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永慧
【摘 要】5G時代的到來為自媒體的發展提供了更多的支持,包括新理念、新技術等,進一步拓展了自媒體的應用范圍。從職業院校的匠心文化培育來看,自媒體的應用能夠起到提升匠心文化培育能力、拓展匠心文化培育途徑、豐富匠心文化培育形式以及打造匠心文化培育特色的作用。從自媒體的應用來看,在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的過程中,應當從搭建匠心文化自媒體傳播矩陣、依托自媒體開展匠心文化活動以及做好自媒體匠心文化“議程設置”三個方面進行著手。
【關鍵詞】5G時代? ?自媒體? ?匠心文化? ?職業院校
對職業院校來說,匠心文化的培育能夠提升學生的工匠精神和工匠意識,從而促進學生的技術學習與理論學習,發揮出思想引領作用。
5G時代下,作為宣傳與傳播的主要方式,自媒體結合新的技術體系與理論體系呈現出了新的發展景象,這也進一步提升了自媒體在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過程中的效力。
本研究以5G時代為背景,通過分析自媒體在5G時代下的新發展,結合匠心文化內涵、匠心文化對職業院校的作用等方面,對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過程中自媒體的應用策略進行分析,從而為各個職業院校匠心文化的培育提供參考。
一、5G時代下自媒體的新發展
自媒體主要是指個人媒體,即以用戶為主體的媒體類型。
自媒體的發展是用戶與傳播者身份融合的體現。自媒體的出現進一步盤活了整個傳播過程的活力,為信息傳播與宣傳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自媒體迅速發展的過程與我國4G時代的發展基本上處于重合狀態,也可以說,自媒體的走紅正是基于4G時代帶來的網絡帶寬、智能手機等的支持。
從4G時代走向5G時代,技術體系有了新的變化,理論領域也有了新的探索,這就使得自媒體的發展出現了新的情況,主要體現在中短視頻成為自媒體的生力軍、自媒體社群化傳播特色進一步凸顯、內容+直播的新傳播方式逐步成型、自媒體專業性不斷提升(從UGC向PUGC的大步跨越)等方面。
自媒體在當前所呈現出的新的發展特色,也進一步推動了其應用范圍與適應性的提升,并體現出了一些新的效力,如自媒體服務能力的提升等。
二、匠心文化概述
1.匠心文化內涵。匠心文化是“工匠精神”的一種文化體現,也是對“工匠精神”的一種凝練歸納。工業“2.0時代”下,我國制造業朝著質量化與精益化的方向發展,這也就進一步推動了匠心文化的傳播,突出了匠心文化的作用。
有關匠心文化的內涵,最初體現于《詩經》中,即“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匠心文化突出的是敬業、責任與技術,也是對這三者的深度融合。從學界對匠心文化的定義來看,“匠心”就是對產品本身以及產品所蘊含的精神、創意的一種追求,對產品制造過程中所保持的虔誠,從而來達到產品的精致與完美。一定程度上,只有形成“匠心”意識,才能夠保證產品的精細化與質量化,也才能形成與產品的高度認識與認同,從而推動產品的創新,為整個制造業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匠心文化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而是在時代背景下,結合社會大眾的需求、匠人的追求進行適應性的調整,可以說,匠心文化是一定時代下制造業的精神體現與最高追求。
2.培育匠心文化對職業院校發展的作用。從匠心文化培育對促進職業院校發展所發揮的作用來看,可以從三個層面進行歸納。
首先,從精神層面來看。
匠心文化是對行業的最高凝練,無論是傳統的制造業還是各種新興產業,其發展需要各個員工通過自身的努力進行推動,而員工的努力正是匠心的一種體現。職業院校作為培育各行各業技術性人才的主要陣地,其通過培育匠心文化,能夠引導學生形成對行業的敬畏意識,并讓學生對行業的精神內核形成深度的認識,從而為自身能力的培養提供思想引導。
其次,從實踐層面來看。
匠心文化本身就是對行業標準的一種高度凝練,融合了各行各業中最高的技術。通過在高職院校中進行匠心文化的培育,能夠結合各行各業的新成果、新技術,讓學生在精神的帶動下,主動投入到自身能力體系的搭建行列中,從而促進自身的綜合發展,提升學生對市場要求的適應性,這也有利于職業院校教育目標的實現,保障學生就業。
最后,從整個國家層面來看。
國家的發展需要人才作為保障,而匠心文化在一定程度上體現了各行各業對人才的統一標準以及成為人才的路徑,即從“匠人”到“匠心”。通過在職業院校進行匠心文化的培育,能夠提升職業院校人才培養的能力,從而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提供人才保障。并且,職業院校匠心文化的培育,也能對整個社會“匠心意識”的形成提供助力,推動各行各業的高質量發展與轉型。
