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黎昕 趙文昊 謝晨彤
摘要:“打花膀”作為武強地區特有的民間舞蹈形式,獨樹一幟,風格鮮明。作為珍貴的民間舞蹈藝術,武強“打花膀”在自身的發展過程中,機遇與挑戰并存。因而,本文結合武強傳統樂舞“打花膀”的發展現狀,從加強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的培養、樹立武強“打花膀”良好的品牌形象、制定武強“打花膀”系統的發展規劃這三個方面,進行了細致深入的探究,以期為武強“打花膀”藝術的良性傳承奠定理論基礎、產生實踐指導。
關鍵詞:武強;“打花膀”;傳統樂舞;創新;發展
“打花膀”作為河北省武強地區特有的民間舞蹈,具有鮮明的藝術風格和濃郁的地方特色。作為一種地方民間舞蹈,“打花膀”誕生于民間、成長于民間,與民眾的生活和情感息息相關?!按蚧ò颉蔽璧冈趧趧訄鼍爸挟a生,白天辛苦拔麥子的農民,晚上聚集在一起,將拍打身上的蚊蠅發展成了具有節奏型和律動型的舞姿,展現了農民苦中作樂,豁達的精神。但是,現今民間舞蹈“打花膀”這種小眾舞蹈在多元文化的沖擊下,也面臨了生存的困境。隨著國家非物質文化保護工作的不斷深入,政策的正確指導和發展途徑的有效開辟,逐漸的使“打花膀”受到各界的關注,因而,認真全面的分析武強“打花膀”發展現狀中存在的困境因素,展開全面的發展策略探究,為武強“打花膀”的可持續發展注入活力與動力。具體到開展實踐中,可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拓展:
一、加強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的培養
俗話說:“人是發展力,也是創造力”。因而,武強民間舞蹈“打花膀”藝術想要得到持久的傳承和發展,人才保障是根基。所以,必須在創新改革過程中,加強民間舞蹈“打花膀”傳承人才的培養非常關鍵。隨著社會的發展,民間舞蹈傳承的方式和職責也發生了很大的改變。不再完全依賴于民間師承的傳承關系,而是有了更為豐富的方法和途徑。對于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的培養工作,我們應該以更為長遠的發展視角出發,在與時俱進中儲備傳承人才力量,高瞻遠矚的進行傳承人才的培養工作。
一方面,可以加強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的專業能力,通過規范的舞蹈技能傳授和全面的理論基礎構建,來不斷的豐富和完善傳承人才的知識體系。過去,民間對于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的培養大多以自發為主,以口傳心授為主,顯然這樣的傳承方式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師徒之間的互相選擇機會小,傳授方法有限,學習平臺缺乏,因而“打花膀”傳承人才的培養效果不佳。基于這一點,從專業角度來培養和塑造“打花膀”傳承人才,必須要融合各種力量共同發展。比如,民間藝人可以與高校合作,從學校選取優秀的舞蹈苗子進行專業塑造。因為,高校的舞蹈生源都具備扎實的舞蹈功底,經過了系統的專業訓練,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吸收和掌握“打花膀”的舞蹈技巧,這樣使“打花膀”舞蹈傳承人才更加專業。因為,借助高校教學平臺來挖掘和打造“打花膀”傳承人才,可以提高傳承人才體系的規格,彌補了民間“打花膀”傳承人才文化素養的缺憾,使“打花膀”人才培養更加注重文化素質和舞蹈技能的雙重培養。
另一方面,重視對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表演能力和創作能力的培養。從現有的傳承人才基礎來看, “打花膀”表演者的專業能力不容置疑,但是缺乏雄厚的創作團隊。簡而言之就是能夠參與舞蹈表演的人才尚可,能夠進行創作的人才匱乏。顯然,這是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的一個現實問題。對于日益發展的文化市場,對于高端音樂人才的要求越來越嚴苛,這也在無形中強化了復合型人才的輸出?;谶@一點,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不僅要在舞臺表演中展現自身卓越的才華,還要具備專業扎實的創作能力。能夠緊隨時代的發展,敏銳的掌握藝術發展動態,能夠對觀眾的審美需求和市場產業趨勢進行準確的判斷,創作出更加符合現代舞蹈審美、體現新時代群眾思想、情感的優秀作品,使民間舞蹈能夠緊隨時代發展,展現出傳統舞蹈文化博大精深的藝術魅力。不僅使武強“打花膀”傳承人才的專業能力突出,綜合素養全面,還能在持續發展中為“打花膀”舞蹈的良性發展奠定扎實的人才基礎。
二、樹立武強“打花膀”良好的品牌形象
