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楠 安徽新華學院 商學院
改革開放以來,安徽省經濟發展水平得到顯著提高,其中產業結構升級對其作出了重要貢獻,產業升級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安徽省的經濟發展水平。本文以安徽省產業升級水平測度作為研究重點,在此基礎上探究安徽省產業升級水平的具體發展狀況,這對于安徽省提高自身產業結構水平以及促進經濟增長都具有現實意義。
學術界關于產業升級水平的測度方法較多,主要分為三類:單一指標法、公式計算法和綜合評價法。其中,徐騰等(2020)[1]采用單一指標法,利用單次產值占比測度產業升級水平。關于公式計算法,劉培(2015)[2]利用Moore結構模型和隨機前沿(SFA)模型評價產業升級水平。為了更加全面的測度產業升級,較多學者選擇利用綜合評價法進行測度。李強和王琰(2020)[3]從產業結構合理化與產業結構高級化兩方面分別分析產業升級水平,其分別可以反映產業間的協調程度和產業從低級向高級的變化趨勢。
本文綜合現有學界研究,結合公式計算法與綜合計算法兩種測度方法,從產業結構變動速率和產業結構變動方向兩方面出發,綜合測度產業升級水平。
在現有研究中,Moore結構變動值和超前系數是測度產業升級速率和變動方向的較為常見的方法,它們能夠靈敏地表現產業結構升級變化的過程和程度。本文選擇利用Moore結構變動值和超前系數對安徽省產業升級水平進行測度。計算公式為:
i表示不同產業的編號;o表示基期年份;t表示比較期年份;Wi,o表示基期i產業的產值比重;Wi,t表示比較期t時期i產業的產值比重;Mt表示比較期Moore結構變化值;θ表示兩組向量在兩個時期間的夾角,越大表明產業結構變動幅度越大。
超前系數可判斷產業結構的變動方向,即在經濟發展中產業結構沿著哪種方向進行轉型,其計算公式為:
數據選取方面,本文以安徽省各地級市作為研究對象,分析其2009—2018年共10年的產業升級水平。由于2011年巢湖市被撤銷,本文最終確定合肥、淮北、亳州、宿州、蚌埠、阜陽、淮南、滁州、六安、馬鞍山、蕪湖、宣城、銅陵、池州、安慶和黃山16個地級市作為研究區域。本文所有數據均來自2010—2019年的《中國城市統計年鑒》。
表1 Moore結構變動值統計表
表2 超前系數統計表
安徽省2009—2018年Moore值測度結果如表1:
安徽省2009—2018年超前系數測度結果如表2:
表1結果顯示,在2009—2018年間,安徽省產業升級變動速率整體呈現上升趨勢,說明2009年以來安徽省產業結構內部變動愈加快速,三次產業結構之間升級優化逐年明顯。表2結果顯示,在2009—2018年間,安徽省第一產業與第二產業所占份額整體呈現波動上升趨勢,而第三產業所占份額則呈波動下降趨勢。
根據上文的測度結果,發現安徽省雖然產業結構升級變動速度較快,然而產業結構內部優化水平不高,目前仍主要處于一產向二產升級變動的階段,三產所占份額仍然較小。因此安徽省應將提升三產產值與占比作為未來產業發展的重點,大力發展高新技術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進一步升級優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