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明鏡》8月14日
4月底起,德國所有聯邦州的“口罩義務”生效,在超市購物、乘公共汽車上下班、乘火車旅行時都必須戴口罩。這是德國大規模封鎖的遺物,當時國家停滯數周,為新冠肺炎及其造成的死亡深感憂慮。感染人數因封鎖減少,國民走出隔離,商店和飯店重新開門,只有口罩保留了下來。現在的焦點再次回到口罩上,因為本周新感染人數仍在增加,有時甚至每天增加一千例以上。學生正重返學校,政客們在討論課堂上是否要強制佩戴口罩。疫情暴發的次數在增加,問題在于將有多少波、威力會有多大以及人們該如何最好地保護自己。誰不戴口罩并抗議它、懷疑它的意義,進而懷疑科學的普遍看法,誰就可能被感染。口罩是團結的標志,它使人們放棄了個人自由的表達。但令人痛苦的事實是:只要感染數量居高不下,口罩就會繼續保留。俄羅斯的消息稱,已經批準了第一款針對新冠肺炎的疫苗,但目前并未改變任何狀況。現在,政策開始對違反口罩義務的行為進行更為嚴厲的處罰,有人甚至呼吁將口罩義務的范圍擴展到聚會和會議上。口罩也許在經歷了新冠疫情后會繼續伴隨我們,因為它還可以抵御其他病毒,例如在亞洲,在新冠疫情之前,口罩就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口罩是危機的象征,是救命稻草,也是折磨,將伴隨我們一段很長的時間。盡管起初它的作用引起爭議,但科學家們現在確信,它在對抗新冠病毒的戰斗中至關重要。問題仍然存在:我們還能重新摘掉口罩嗎?

【美】《財富》8月9日
2014年成立的尼古拉汽車公司,主打產品是電動卡車,名字來源于著名發明家尼古拉·特斯拉。馬斯克創辦的特斯拉電動汽車也是如此命名的,不同的是一個用名,一個用姓。如今,借助電動車大受追捧的東風,尼古拉的市值已經達到了200億美元。在美國,卡車運輸占了貨運量的73%,是名副其實的經濟生命線,而絕大部分卡車用化石燃料驅動,占了美國溫室氣體排放量的6.4%。近年來,削減卡車溫室氣體排放的呼聲日益高漲,加州就規定,到2045年,在該州銷售的大中型卡車100%要達到零排放。不少企業看到了其中的商機,特斯拉汽車就宣布,要在2021年推出只有傳統卡車一半價格的電動卡車。豐田、雷諾、沃爾沃和卡車巨頭Peterbilt等企業,也都各自宣布了推出清潔卡車的時間表。當然,電動卡車的弱點也很明顯,那就是續航能力比不上傳統卡車,前者充滿電目前最多只能跑500公里,而后者加滿油能一口氣跑800公里。所以,電動卡車會先在短途運輸中普及開來。

【美】《紐約雜志》8月16日
美國統計局的調查顯示,7月的零售數據比6月上升了1.2%,經過調整之后,跟去年7月相比更是上升了2.7%。這當然并不意味著經濟已經恢復了,因為服務業的數據依然很低迷,失業率也仍然在10%以上,但這至少說明,經濟在緩慢復蘇而不是持續向下。與去年7月相比,美國人在旅館和酒吧上的消費減少了19%,在衣服和配飾上的消費減少了21%,加油的消費減少了16%。與此同時,在另一些領域的消費則出現了明顯上升:在亞馬遜的線上購物增長了25%,食品雜貨支出增長了11%,建筑材料和園藝用品支出增長了15%,運動器材、樂器和逛書店的消費增長了18%。這些變化顯然是疫情期間人們更多待在家里不用外出的生活習慣所致,另外,政府出臺的經濟救助計劃也發揮了作用。沃爾瑪的數據顯示,在收到救助支票之后,電視機和服裝等方面的消費急劇上升。當然,由此帶來的消費是一次性的,沒有救助就沒有消費,所以政府現在在討論新一輪的救助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