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婷婷
(西寧市第三人民醫院 青海 西寧 810005)
脊柱作為人體的軀體的重要支柱,幫助人體在日常生活中完成了各種各樣的事務,因此,脊柱受到損害直接影響到患者的生活質量[1]。人體隨著年齡的增大,脊柱逐漸老化,發生損傷的風險交大;交通運輸方式的發展下,交通事故數量不斷增多等等原因,造成脊柱患者數量逐漸上升[2]。目前脊柱手術已經較為成熟,但術后手術部位易發生感染,導致該手術預后降低,因此,給予患者有效的術后護理非常重要。本文將對脊柱內固定術后手術部位感染原因展開研究,具體如下。
在2016 年10 月—2019 年11 月我院進行脊柱內固定術的患者中,選取其中的100 作為本次的研究對象,包括50 例感染患者和50 例未感染患者。感染組:男性28 例,女性22 例,年齡25 ~76 歲,平均年齡(50.67±6.22)歲。未感染組:男性31 例,女性19 例,年齡27 ~75 歲,平均年齡(51.28±6.39 歲。對比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進一步展開比較。
對患者的基本信息、既往病史以及手術情況等資料進行統計和分析。其中基本信息由患者本人填寫,若患者無法完成填寫,通過調查人員詢問患者,由患者口述提供其基本信息,由調查人員做好記錄。調查結束后對患者的各項資料進行審核,審核通過后再對患者的信息數據進行分析。
統計兩組患者中,在大小便失禁、糖尿病、吸煙、抗生素使用不規范、腦脊液滲漏、手術時間>3 小時、手術節段>3 節、出血量>1000 毫升以及脊柱創傷指數≥6 方面的例數。
數據采用SPSS21.0統計學軟件分析處理,計數資料采用率(%)表示,行χ2檢驗,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s)表示,行t檢驗,P<0.05 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顯示,兩組患者在大小便失禁、糖尿病、吸煙、抗生素使用不規范、腦脊液滲漏、手術時間>3 小時、手術節段>3 節、出血量>1000 毫升以及脊柱創傷指數≥6 的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些因素均是引起術后感染的原因。見表1。

表1 脊柱內固定術后手術部位感染原因結果分析[n(%)]
本次研究中發現,大小便失禁、糖尿病、吸煙、抗生素使用不規范、腦脊液滲漏、手術時間>3 小時、手術節段>3 節、出血量>1000 毫升以及脊柱創傷指數≥6 均是引起術后手術部位感染的原因。
對于吸煙患者,在手術前進行健康教育中強調戒煙對手術預后的重要性,并給予戒煙措施,同時鼓勵家屬監督患者戒煙,手術后通過排痰和霧化療法緩解吸煙所產生的影響。對需要使用抗生素的患者,嚴格控制其用藥方式和用藥劑量,禁止患者私自用藥[3]。對大小便失禁的患者,及時清理患者的排泄物,保持排泄處和手術部位的清潔。對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密切檢測其血糖指標,給予相應的飲食干預,以控制其血糖水平[4]。在進行手術前,對患者進行完善評估,減少不必要的固定節段;盡量選擇創傷程度小的手術方式;在手術過程中,做好止血護理,必要時,給予患者輸血治療。此外,在患者圍術期的護理過程中,包括手術過程中,所有環節一定嚴格執行無菌操作,如醫護人員手部、手術室以及設備儀器等。
綜上所述,引起脊柱內固定術后手術部位感染的原因較多,在此基礎上,結合患者的病情以及醫院實際情況,給予針對性護理,以防止出現術后手術部位感染,進而促進脊柱手術預后恢復效果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