厲晴晴

進入三伏天的成都已經非常熱了,走進通信機房,嗡嗡作響的機器聲音包裹著耳朵,一臺臺機器整齊有序排列在架子上,多而復雜的電線整齊地排列在各個接口,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車輛與勤務保障大隊三級消防士熊正露正在例行維護保養通信裝備,汗水從他的臉頰不斷滑落。
每周五是四川省森林消防總隊通信人員開展裝備維護保養和訓練的規定時間點,熊正露在這天會把通信機房接口從里到外一個一個檢查一遍,保證機器正常運轉,做完這些他還要用電臺與四川各個地區的森林消防支隊和大隊進行通聯。
熊正露:“鄉城大隊收到請回復?!?/p>
丁文慶:“鄉城大隊收到。”
像這樣的對話,熊正露要進行幾十次,他深知一旦出現聯通不上的問題會有什么樣的后果。
剛入伍時的熊正露被分配到了甘孜州雅江縣森林消防大隊二中隊,后來他被中隊推送到成都學習通信技術。從雅江到成都有近400公里的路程,成都這座大都市也遠比雅江要繁華,熊正露開始接觸到以前沒見過的通信裝備,北斗終端、4G圖傳等新設備讓他大開眼界。
熊正露非常珍惜學習通信的機會,每當遇到不懂的地方就會主動找到老班長母強請教。通信培訓結業的時候,成績位列前茅的他被留在了總隊機關工作。熊正露在成都工作了8年,他參加過多次滅火作戰和搶險救援,但讓他印象最深的是那片熟悉地方發生的森林大火。
2017年3月,甘孜州雅江縣木絨鄉發生重大森林火災,熊正露回到熟悉的雅江,擔負滅火作戰中通信保障的工作,以前保障零失誤的他這次遇上了事。凌晨,熊正露正常啟動衛星便攜站時發現無法開機,他迅速開始檢修,在排除電池沒電和線路問題后,還沒有查到原因,他開始著急了。
剛入春的雅江縣晝夜溫差大,木絨鄉海拔3000多米,夜間溫度通常在零下。經驗豐富的熊正露從未遇到類似情況。慢慢冷靜下來的熊正露,想到了一些手機在氣溫過低的情況下會出現開不了機的情況,抱著試一試的想法,他把衛星便攜站拿到火邊烤一烤。
不一會兒,衛星便攜站成功開機了,火場上的通聯再次暢通。有了這一次經歷,熊正露懂得自己要學的東西還很多,優秀并不是自己的最終目標。
增援雅江木絨鄉火場的有多支隊伍,鄉城森林消防大隊就是其中之一,第一次參加滅火作戰的丁文慶,那時還沒有成為通信員。
丁文慶個子不高,瘦瘦弱弱的,如今已經是鄉城大隊的通信骨干。丁文慶覺得自己并不優秀,也不機靈,用他自己的話說“一直在被批評的路上”。一路走來,他也在不斷成長。
今年3月,甘孜森林消防支隊組織網上隊列會操,丁文慶擔負通信圖像音頻的傳輸任務,會操的那天下午艷陽高照,在布置完會操場地后,自認為完美完成工作的他卻受到了批評。原來,丁文慶將攝像機位架設在了背光的位置,導致圖像傳輸效果不佳,大隊會操成績也因此只取得了第二名。
雖然受到了批評,但丁文慶并沒有感到沮喪,他經常告訴自己不要被同一塊石頭絆倒兩次。他的成長也是在不斷摔倒、站起、前進……走向優秀。
每天晚上10點整,熄燈就寢哨音準時響起,圖書館的燈卻依舊亮著,丁文慶與其他有考學夢想的隊友仍在這里學習,他們用這樣的方式在慢慢接近夢想。
7月14日,由成都東站開往福州的G1755列車在山巒之間飛速穿梭,3號車廂的丁文慶正前往福州參加消防指揮員體能考核,他想成為一名消防指揮員,在應急救援事業上走得更遠、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