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靜嫻 韓俊杰 丁怡婷

據人民日報報道 7月20日凌晨,位于安徽阜陽境內的淮河干流王家壩段超出29.3米的保證水位,并持續上漲。當日8時32分,淮河王家壩閘開閘放水,蒙洼蓄洪區啟用蓄洪。
啟用蒙洼蓄洪區有什么作用?如何保證蓄洪區內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未來一段時間,淮河防汛形勢如何?
可減輕上下游防洪壓力,削峰效果明顯
位于淮河干流的王家壩水利樞紐工程,主要由王家壩閘和蒙洼蓄洪區兩部分組成,王家壩閘設計流量為1626立方米每秒,被稱為“千里淮河第一閘”。
7月10日以來,淮河以南山區普降大暴雨,史灌河、淠河局部特大暴雨,流域面雨量較常年同期偏多1.4倍。17日22時48分,受連續強降雨影響,淮河干、支流出現明顯漲水過程,淮河王家壩站水位漲至27.50米,與警戒水位持平。淮河發生2020年第1號洪水。
經過反復會商并審慎研究,考慮到淮河防汛的嚴峻性,依據《淮河防御洪水方案》,水利部于7月20日凌晨提出了啟用蒙洼蓄洪區實施分洪的調度意見。
截至20日11時,王家壩閘歷經5次抬高閘門,泄洪量已達1760立方米每秒。據了解,蒙洼蓄洪區設計存洪量為7.5億立方米,最高可達9億立方米。“如果上游來水持續,我們將根據上級指示,隨時提高泄洪量。”阜南縣縣長李云川說,當地已做好預案。
蒙洼啟用后的防汛效益有多大?“既能減輕上下游的防洪壓力,又可有效降低下游河道的水位,削峰效果明顯,對減輕淮河正陽關水文站的防洪壓力也有一定作用。”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水旱災害防御處處長劉國平說。
盡最大能力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19日23時,安徽阜南縣,王家壩閘水位距離29.3米的保證水位僅差0.1米,一小時內上升0.6米。兩天前,王家壩鎮即通知蓄洪區內的居民做好撤離準備。19日晚,記者驅車趕赴王家壩閘時,沿途不少民警和志愿者正在維持秩序。
王家壩閘開閘、蒙洼蓄洪區的啟用,將對生活在蓄洪區4個鄉鎮的近20萬群眾生活產生較大影響。特別是道路淹沒使得一些莊臺的群眾出行和采購生活物資變得困難。
得益于阜南縣近年來對莊臺和保莊圩的建設,洪水來臨時不用再大規模撤離群眾。此次,行蓄洪區內發展的一些適應性產業的生產用房,以及低于28.5米的莊臺成為撤離的目標。阜南縣王家壩鎮鎮長余海闊介紹,目前共排查出39戶103人,部分已經撤離到位于莊臺和保莊圩的家里。為應對此輪汛情,王家壩鎮累計搬遷2106人,盡最大能力確保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科學治淮,強化薄弱環節,確保安全度汛
目前,淮河防汛能力如何?防汛體系是怎樣的?“我國的治淮方針可以總結為‘蓄泄兼籌。”劉國平介紹,經過近70年的持續建設,淮河已初步形成由水庫、河道堤防、行蓄洪區、湖泊等組成的防洪工程體系。
在與洪水的抗衡過程中,水利工程的重要作用充分發揮。“特別是在防御2003年、2007年淮河洪水中,采取‘攔、泄、蓄、分、行、排等綜合措施,充分發揮出了防洪工程重要作用。”劉國平說。
“分洪后,降低王家壩最高水位0.17米,成效顯著。”水利部水文首席預報員王金星介紹。
“當前,長江、淮河、太湖等均發生洪水,此次降雨過程影響范圍廣,局部雨量大。”水利部水旱災害防御司副司長王章立表示,接下來,要緊盯山洪災害易發區和暴雨重合區,充分發揮山洪災害監測預警系統和群測群防體系作用,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