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鵬鵬
摘要:聲樂表演是音樂藝術的表達形式之一,投入感情的演唱給音樂更深的意義。演唱者在演唱中合理控制自己的情緒,熟練運用自己的歌唱技巧,做到收放自如,可以給傾聽者提供一場很棒的音樂欣賞體驗。這篇文章通過對聲樂表演、聲樂表演中感情投入的重要性和情感控制的方法和要素分析,希望可以給觀眾創造出美好的聽覺效果,與廣大聲樂學習者、愛好者以交流實踐。
關鍵詞:聲樂表演;情感控制;情感控制的方法;情感控制的要素
音樂的終極目的就是情感的表達,它通過不同的哼唱和發聲技巧,借助不同的樂器伴奏和優美的歌詞、曲調將人類的情感傳遞出來,引起觀眾的情感共鳴。 “情動人心,感人至深”,只有動情的音樂才更能打動聽眾。因此,完美的音樂離不開歌唱者情感的融入和表達,光依靠聲音的甜美和出色的演唱技巧是不夠的,演唱中蘊含的感情才是打動人心的關鍵。在聲樂表演的過程中,為達到激發聽者共鳴的效果,歌唱者對情感的控制是非常關鍵的一環。然而每首歌曲蘊含的情感內涵不同,這就極大提高演唱者演唱的難度,作為演唱者必須要有極大的共情能力,需要“感為人先”,只有先感動了自己的歌聲,才可以感動聽眾。而在情感揣摩中,往往需要借助一些技巧,本文旨在探討聲樂表演與聲樂表演中的情感控制,旨在提高演唱者歌唱水平。
一、聲樂表演是綜合能力的展現
聲樂演唱是一項有魔力的藝術,它是視覺、聽覺上的完美融合,具有“聲人人心”的神奇力量。它有兩大創作階段,第一是詞曲階段,可以是依靠填詞譜出相應的歌曲,也可以是按照歌曲填出合情景的歌詞,第二階段就是本文要重點分析的階段,也就是歌唱者表演演唱的環節,這個環節不僅要求演唱者吃透原曲作者傳遞的歌曲理念,還對演唱者表演時神態、形體和情感做出了要求,它要求演唱者演唱時做到形式、內容與情感上對的高度統一,審美方面需要做到形、神、韻兼備。同時,每個演唱者都要有自己獨特的個人魅力,表演時的優美和諧是必不可少,但是同時也需要展現出個人的特點,也就是要求歌唱者先揣摩創作者的意圖,再經過自己的理解和運用自身已有的歌唱技術技巧對作品進行二次加工創作,在大腦內部構思出相應的視覺場景,自己演繹的注意點,將歌曲中的感情表現的具象和可信,從而將歌曲中的情景變成演唱者自己的表演景象。每一首歌都是一個故事,或悲傷、或俏皮、或甜蜜,同時還包含著不同的階段、景象和地點,所以創作者一定要準確的把握好這些要素,知道要素之間的區別,正確地演繹它們。
二、情感表現是聲樂表演中重要的一環
在當代,聲樂中的情感表現一直是聲樂學者容易忽視的一環,大部分聲樂學者相比“虛無縹緲”的情感表現能力,更注重相對“務實”的演唱技巧;或者或許注重在外在的表現,眼神、動作很到位,到缺乏對作品內在的理解。這樣的學習路徑并不能說不對,但是只注重技巧的演繹終究是蒼白的炫技,注重外在表演是空洞的表演,缺乏對作品內涵的理解與對音樂情感的深度挖掘,導致對作品的思想高度不夠,風格把握不準,終究使作品缺乏感染力,最終難以激發大眾的共鳴,使得自身對的演繹趨于“平庸”。
音樂藝術,尤其是聲樂藝術,絕對不只是單靠詞曲家就可以獨立完成的,它是不可以脫離演唱者的二次創作,沒有歌者的用心演繹,歌者通過歌聲傳遞的情感,聽眾是無法感受到音樂的靈魂的。因此,一首歌只有融入歌者的深入理解,獨一無二的感情體驗,才可以真正激蕩觀眾的靈魂,陶冶聽眾的聽商。
三、聲樂表演中控制情感的三大要素
情感控制的第一要素就是充足的自信,相信自己,保持心態平穩,盡可能的做到有的放矢地調節自己的情感,對自己的情緒控制收放自如,在面臨一些大型晚會時也不會怯場。反之,信心的缺失會導致歌唱者出現怯場、顫抖、忘詞等演出事故,導致自己的真實水平難以發揮。所以,演唱者一定要多參加大型演唱賽事,擁有更多的演唱經驗和舞臺經驗,隨時保持對歌唱的激情,對表演充滿熱情,這樣才可以做到穩定甚至超水平發揮。這一點是需要充分的舞臺表演實踐來積累的,演唱者的自信不進來源于過硬的技術,還來自于豐富的實踐經驗,因此,爭取大量的表演機會是學習聲樂演唱的必要途徑。