三、自媒體在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中發揮的作用
1.提升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能力。將自媒體應用到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的過程中,能夠通過發揮自媒體的宣傳作用、互動作用,來推動各個職業院校培育能力的提升。
從本質上來說,文化的培育不僅要通過日常的實踐進行文化凝結和文化引導,同時也要通過線上宣傳等方式,搭建文化培育的氛圍,從而促進文化培育能力的提升。自媒體擁有傳播的時效性、傳播的主題性以及素材來源的廣泛性,并且可以通過對網絡資源的搜索與整理,從更加多元的角度對匠心文化進行宣傳,通過日常性的宣傳與有針對性的宣傳,潛移默化地發揮出匠心文化所蘊含的作用,提高匠心文化在職業院校的培育效率。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匠心文化培育能力不僅體現在學生對匠心文化有著較為深入的認識,同時也體現在匠心文化對學生日常生活與實踐的影響,能夠通過學生的行為展現出來,這也是文化對人的影響效果。通過自媒體對匠心文化的宣傳,能夠構建起以匠心文化為主題的校園信息環境,通過學生與信息環境的接觸,對學生產生影響,從而增強學生對匠心文化的自覺踐行意識,綜合促進職業院校匠心文化的培育能力。
2.拓展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途徑。當前,我國各個職業院校在進行匠心文化培育的過程中,主要是通過線下活動、專題講座以及匠心文化融合課堂等途徑,而缺乏行之有效的網絡途徑,這就造成了多數職業院校在匠心文化培育過程中出現途徑窄化、培育方式單一的問題,影響匠心文化培育的效率與質量。
培育途徑的多元化不僅能夠增加學生對匠心文化的接觸頻度,同時也可以豐富匠心文化培育的形式,提升文化培育形式與學生接受習慣之間的適應性。從自媒體在當前的應用群體來看,學生群體是主要的構成,并且學生群體也是自媒體內容的“易感人群”,能夠充分提升內容傳播的效果。
因此,通過自媒體對職業院校匠心文化進行培育,不僅能夠搭建起線上+線下的匠心文化培育途徑,解決職業院校當前線上培育途徑不足的問題,同時還能夠通過發揮自媒體本身對學生的吸引力,來強化匠心文化培育的效果。
3.豐富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形式。從職業院校匠心文化的培育形式來看,主要是通過線下活動和主題團課的形式進行,但是,這些形式本身過于老套,難以從更高的層面上發揮出匠心文化培育的作用。同時,由于文化培育形式在實施的過程中缺乏創新性,也造成了學生參與積極性不足,導致文化培育的群體較窄。而通過發揮自媒體的作用,能夠開辟線上文化培育形式,提升匠心文化形式的創新性,從而吸引更多的學生參與多文化培育的過程中,對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進行優化。
一方面,5G時代賦予了自媒體更多的技術內容,自媒體在自身宣傳與傳播功能的基礎上,提升了服務能力,并創新了宣傳與服務的形式,各個職業院??梢砸劳凶悦襟w的新功能創新與豐富匠心文化培育形式,如在自媒體中設立匠心文化小游戲的板塊,引導學生參與線上游戲,來提升學生對匠心文化活動參與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5G時代下的自媒體更突出互動性,各個職業院??梢约哟髮υ摲矫婀δ艿奶剿髁Χ?,以提升匠心文化培育形式的豐富性。
4.打造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特色。對于職業院校的匠心文化培育來說,特色性的內容不僅能夠提升培育效果,也能形成自身的培育品牌,提高學生的參與性。
當前,我國多數職業院校在匠心文化培育的過程中,存在培育形式模式化、培育內容模仿化等問題,造成整體的匠心文化培育缺乏新意,影響培育的效果。
5G時代下的自媒體蘊含著更多的可能性,這也使得自媒體在應用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出創造性的作用。將自媒體引入到匠心文化培育的過程中,能夠以自媒體為基礎,打造自身的培育特色,從而對自身的培育能力進行優化。如各個職業院??梢栽诖_定匠心文化培育定位與目標的基礎上,在自媒體平臺中開辟匠心文化培育的專欄,將自身有關匠心文化的活動、認識以及典型人物與事件進行整理與發布,逐步在各個職業院校中形成自身的特色性內容,以促進自身匠心文化培育能力的提升,并且可以為各個職業院校匠心文化的培育提供參考。
