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 盧媛
懷孕是女性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孕育新生命重要的時刻。但是隨著時代的發展,我們發現目前我國的不孕癥患病率為7%~10%。從我國14億人口的角度來看,這絕對是一個不小的數目,應當引起人們的重視。
什么是不孕癥?不孕癥指有正常性生活的夫婦,在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同居1年以上而女方未能懷孕。那么在懷孕路上有哪些“攔路虎”呢?今天我們就從婦科的角度來聊聊那些影響生育的婦科疾病。
我們先來介紹一下正常懷孕的必備條件:首先需要女性的生殖內分泌功能正常,這依賴于下丘腦一垂體一卵巢軸(這條軸是我們女性內分泌調節的“總指揮”)的調節,它分泌多種激素,致使卵巢(卵巢是女性卵子的“生產基地”)內的卵泡能夠正常發育、成熟、排出卵子。其次需要子宮、輸卵管等女性生殖系統發育正常及通暢,在性生活后,精子通過陰道進入子宮,后與卵子在輸卵管內相遇、結合形成“種子”(受精卵);最后輸卵管將“種子”運輸至子宮,子宮內膜協同發生變化,為“種子”準備好營養豐富的“土壤”,使得“種子”能夠成功種植;之后在子宮內逐漸生長、發育,最終在十個月后迎來新生命的誕生。任何一環發生問題,均可能導致不孕的發生。

子宮肌瘤是女性最常見的良性婦科腫瘤。大多數子宮肌瘤不會出現明顯癥狀,但部分患者的子宮肌瘤長得太大,會表現出月經不規則、經量增多并伴有貧血、盆腔疼痛、痛經、經期困難、尿頻增加、不孕和早孕期流產等嚴重癥狀,嚴重影響生活質量。子宮肌瘤導致不孕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子宮肌瘤可能會影響宮腔、輸卵管的開口等,使得精子與卵子難以相遇形成受精卵這顆“種子”。
2.生長在子宮內膜下的子宮肌瘤,可能會導致子宮腔形態和子宮內的“土壤”發生變化,“種子”難以被運送到合適的部位種植,或由于肌瘤的影響,子宮內膜未能發生協同變化,為種植準備好“土壤”,從而導致不孕的發生。
3.部分較大的子宮肌瘤,子宮的形態和子宮正常功能可能受到了影響,“種子”種植到合適的“土壤”逐漸生長、發育的過程中,形態異常的子宮會限制“種子”的生長、發育,最終導致流產、早產等情況。
這個疾病正如它的名稱,是有功能的子宮內膜在子宮以外的部位出現、生長,繼而引起反復出血、疼痛、不孕及結節或包塊等癥狀,部分患者可無癥狀。子宮內膜異位在不同部位會有不同的癥狀,發生在盆腔會表現出嚴重痛經、慢性盆腔痛、月經失調、不孕、性交困難、性交痛及性交后出血;發生在腸道常表現便秘、便血、排便痛等消化道癥狀;發生在膀胱常表現出尿頻、尿急甚至血尿。子宮內膜異位癥導致不孕的原因可能有如下幾點。
1.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生在盆腔內,可以導致盆腔內的器官廣泛粘連,尤其是輸卵管。當輸卵管發生粘連、阻塞時,精子與卵子不能相遇,無法結合形成受精卵,從而導致不孕;或者精子經歷重重困難與卵子相遇形成“種子”后,由于通道變窄、變長,“種子”無法被運輸到子宮內,則會導致異位妊娠(俗稱宮外孕)的發生。
2.子宮內膜異位癥發生在卵巢時,會導致器官發生反復出血;陳舊性血液聚集在卵巢,似巧克力樣,所以俗稱為“卵巢巧克力囊腫”。卵巢是卵子重要的生產基地,所以當疾病累及卵巢時,會引起卵巢功能異常,女性身體內激素水平的紊亂,導致卵泡的發育異常、排卵障礙,從而導致不孕的發生。
3.子宮內膜異位癥雖然是發生在子宮外的,但也可能會通過免疫功能紊亂,影響子宮內膜協同變化的某些環節,不能為“種子”準備好營養豐富的“土壤”,從而導致不孕。
這個疾病和子宮內膜異位癥相似,不過它是子宮內膜出現在子宮肌層而引起的疾病。典型癥狀為經量增多、進行性痛經、慢性盆腔痛、性交痛及不孕,部分患者可無癥狀。子宮腺肌病導致不孕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幾點。
1.子宮腺肌病可使子宮增大,同時易合并子宮內膜息肉、子宮肌瘤等,引起官腔形態異常、輸卵管開口形態變化,從而影響妊娠。
2.子宮腺肌病可導致子宮內環境改變,子宮內氧化反應增加;自由基的增加可能會損害“種子”,影響后續的生長、發育。
3.子宮腺肌病也會影響“種子”種植到“土壤”的這個過程,從而導致不孕。
1.盆腔炎。由于炎癥的輕重及范圍的大小,會有不同的表現。常見的表現為下腹痛和陰道分泌物增多,下腹痛多在活動或性交后加重。炎癥嚴重時會表現出高熱、尿頻、尿痛、腹瀉等表現。嚴重的盆腔炎可能會造成輸卵管粘連、阻塞而導致不孕;或發生盆腔內膿腫。子宮外的環境變化也會對于子宮的功能及懷孕產生負面影響。
2.陰道炎。陰道炎主要表現為外陰瘙癢和白帶性質、量的改變,如白帶增多、顏色變化、異味改變等。白帶的改變會影響精子活力和進入的數量。在懷孕的過程中,陰道炎可能影響陰道以及宮頸的正常功能,導致宮頸口松弛等,從而發生流產、早產等。
鑒于導致不孕的因素眾多,我們建議育齡期女性做好定期的婦科檢查,尤其備孕前,更應該到醫院進行婦科檢查,及早發現可能影響懷孕的疾病,準確評估婦科疾病對生育的影響,正確地選擇處理方式。有必要時建議男性進行精液檢查,排除男性精液異常。
1.婦科檢查。通過醫生仔細地觀察及按壓,檢查陰道、子宮、卵巢、輸卵管等有無異常;可以進行宮頸和陰道分泌物的篩查,同時取少量白帶檢查是否有陰道炎。
2.超聲檢查。推薦陰道超聲檢查。超聲可以觀察子宮的大小、形態、子宮內膜的厚度;卵巢的體積、卵巢內卵泡數目,監測卵泡的發育及排卵情況;同時也可以觀察有無盆腔積液、輸卵管積水等情況,了解有無子宮和卵巢的器質性疾病。
若備孕超過1年仍未懷孕,則更要積極地去醫院進行檢查,如血清激素水平檢查、輸卵管通暢性檢查、宮腔鏡檢查、腹腔鏡等。如果通過檢查發現相關婦科疾病,應及時到專業醫院就醫,評估這些婦科疾病對生育的影響,并結合女性自身年齡、既往身體等情況,在醫生的指導下選擇合理、安全、高效的個體化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