“打花膀”是武強地區珍貴的民間舞蹈形式,是不可再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是融人群眾心田的文化烙印,是高度精煉的民俗風采。因而,在“打花膀”的藝術發展歷程中,要挖掘自身的內在潛力,突出自身的文化價值,形成自身的品牌形象。這樣才能讓這種民間舞蹈藝術,牢固扎根、花繁葉茂,得到長遠的滋養和成長。現今,在產業大趨勢的引領下,很多地方民間舞蹈進行了品牌升級,賦予了經濟屬性和商品價值。對于不可再生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而言,如果將其進行固化的收藏,就會失去原有傳統文化的意蘊和魅力,也失去了賴以生存的民間土壤。所以,唯有讓其在歷史流變中,在市場洗禮中,尋求自身的發展途徑,創造生存土壤。武強“打花膀”在品牌形象塑造和產業化進程中,要審時度勢、取舍有度,以創新謀發展,以發展保生存。武強“打花膀”的誕生與群眾的勞動息息相關,因而也體現了深厚的農耕文化和民俗文化,所以在其發展過程中,不僅要重視“打花膀”自身的藝術性,還要兼顧到其他文化的內涵,進行全新的品牌塑造。
作為一種地域性較強的民間舞蹈形式,“打花膀”的發展局限性是顯而易見的。如何讓更多的百姓喜歡上這種民間舞蹈,并且能夠積極的參與到藝術實踐中,則是一個較為難以突破的現實問題。一方面,借助廣泛的宣傳媒介對“打花膀”進行品牌宣傳,讓更多老百姓對武強“打花膀”的藝術起源、風格特色、審美內涵產生更加全面的認識,加強對其文化認同和品鑒興趣,才能使“打花膀”的藝術魅力逐漸深入人心。另一方面,借助豐富的產業化途徑拓展“打花膀”的演繹市場,讓更多老百姓有機會觀看和參與“打花膀”藝術表演,能夠親身的體驗民間舞蹈的藝術魅力,肯定“打花膀”的藝術價值,增強其經濟創收和產業動力。顯然,良好的品牌形象,需要不斷循序漸進的積累和穩扎穩打的開展,唯有如此武強“打花膀”才能緊隨時代發展,蓄積不竭的動力,煥發出璀璨的光芒。
三、制定武強“打花膀”系統的發展規劃
對于民間舞蹈的持久性發展而言,相關文化部門一定要進行科學的發展規劃,這樣才能使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工作避免走彎路,穩健的步人長遠發展的軌跡之中。鑒于過去很多地方民間音樂發展的經驗總結。對于武強“打花膀”的發展要結合本身的藝術特征、生存現狀、以及發展趨勢和目標,制定短期和長期的發展規劃。過去,由于經驗匱乏,對于武強“打花膀”的傳承工作缺乏客觀的認識和理性的分析,也使這種民間舞蹈陷入了發展窘境?,F今,隨著傳承手段的豐富和經驗的總結,對于武強“打花膀”的發展也有了新的認識和方法。尤其是將短期發展規劃和長期發展規劃進行合理的配置,才能使“打花膀”在文化浪潮中永葆藝術生命力。地方文化部門要緊隨國家相關政策指導,結合地方民間藝術發展現狀,進行層次分明的規劃設計,使武強“打花膀”的藝術傳承環環相扣,形成合力共促發展。
比如,針對“打花膀”的發展現狀進行短期的規劃,以一個周期為期限,對相關“打花膀”的理論材料進行整理和備檔,就其產生的社會背景、發展歷程、藝術流變以及傳承體系等內容進行細致梳理,形成完整的體系。通過時間節點的把控,逐步的使相關材料更加完整。接下來,再做長期的發展規劃,例如,對于表演形式的創新,對于作品的創作以及對產業化進程和品牌塑造的規劃等等,都需要較長時間的能量儲備,逐步的實現和完善。顯然,在合理的規劃下,每一項內容都進行了統籌安排,使武強“打花膀”藝術緊隨文化發展大潮,經受的住多元文化的沖擊和洗禮,在與時俱進中展現自身獨特的藝術魅力。
結語
總而言之,“打花膀”作為特有的地方民間舞蹈形式,在保護和傳承中始終要保持理性、科學的認知,在保持其傳統藝術審美風格的基礎上,進行不斷的創新和改革,通過系統的長期和短期發展規劃配合,為武強民間舞蹈“打花膀”科學保護和有效傳承開辟新的途徑。在持續的藝術發展中,為武強“打花膀”的藝術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動力和活力,使其煥發出奪目的風采。
參考文獻
[1]邢令果,王思童,河北民間舞的傳承與創新研究[J]中國民族博覽,2019,(08):125-126.
[2]孫姍姍,李建勛,張瑤.論河北群文舞蹈的構成與文化的關系[J]科學大眾(科學教育),2018,(06):178+188.
基金項目:2018年度衡水學院校級課題《河北武強傳統樂舞“打花膀”研究》研究成果(項目編號:2018WT08)
作者簡介:趙黎昕(1984-),女,衡水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學;趙文昊(1985-),女,衡水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鋼琴教學;謝晨彤(1985-),男,衡水學院講師,主要研究方向:舞蹈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