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四林 陳維波 圖 陳城


入汛以來,山城重慶已先后經歷8輪暴雨侵襲,受強降雨和上游來水影響,境內多條河流水位持續上漲,特別是綦江流域重慶段出現有史以來首個紅色預警,泥石流、山體滑坡、城鄉積澇等險情、災情頻發。
面對異常嚴峻的防汛形勢和點多面廣的洪水災情,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在渝東南、渝西等5個抗洪搶險任務較重區域前置人員1000余人、車輛127輛、舟艇61艘。廣大消防指戰員奮力拼搏在一個又一個抗洪現場,日夜堅守在最有可能發生險情的地方,譜寫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時代贊歌。
主動請纓抗洪搶險? 晝夜奮戰不知疲憊
汛情緊急,人民至上;風雨為銘,綦江作證。
6月22日,綦江水位全線上漲。14時35分許,在登瀛轉關口大橋附近,一艘貨船因水漲、固定鋼繩被樹枝和雜物纏住而無法靠岸,湍急的洪水不斷沖擊著貨船,船上兩名人員被困。這個重達30噸的“龐然大物”一旦被沖走,將會對下游的橋墩和建筑造成毀滅性撞擊。
危急關頭,綦江區消防救援支隊古劍山救援站副站長雷琪帶領隊伍趕赴救援現場,他向指揮部建議采取“穩固貨船、防止側翻、登船救人”的戰術措施,并帶領6名隊員組成攻堅組,對貨船上兩名被困人員實施營救。
好不容易利用拋投器搭建起橫渡救援系統,情況卻突然發生變化,綦河水位在洪峰過境之后快速下降,剛完成固定動作的船只此時又面臨著擱淺、側翻和隨時被沖向下游的危險。
雷琪立即回到戰斗崗位,引導貨船駕駛員同步放繩、適時調整貨船狀態,并安排救援人員全方位監測船體情況,防止突發險情。21時50分許,經過7個多小時的連續奮戰,在確認貨船沒有側翻危險后,雷琪迅速組織隊員通過橫渡救援系統,將兩名被困人員安全救出。
當天23時10分,救援站再次接到支隊指揮中心調度,剛完成抗洪搶險任務的雷琪,再次帶領隊員投入為沙溪片區居民送水的任務中。一直持續到次日深夜,他們為小區居民共計送水40余噸。
6月23日至27日,雷琪帶領隊員負責沿河區域的清淤工作,連續4天累計戰斗58個小時,清理綠化和公路約4公里,清理人行道和小區面積2萬多平方米。
暴風雨中顯擔當 災害面前見本色
6月27日,黔江區暴雨不斷,馮家街道魚灘社區河水猛漲,9名群眾被困,其中包括1名產婦和1名才出生幾天的嬰兒。接警后,黔江區消防支隊舟白特勤站站長張鴻偉帶隊到達現場時,河水已經淹至民房二樓,9名群眾分散在5棟居民樓中焦急地等待救援。
張鴻偉帶領一組救援人員,偵察完現場地形和水流情況后,利用沖鋒舟靠近居民樓逐一實施救援。張鴻偉駕駛沖鋒舟靠近后,通過單杠梯、救生軟梯將6名被困群眾全部安全轉移。
在一棟居民樓內,有包括產婦、嬰兒和老人在內的3人被困,洪水不斷上漲,房屋搖搖欲墜,存在坍塌風險,而樓房因安裝有防盜網,不能直接營救。房中的嬰兒哇哇大哭,張鴻偉聽到嬰兒的哭聲,想起自己僅10個月大、因無人照看被妻子整天帶著上班的孩子,他心里非常著急,“小朋友,不要怕,讓媽媽給你唱個歌。”聽著母親的歌聲,嬰兒的哭聲慢慢小了。“大人也不要怕,我們一定把你們救出來。”張鴻偉一邊救援一邊安慰屋內的被困人員。
張鴻偉帶領救援人員使用工具破拆防盜網,快速打開救援通道,先后3次利用沖鋒舟,在齊腰的洪水中,艱難地托舉出3名被困人員。
救援結束,張鴻偉才發現自己的小腿被防盜網劃出了長達10厘米的口子。此時,被水浸泡的傷口疼痛不已,但他來不及處理傷口,又匆忙趕赴下一個救援現場。
舍小家顧大家? 一切只為生命至上
“楊支,你這次回去,嫂子揪你耳朵沒有啊?”戰友開玩笑說。戰友們口中的楊支,是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機動專業支隊副支隊長楊峰。
7月5日,正在黔江前置駐扎的他,收到愛人發來的微信:“你整天不回家,我腳摔骨折了,娃兒又發燒了,怎么辦?”楊峰打電話過去,無人接聽,心想老婆肯定生氣了。
“楊峰,你還是回去一趟,穩定家庭才能安心工作。”因為大人和孩子無人照顧,經總隊特批,楊峰請假一天回家。
“我已經很久沒回家了,她送孩子上學,把腿摔斷了,孩子可能是感冒又發燒,發點脾氣很正常。”楊峰趕緊解釋,“她發脾氣是真的。我真回去了,說我又不是醫生,回去又沒用,已經請了護工,還有朋友幫忙照顧。她就把我趕走了。”
進入消防隊伍28年的楊峰,其實已經和愛人形成默契,愛人一直都非常支持他的工作。20多個小時的請假時間,來回400多公里,光車程就耗費了10多個小時,在家里也就待了幾個小時。
他是重慶人所說的“耙耳朵”,但是在工作上,他可是扎扎實實的硬漢子。“堅守前線是我的職責和使命。”和楊峰一樣,在重慶消防救援隊伍中,有許多黨員戰斗在抗洪搶險一線。
46歲的李在偉,是重慶市消防救援總隊機動專業支隊唯一的一級消防長,是支隊的業務骨干、戰勤保障的“大管家”。
7月2日,已經請假準備回家探望雙目失明母親的李在偉,在得知重慶市高新區含谷鎮發生山體垮塌,一廠區內多人被埋壓時,他撕掉了請假條,立即換上救援服,跟隨隊伍趕往救援現場。
在長達8個小時的救援中,李在偉沖鋒在前,和隊員們成功救出兩名被困群眾。這邊剛結束救援,又接到趕赴黔江進行抗洪搶險前置作戰的命令,李在偉便跟隨隊伍奔赴下一個戰場。
記者見到他時,他正帶著徒弟黃俊檢修一臺發電機。“本來打算孩子過暑假,就回家看老人。”李在偉不經意間揉了揉摻著血絲的眼睛,“母親年紀大了,一直想抱一抱孫女,怕以后抱不到;但是洪水無情,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出不得紕漏。”
剛說完,他的電話響起,經過一陣短暫的交談,他掛斷了電話。“請假的事,我和愛人說了,她一直很支持我,說老人的思想工作她去做。”李在偉長嘆了一口氣。
據統計,自6月14日以來,重慶消防救援隊伍已連續作戰20多天,共參與洪澇災害搶險救援155起,出動指戰員1540人次,出動車輛256輛次,營救被困人員700余人,疏散受災群眾1600余人。
在這場防汛抗洪戰斗中,“火焰藍”身影深深溫暖著山城人民的心。面對重慶新一輪強降雨天氣和長江2020年第1號洪水過境,他們時刻保持臨戰狀態,堅守在抗洪搶險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