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泉 李坤 翟芳龍 周玉陽
(1 河南省信陽市息縣人民醫院 息縣464300;2 鄭州大學第二附屬醫院 河南鄭州450014)
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是臨床常見危急重癥,病情復雜,病死率27%~45%[1]。該病發病機制較為復雜,由肺內原因和(或)肺外原因導致肺部發生生理病理改變,進而誘發急性缺氧性呼吸衰竭綜合征。抗感染、機械通氣是目前治療ARDS 的主要方法,旨在改善機體氧合指數、抑制機體炎癥反應[2]。但常規西醫治療僅能改善患者臨床癥狀,效果有限。本研究探討清肺化痰湯聯合常規西醫療法治療ARDS患者的臨床效果。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7 年12 月~2019 年8 月收治的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80 例為研究對象,按隨機雙盲法分為對照組與觀察組,各40 例。對照組男23 例,女17 例;年齡30~68 歲,平均(51.26±5.79)歲;發病時間6~48 h,平均(21.84±6.29)h;重癥急性胰腺炎13 例,嚴重創傷12 例,重癥肺炎6 例,膿毒血癥9 例。觀察組男25 例,女15例;年齡30~68 歲,平均(52.08±5.80)歲;發病時間6~48 h,平均(22.15±6.31)h;重癥急性胰腺炎15例,嚴重創傷10 例,重癥肺炎5 例,膿毒血癥10 例。兩組基線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并通過。
1.2 納入與排除標準 納入標準:(1)符合《急性肺損傷/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診斷與治療指南(2006)(二)》中ARDS 診斷標準[3];(2)與《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患者機械通氣指南(試行)》[4]中機械通氣指征相符;(3)無相關藥物禁忌證;(4)患者及家屬對研究內容知情,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有嚴重昏迷、呼吸驟停、上呼吸道梗阻等機械通氣禁忌證者;(2)合并心臟疾病、低蛋白血癥誘發的肺氣腫及肺部急性栓塞患者;(3)合并免疫系統疾病、血液機制異常者;(4)妊娠期或哺乳期女性。剔除標準:研究期間主動退出者。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西醫治療,明確原發疾病,糾正水電解質、酸堿紊亂,廣譜抗生素預防感染,給予營養支持。機械通氣:PB840 呼吸機,氣管插管連接呼吸機,選擇同步間歇指令通氣(SIMV)+壓力支持(PSV)+呼氣末正壓(PEEP)通氣模式,潮氣量設置6~8 ml/kg,SIMV 為8~16 次/min,PSV 為10~25 cm H2O,PEEP 5~15 cm H2O,吸入氣中給氧濃度(FiO2)為40%。每日進行自主呼吸試驗,以減少通氣治療時間。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基礎上采用清肺化痰湯治療。清肺化痰湯基本組方:桂枝、麻黃各30 g,石膏、白芍各20 g,法半夏、五味子各15 g,細辛9 g,干姜、甘草各6g。隨癥加減:肺中熱盛明顯者石膏劑量改為30 g;水腫明顯者加茯苓、豬苓各15 g;痰多喘甚者加杏仁、款冬花、射干各12 g。每日1 劑,由我院統一煎煮,取汁200 ml,早晚各1 次口服,每次100 ml,無法口服者鼻飼。
1.4 觀察指標 (1)比較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入住時間;(2)比較兩組治療前與治療7 d 后氧合指數:血氧分壓(PaO2)/FiO2;(3)兩組治療前、治療7 d后抽取靜脈血3 ml,離心10 min,3 000 r/min,酶聯免疫吸附法檢測CRP、PCT 水平。
1.5 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 統計學軟件處理數據。計量數據以(±s)表示,行t檢驗;計數資料以%表示,行χ2檢驗。以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 入住時間比較 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ICU 入住時間均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 入住時間比較(d,±s)

表1 兩組機械通氣時間、ICU 入住時間比較(d,±s)
組別 n 機械通氣時間 ICU 入住時間觀察組對照組40 40 tP 6.84±1.05 9.87±1.12 12.483 0.000 10.52±1.35 15.79±1.43 16.948 0.000
2.2 兩組治療前后氧合指數比較 兩組治療前氧合指數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氧合指數較治療前明顯提高,且觀察組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氧合指數比較(%,±s)

