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德偉
【摘 要】網絡媒介發展勢頭日益增強,傳統媒體在新聞內容和新聞生產中的問題逐漸凸顯出來,紙媒發展陷入了困境。新聞報道的寫作模式必須進行創新,從而實現紙媒的可持續發展。本文闡述了紙媒新聞寫作現狀,從媒介融合時代新聞寫作規律入手,提出創新策略,以供參考。
【關鍵詞】媒介融合? ?紙媒新聞? ?寫作創新? ?深度報道
信息網絡技術的出現對傳統紙媒新聞行業造成了極大的沖擊,在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媒體制作和傳播形式都發生了改變,寫作模式也要創新。這就需要新聞工作者遵循時代發展軌跡,把握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寫作的特殊規律,不斷提高自身能力和水平,從根本上提高媒體傳播的整體質量和實際效果。
一、紙媒新聞寫作現狀
新媒體融合就是使現有的傳統媒介技術手段逐漸一體化,媒體之間的互換性和互聯性增強。但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紙媒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在一定程度上陷入了發展困境,必須進行轉型。新聞作為紙媒的核心關鍵,應該最先進行創新發展。
從傳統紙媒的新聞報道來看,主要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寫作內容同質化極為嚴重。紙媒對新聞寫作有著嚴格的要求,記者要在固定的采編規則下,按照傳統的采寫流程完成寫作。但在這種理念下,很難突破和創新,加之紙媒傳播速度并不具備優勢性,非常容易出現內容相同的情況。尤其是在重大新聞上,內容同質化極為嚴重,缺少實用性、創新性和可傳播性,新聞傳播失去核心競爭力。
2.核心內容不具備權威性。新聞寫作對專業性有較高要求,但很多紙媒新聞雖然運用了數據和圖表,但寫作過于枯燥、浮于表面、缺少深度,沒有核心事實。不僅如此,還有很多新聞內容雖然簡單易懂,但缺少吸引力,導致新聞傳播效果大打折扣。在媒體融合的視域下,紙媒新聞必須把握住內容這一優勢,一旦喪失,那新聞的傳播效果會受到嚴重打擊。
3.新聞服務意識薄弱。新聞報道的核心功能就是服務,但目前紙媒大部分新聞并不具備這一能力,在無形之中弱化了紙媒信息傳輸的作用。
二、媒體融合時代新聞寫作的規律性
在媒體融合時代,想讓新聞傳播效果得到真正意義上的提高,就必須創作出高質量的新聞內容,給人們帶來高效優質的閱讀體驗。眾所周知,網絡傳媒具有信息量大、系統復雜、交互性較強這三個方面的特點,為用戶帶來高質量的新聞閱讀體驗。在這樣的情況下,必須創新新聞寫作風格和技巧,以提高新聞傳播效果。
1.寫作風格。適當調整篇幅長短,做強深度報道的同時,也要多選擇篇幅較短、可以滿足絕大部分人閱讀需求的文章。同時優化語言風格,適當引用一些網絡詞匯,提高文章的親和力。還可以將網絡媒體的圖文信息引入到紙媒新聞中,吸引讀者閱讀。
2.寫作技巧。在媒體融合時代,大眾獲取信息途徑發生了極大的變化,電腦、手機等移動終端成為人們獲取信息的主要途徑。這就需要新聞寫作人員不斷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為受眾提供最為高效、優質的閱讀體驗,對語言進行提煉,使用多元化的形式進行新聞報道。
三、媒體融合時代創新新聞寫作策略
只有真正服務受眾、滿足受眾需求的紙媒新聞才能最大程度占有市場,綜合前文分析,本文針對新聞寫作創新方式提出以下策略。
1.創新立意,樹立正確的寫作風格。立意決定了一篇新聞的最終質量,紙媒新聞寫作過程中,需要記者在有限的材料中找到新聞報道的核心關鍵。新聞立意主要從新聞標題和導語兩個方面體現,如果這兩方面內容無法在第一時間吸引讀者,那么讀者很可能不會繼續閱讀。新聞標題作為吸引讀者的第一印象,必須直截了當。紙媒新聞也可以采用短標題的方式,如《謝謝你!天宮二號》《緊急通知》等標題就言簡意賅,直指主題。在導語寫作過程中,可以從小切口入手,配合網絡用語,設置懸念,充分考慮媒介融合背景,發揮出導語的作用價值。比如,在農業技術推廣新聞中,可以以當地農民的心里話為導語,提高新聞的真實性和趣味性。
2.創新視角,優化新聞寫作的內容。傳統紙媒新聞寫作方式雖然規范,但單一老套、缺乏新意。創新視角、優化內容是紙媒新聞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關鍵方式。也就是說,需要記者改變行文思路和寫作觀念,在保證新聞可信度和真實性的原則下,提高新聞的個性化和趣味性。比如可以采用講故事的方式報道新聞,滿足受眾需求,拉近新聞和民眾的距離,報道社會熱點話題,擯棄無意義的數據和術語,深入挖掘新聞背后的意義和價值。記者要打破傳統新聞采編模式和思想的束縛,比如在報道民法典相關內容時,可以從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入手,將法規和百姓生活聯系在一起,讓新聞更接地氣,而不是“拉開距離感”。
3.創新語言,實現跨媒介合作發展。媒體融合時代下,創新語言、實現跨媒介合作發展,可以為紙媒新聞開拓更好的發展渠道,充分發揮出紙媒的優勢。如今,受眾獲取信息的主動性加強,溝通和反饋意識不斷增強。只有真正重視受眾感受、表達受眾內心想法、實現服務功能的新聞,才能立足市場。因此,新時期的新聞寫作要具備故事性和人情味,從而占據更大的受眾市場份額。比如《人民日報》近幾年來推出了40多個品牌新聞版塊,拉近和讀者之間的距離,并且和不同媒介進行合作,將全新的思維方式和文化符號帶入到紙媒新聞中。《人民日報》的新聞從業人員將傳統現場新聞采訪方式和網絡新聞海量性、共享性等特點結合在一起,寫出具有思想深度的新聞。
四、總結
綜上所述,新興媒介飛速發展的時代背景對傳統媒介的發展造成一定沖擊和影響,對紙媒而言這是一種挑戰也是一種機遇。作為紙媒從業人員,尤其是新聞記者,必須正確認識現狀,提高自身專業能力,緊跟時代發展步伐,創新寫作風格、技巧,從而為傳統紙媒新聞開創更廣闊的發展空間。
(作者單位:山西晚報)
【參考文獻】
[1]陳倩.媒介融合背景下新聞寫作的創新分析[J].傳播力研究,2019,3(34):145.
[2]張曉麗.媒介融合視域下紙媒新聞寫作的創新[J].視聽,2019(10):170-1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