四、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中如何發揮自媒體作用
1.搭建匠心文化自媒體傳播矩陣。5G時代下,受眾群體對媒體內容的接觸渠道更為多元,單一渠道的自媒體傳播已經不能滿足受眾群體的多樣化需求,也不能充分發揮出自媒體傳播內容的效果。因此,各個職業院校應當結合當前自媒體的平臺與渠道,搭建匠心文化自媒體傳播矩陣,從而發揮出自媒體傳播的綜合效果,保證學生能夠在各個渠道中查找到相應的信息。以短視頻平臺為例,在當前的短視頻傳播過程中,會根據用戶群體的位置、內容偏好進行精準推送,這就為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內容傳播效果的提升提供了有效支持,各個職業院??梢詫⒂嘘P匠心文化的事跡、內涵等進行短視頻的制作,通過有針對性的推薦來影響更多的學生群體。
各個職業院??梢越Y合學生日常的自媒體使用習慣,利用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大魚號、百家號及各個短視頻平臺與直播平臺進行傳播矩陣體系的搭建。在傳播矩陣搭建完成以后,可以借鑒人民日報“中央廚房”的經驗,通過內容制作,進行多渠道的內容傳播,以發揮自媒體對匠心文化培育的作用。
2.依托自媒體開展匠心文化活動。各個職業院校在使用自媒體進行匠心文化培育的過程中,也可以結合“線上”思維,借助5G時代下自媒體的特色功能,策劃與開展匠心文化活動,從而提升匠心文化活動的效率。
職業院校學生本身對線上的內容更為關注,同時也對線上內容的接觸頻率更高,這也是依托自媒體進行匠心文化活動開展的基礎支撐之一。在匠心文化活動開展的過程中,各個職業院??梢越Y合學生的需求與習慣,通過互動形式,進行新活動形式的打造。如可以組織開展以“匠心文化”為主題的短視頻拍攝大賽等活動,并通過學校的短視頻賬號,對學生的短視頻內容進行傳播,引導學生積極發布自己拍攝的作品,學校選擇較為優秀的作品進行集中發布。這樣一來,不僅能讓學生在活動的親身實踐過程中提升對匠心文化的認識與了解,同時也能通過學生的互動性參與,營造出整個校園的“匠心文化”氛圍,推動職業院校匠心文化培育品牌的打造,釋放出匠心文化培育的活力。
3.做好自媒體匠心文化“議程設置”。議程設置理論是美國學者麥庫姆斯等人在1972年提出的,該理論認為媒體不能左右人們對某一事件的看法,但是可以影響到人們對事件的關注順序。從整個傳播過程來看,該理論同樣適用于自媒體領域。
各個職業院校在匠心文化培育的過程中,可以結合議程設置的理念進行自媒體內容的傳播,如在日常的自媒體傳播過程中,突出“匠心文化”的主題內容,影響學生對校園信息的關注順序,從而發揮出匠心文化培育的效果。各個職業院校在自媒體運營過程中,可以將匠心文化的內容放在頭版的位置,使學生能夠最先關注到匠心文化的信息。同時,各個職業院校也可以結合“議程設置”理論,對校園文化活動進行安排與調整,通過突出匠心文化活動的作用,讓學生感受到匠心文化的重要性,從而提升匠心文化培育的效果。
五、結語
匠心文化不僅是一種精神與價值的凝練,同時也是各行各業勞動者的最高標準。進入工業“2.0時代”以后,制造大國與制造強國的打造需要匠心精神作為支撐,需要把匠心精神深入融合到各行各業的發展中。
各個職業院校作為我國技術性人才的儲備基地與培養基地,可以有效利用5G時代下自媒體中所呈現出的新特點,結合自身在匠心文化培育過程中的實際,進行匠心文化培育的探索,通過自媒體更好地呈現出匠心文化的內涵、匠心文化的故事與匠心文化的魅力,以此提升學生群體對匠心文化的認識,促進自身匠心文化培育能力的提升。
(作者單位:柳州城市職業學院)
【參考文獻】
[1]曹前滿.新時代工匠精神的存在邏輯:載體與形式[J].暨南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20,42(02):121-132;
[2]李雯.工匠精神融入高職學生創新創業教育初探[J].記者搖籃,2020(03):7-8;
[3]陳錦.用工匠精神打造人才高地——高職院校人才培育路徑的新思索[J].教育教學論壇,2020(10):359-360;
[4]馬文良,陸玥.5G時代新媒體的發展趨勢與思考[J].新聞研究導刊,2019,10(23):18-20;
[5]朱放敏.自媒體時代職校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97):295-296;
[6]田崇峰,吳剛山,劉梅,耿飛,陳智豪.高職院校職業技能與職業精神的融合路徑——以江蘇農林職業技術學院數字媒體應用技術專業為例[J].武漢工程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9,31(02):8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