農業副產品的數量和種類不斷增加。為了實現農業經濟的快速發展,銷售農業副產品非常重要。但是,目前我國農產品市場已接近飽和,僅靠銷售國內市場來提高農村經濟效益是非常困難的。在互聯網和大數據時代的背景下,我們可以利用互聯網平臺來推廣我國的農產品,利用其有機綠色,環保健康的優勢來增加國際銷售,促進中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提高我國的綜合實力。
二、實現生態農業的具體措施
1、推進提升農業生產效率進程
在日常生活生產中,加強農民對生態農業知識的學習,幫助他們解決并掌握農業生產中遇到的癥結。使得農民在日常生產中對資源有效利用,對環境加大保護力度。農業發展需要結合本地自身特點來制定路線,充分考慮本地的實際情況,高效利用資源,做到實際生產和自然環境攜手共存穩定發展,提升農業經濟在我國經濟中的地位。
2、完善生態農業發展的人才不足問題
農業發展進程中,需要各方面的配合互助。大量加強農業專業人才培養引進,改善人才不足的局面。例如“生態洪湖”工程中,當地政府等相關部門制定相關政策支持人才引進這一舉措,利用政策吸引并人才,全面發揮人才的作用,積極舉辦關于生態農業的研討會,鼓勵暢所欲言,結合民生、社會、農村、環境、文化、經濟等多方面因素熱烈討論,為洪湖生態農業經濟發展出謀劃策,聚力解決問題。
3、開創新型農業發展經濟模式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民在閑暇時光希望能與自然近距離接觸,而國家推出的扶貧政策也推動了農村旅游的進一步發展。農村生態旅游的發展離不開生態農業的支持,建設綠色旅游通道正好滿足人民這一需要。從生態生產線擴展到生態旅游線,在控制資源開發的同時加強了對現有的生態環境、成果、活動的利用,創建了“農業旅游”的經濟模式,發展這種模式并積累名氣,既保護了生態環境,又發展了農業經濟,同時又增加了旅游經濟,開辟綠色旅游的新浪潮。以“生態洪湖”為例,在農村放松游、文化游、景觀游中注入了大量的生態農業亮點,以補充旅游和農業之間銜接不充分的空白,推動當地旅游和農業相互發展。
4、聯合當地企業加強綠色生態企業的發展
有領導作用的綠色企業,應與當地政府聯手,關注生態環境與經濟,發揮帶頭作用,從生態環境角度出發,停止對環境有影響的工程項目。政府在平臺推廣方面發揮其帶動作用,如接待外賓、吸引外資等使用當地生產的綠色農產品,與當地企業一起打造經營生態農業品牌,重視每道工序的合格程度,嚴格把控產品品質,杜絕品牌形象破壞事件的發生。企業和政府同舟共濟,齊心協力維護當地生態農業的形象,利用農業品牌的擴展帶動周邊經濟的發展,從而使生態農業經濟結合地區品牌,帶領地區生態農業走在健康前進的道路上。
綜上所述,生態農業是一種農業發展模式,它結合了傳統農業的優勢,先進的農業科學技術,可以協調保護生態環境和發展農業經濟。自生態農業發展以來,中國農業產業結構得到調整和優化,農產品品種和數量不斷增加,市場需求逐步擴大,農業經濟效益不斷提高,農業發展迅速,從而促進了中國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作者單位:150000黑龍江省哈爾濱市農業科學院農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