表2 兩組治療前后氧合指數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組別 n 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40 40 tP 147.85±24.87 150.96±25.13 0.556 0.290 291.65±18.72*265.46±21.26*5.847 0.000
2.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指標比較 兩組治療前CRP、PCT 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治療后CRP、PCT 水平較治療前降低,且觀察組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指標比較(±s)

表3 兩組治療前后炎癥反應指標比較(±s)
注:與本組治療前比較,*P<0.05。
PCT(ng/ml)治療前 治療后觀察組對照組組別 n CRP(mg/L)治療前 治療后40 40 tP 24.18±8.43 23.36±8.45 0.117 0.454 8.21±1.89*10.26±2.02*4.687 0.000 21.24±3.46 20.85±3.45 0.505 0.308 3.28±0.43*7.18±0.86*25.653 0.000
ARDS 是指機體嚴重創傷、感染、休克等疾病發生、發展過程中,肺毛細血管內皮細胞及肺泡上皮細胞損傷,導致肺泡水腫或肺間質水腫。常規西醫治療ARDS 以積極治療原發疾病、控制感染、早期糾正休克及呼吸支持等為主。尤其是機械通氣的推廣應用,使ARDS 患者低氧血癥得到改善,但預后并未明顯改善且并發癥多,影響救治效果。
ARDS 屬中醫學“喘證”范疇,晚期屬“喘脫證”范疇。ARDS 患者早期機體臟腑虛損,日久腎氣必虛。氣虛日久不愈,日久及陽,致喘脫證,使患者死亡。ARDS 病理機制為六淫之邪經口鼻、皮毛而入,致氣機逆亂、水液失散,聚而形成痰飲,蘊結肺部,外邪鼓動內飲,造成氣道壅塞、肺失宣降。因此氣虛、濕熱、痰瘀是ARDS 發病常見因素,治療重在化痰祛濕、宣肺平喘、溫陽益氣。本研究采用清肺化痰湯治療ARDS 患者,清肺化痰湯基本方中麻黃起到宣肺平喘、清熱利水、化痰消腫、祛邪解表作用;石膏有清熱解毒、祛痰瀉火、除煩寧心之功;桂枝有溫陽益氣、溫經活絡之功;白芍有活血化瘀、養血益血、滋陰補腎、通絡溫經之功;半夏有除濕化痰、消痞散結之功;干姜有溫陽通脈、養肺化飲之功;五味子有斂肺滋腎、生津收汗、澀精之功;細辛有解表散寒、祛風止痛、通竅活絡、溫肺化飲之功,輔以甘草調和諸藥,共奏溫肺化飲、宣肺平喘、益氣固表、清熱解毒的作用。現代藥理研究表明,麻黃中的麻黃生物堿能夠作用于氣管平滑肌,能松弛平滑肌痙攣,改善肺部呼吸功能[5];半夏具有呼吸系統藥理作用,如祛痰止咳、平喘[6]。本研究觀察組機械通氣時間(6.84±1.05)d、ICU 入住時間(10.52±1.35)d,分別短于對照組的(9.87±1.12)d、(15.79±1.43)d,治療后氧合指數高于對照組(P<0.05),結果與黃梅等[7]的研究結果相一致。表明常規西醫療法聯合清肺化痰湯治療ARDS 效果明顯,可改善患者肺部通氣功能。
炎癥反應是ARDS 發生、發展中的關鍵因素,在感染、創傷后,炎癥細胞被活化,造成炎癥介質失控性釋放,誘發炎性瀑布樣反應,下調炎癥介質,控制炎癥反應,可減輕肺部損傷。本研究觀察組治療后CRP、PCT 水平低于對照組(P<0.05),表明中西醫結合治療能有效控制機體炎癥反應,阻斷病情進展。
綜上所述,采用清肺化痰湯聯合常規西醫療法治療急性呼吸窘迫綜合征效果明顯,能縮短機械通氣時間,改善氧合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