情緒控制的第二要素就是良好的聲樂表演的技能。優秀的聲樂表演技巧可以將聲音收放更自如,增加聲音的感染力,將高低音轉換的更為靈活,達到“間關鶯語花底滑”的效果,使“技術”與“藝術”巧妙的融合于自身,技巧的運用提高了觀眾的聽覺感受,也增加演唱者的自信心,結合歌曲的藝術風格、特點等要素,就能提高作品的藝術感染力。這些都離不開平時的刻苦訓練,演唱者可以多訓練發聲方式和技巧,加強對呼吸的調整和吐字練習,提高自身的硬實力和競爭力,增加音樂演唱會的舞臺表現能力,突出舞臺效果,完美把握音樂節奏,在同期歌手中真正做到嶄露頭角。
情緒控制的第三要素就是深入理解歌曲的情感內涵。每首詞曲蘊含的感情都是不同的,演唱者只有深入理解歌曲,做到“由詞人曲,通情人景”,將歌曲的感情場景在腦海中架構,并借助成熟的歌唱技巧在演唱中自然地表達出來,才可以引起觀眾的共鳴。對感情的傳達還可以借助和觀眾互動的方式表現出來,通過互動表演,良好駕馭舞臺,拉近了聽眾與歌唱者的距離,讓觀眾感受更深。
四、聲樂表演情感控制的有效方法
(一)融入歌曲需要扮演的“角色”當中
每一首聲樂作品都是不同的創作者融入自己創作感情的獨特之作,它就創作者當時創作心境、環境的一種表達。因此演唱者可以從此出發,分析創作者身處環境,將自己置身于當時環境,帶人創作者心境進行分析,深入理解創作者的感情,同時結合自己的人生經歷,將現實中的“我”與作品中的創作者“我”進行對話,從中建立情感紐帶,并提取抽出加入自我創作,并通過有感染力的方式演繹出來讓觀眾可以感受到共情之處。
(二)思考和想象使歌曲情感層次更豐富
聲樂作品的情感往往是多層次的,只依靠表面的歌詞和樂器演奏出的曲調往往是不夠的,它是詞曲創作者智慧的結晶,融人了創作者的心境和情感,只依賴文字和樂器的演繹會缺少靈魂。所以這個給演唱者增加了難度,演唱者要準確感受詞曲者當時的心境,需要先收集聲樂作品創作的有關信息,與創作者創立情感鏈接,再調動自身全部敏感神經來對當時詞曲創作者的心境進行情感的捕捉、分析,在捕捉的基礎上加入自我思考想象,這樣精準傳神并鮮活地表達詞曲者的作品。
(三)演唱者的情緒控制
一個需要情緒管理的演唱者不是一個成功的演唱者,情緒的管理是由內而外的,需要真情實感的表達。因此,演唱時的情感的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每首歌曲中情緒都是會有變化發展的,要理解詞曲的意境感,演唱者的表現就是聲樂作品在舞臺上的情感表達和呈現,演唱者的感情傾入就是對這首歌情感的直觀演繹,因此,演唱者對情緒的控制非常重要。演唱者如果不可以把控節奏,有收有放,只知道一味地宣泄情緒,反而對歌曲感情的呈現是反效果,讓觀眾的心一直繃著沒有緩沖反而不利,也無法精準表達歌曲的感情。所以,表演者在平時鍛煉中需要注意學習和觀察大師的歌唱技巧,汲取大師的經驗,結合自己的優勢,形成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同時可以加強樂理、樂感方面的知識培訓,更深入理解音樂中的情感,做到對音樂作品情感的準確表達。
結語
在聲樂表演中,保持激情、勇于創新、堅持自我的真實表演是成為杰出聲樂表演藝術家必不可少的素質,與此同時,也要多多參加演唱比賽,保持穩定樂觀的心態,上臺時不怯場不過分激動。心態上的調節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聲樂的基礎不可以落下,聲樂表演者平時要注意保護嗓子,每天堅持聲樂訓練,時刻注意調整發聲技巧、呼吸頻率,把控演唱節奏,提升自己聲音質感,讓自己演唱實力“更上一層樓”。最后,就要回歸到本文的重點,演唱者在歌曲演唱時需要做到“忘我”,將自己的理解和情感融人到詞曲創作中,對演唱的歌曲多思考,充分發揮想象力,吃透歌曲中的情感內涵,將歌曲內涵自然演繹,調整控制好自己的舞臺情緒,最終成功駕馭舞臺。
參考文獻
[1]李雯.聲樂表演中的情感控制分析[J]音樂時空,2015,(11):101.
[2]鄭東輝,聲樂表演之情感控制分析[J]赤子,2014,(22):104.
[3]王雁飛,聲樂表演與聲樂表演中的情感控制[J].歌劇,2011,(08):70-73.
[4]田雷.聲樂表演中的情感表現能力分析及訓練方法探究[J]黃河之聲,2017,(05):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