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如 楊海坤 黃利珊 魏偉鋒
(廣東省梅州市人民醫院婦科 梅州514031)
卵巢癌是腫瘤科常見惡性腫瘤之一,對女性生命健康造成嚴重威脅。目前,臨床對卵巢癌主張施行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但因很多晚期卵巢癌患者在發現時病情已進展至晚期,且伴有大量癌細胞轉移現象,單純施行腫瘤細胞減滅術難以獲得滿意效果[1~3]。新輔助化療(NACT)為近年來臨床上新興的一種癌癥治療方案,可顯著提升癌細胞清除率,現已成為晚期上皮性卵巢癌患者常用的治療方法。本研究對我院收治的22 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給予NACT聯合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效果顯著。現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 年1 月~2017 年4 月收治的60 例晚期卵巢癌患者,經B 超、MRI 檢查發現盆腔內存在大量腹水、包塊及餅狀的大網膜,術前經腹水細胞學或腫瘤穿刺檢查確診為晚期卵巢癌,術后經病理學檢查再次確認;排除嚴重心、肝、腎、肺功能障礙者,內分泌功能障礙者、造血系統障礙者、臨床資料缺失者。將60 例患者根據治療方案不同分為對照組38 例和研究組22 例。對照組年齡30~74歲,平均年齡(56.54±12.25)歲;病理分型:漿液性腺癌27 例,顆粒細胞瘤2 例,其他9 例;臨床分期:Ⅲ期28 例,Ⅳ期10 例。研究組年齡32~69 歲,平均年齡(55.09±6.78)歲;病理分型:漿液性腺癌12 例,卵黃囊瘤1 例,其他9 例;臨床分期:Ⅲ期11 例,Ⅳ期11 例。兩組在年齡、病理分型及臨床分期等方面無顯著性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經醫院醫學倫理委員會審批通過。
1.2 治療方法 對照組先施行腫瘤細胞減滅術(術中應盡可能切除腫瘤,使腫瘤殘留病灶最大直徑≤2 cm,依次切除子宮雙附件、大網膜,進行盆腔淋巴結+腹主動脈旁淋巴結清掃/活檢,切除闌尾,必要時行膀胱及腸管部分切除術)治療,然后根據患者術后病理結果再采取常規化療。研究組給予NACT 聯合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術前應用紫杉醇(國藥準字H20084033)+卡鉑(國藥準字H10920028)或紫杉醇+順鉑(國藥準字H53021740)化療方案提前化療3個療程,其中紫杉醇用量為135~175 mg/m2,卡鉑按照AUC=6 來計算具體用藥量,順鉑用量為60~75 mg/m2,在化療3 個療程之后等待2~3 周對患者進行婦科與影像學檢查,確定不存在手術禁忌證再施行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術后給予常規化療。
1.3 觀察指標 比較兩組治療效果、手術時間、術中出血量、術中腹腔積液量、住院時間、生存期及并發癥發生情況。(1)治療效果分為完全緩解(CR)、部分緩解(PR)、穩定(SD)及進展(PD),腫瘤徹底消失且維持時間超過4 周為CR;腫瘤體積縮小幅度≥50%,無新病灶出現,且維持時間超過4 周為PR;腫瘤體積縮小幅度<50%或增大幅度<25%,無新病灶出現,且維持時間超過4 周為SD;腫瘤體積增大幅度≥25%或已出現新病灶為PD,治療總有效率=(CR 例數+PR 例數)/總例數×100%。(2)生存期。治療后隨訪3 年,記錄患者1 年生存率、3 年生存率。(3)并發癥包括切口滲液、切口感染等。
1.4 統計學分析 采用SPSS18.0 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用(±s)表示,以t檢驗;計數資料用率表示,以χ2檢驗,P<0.05 表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 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治療效果比較[例(%)]
2.2 兩組手術與術后情況比較 研究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腹腔積液量少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手術與術后情況比較(±s)

表2 兩組手術與術后情況比較(±s)
住院時間(d)對照組研究組組別 n 手術時間(h)術中出血量(ml)腹腔積液量(ml)38 22 tP 4.57±0.56 3.67±0.42 6.539<0.05 328.12±84.36 162.03±51.74 8.353<0.05 1 508.69±1 041.13 20.63±12.85 6.679<0.05 25.66±4.85 19.95±2.69 5.095<0.05
2.3 兩組生存期與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 研究組1 年生存率、3 年生存率略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生存期與并發癥發生情況比較[例(%)]
由于卵巢癌的早期癥狀不太明顯,加上卵巢屬于盆腔內器官,與體外無直接連通關系,所以發生病變時不容易被發現。而當出現明顯癥狀時,盆腔內器官、組織以及腹膜后淋巴細胞可能已發生不同程度的癌細胞轉移,病情大多已進展至晚期[4~5]。現階段,臨床對晚期卵巢癌的常用治療方法包括早期手術與化療,從而清除病灶,盡可能地延長患者的生存期[6]。
臨床發現,晚期卵巢癌患者通常會存在組織浸潤癥狀,單純采用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的效果不太理想,通常需在術前采用化療方法來促進腫瘤細胞松動,從而有效切除病灶,而且術前化療還可降低腫瘤細胞的活性與侵襲能力,進而減少術后并發癥發生、防止腫瘤細胞轉移與復發[7~8]。目前,NACT 被應用于各種惡性腫瘤的術前治療中,不僅可顯著減少腫瘤組織周邊的轉移病灶,縮小腫瘤體積,有利于腫瘤細胞減滅術的順利施行,還對提高腫瘤細胞減滅滿意率具有積極意義[9~10]。
本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治療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手術時間、住院時間短于對照組,術中出血量、腹腔積液量少于對照組;研究組1 年生存率、3 年生存率略高于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略低于對照組,但差異無統計學意義。提示NACT 聯合腫瘤細胞減滅術治療晚期卵巢癌療效確切,可在一定程度上延遲患者生存期、減少并發癥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