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威 秦淑娜


【摘 要】 目的:探討優質護理在改善肺心病患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中的應用體會。方法:選取74例肺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患者均于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入院,根據盲選法進行分組,常規組、觀察組分別有31例、43例,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采用實施優質護理。對兩組患者接受護理后的肺部真菌感染發生率、護理滿意度以及護理前后的真菌分布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P<0.05);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常規組(P<0.05);護理后,兩組患者培養出真菌數量明顯少于護理前(P<0.05),且觀察組患者培養出真菌數量明顯少于常規組(P<0.05)。結論:給予肺心病患者優質護理,患者發生真菌感染的機率能夠有效降低,同時使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得到提升,值得推廣。
【關鍵詞】 優質護理;肺心病;肺部真菌感染
【中圖分類號】 R876 ? 【文獻標志碼】B ? 【文章編號】1005-0019(2020)17-116-01 ?肺心病屬于一種常見疾病,該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的肺部動脈慢性病導致費內阻力增加,從而導致患者心室肥大并出現動脈內高壓。肺部真菌感染是該疾病的一種嚴重并發癥,需給予患者相應的護理加以干預。現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臨床資料 在我院2017年4月至2019年4月入院的患者中,選取74例肺心病患者作為研究對象,采用盲選法進行分組,常規組36例,觀察組38例。常規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19例、17例;年齡46~80歲,平均(59.64±3.21)歲;觀察組患者中,男性、女性患者各26例、12例;年齡47~79歲,平均(60.32±2.71)歲;兩組基線資料具有均衡性(P>0.05),可對比。
納入標準:(1)所有患者均經過心電圖、X線、超聲心動圖、心向量圖、肺功能以及右心導管檢查確診;(2)患者經細胞化學檢驗后,與《侵襲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診斷標準與治療原則(草案)》中的內容相符合。
排除標準:患者存在嚴重心肝腎疾病。
1.2 方法 常規組實施常規護理。護理人員應當嚴格根據醫囑為患者用藥,并定期為患者病房開窗通風,消毒殺菌,確保病房空氣流通,避免發生感染。定期對病房內的器械消毒,定期檢查更換,避免患者發生感染。確保患者皮膚清潔干燥,避免患者由于受到自身因素的影響而導致的真菌感染。
觀察組實施優質護理。
(1)呼吸道護理。護理人員應當對患者的呼吸情況進行觀察,確保患者呼吸道保持干凈,每日定時幫助患者派潭,以霧化吸入的方式給予患者5ml濃度為5%的碳酸氫鈉,每日2次,每次吸入30分鐘,幫助患者做好口腔衛生護理,盡可能減少酸性食物的攝入,多喝水,避免患者經口腔或是經呼吸道對肺部造成感染。(2)感染護理。護理人員必須要嚴格執行無菌操作,盡早將患者體內滯留的導管拔出,從而有效避免感染的發生。(3)飲食控制。護理人員應對患者的飲食情況進行控制,叮囑患者多吃含有優質蛋白的食物以及含有豐富維生素的食物,確保患者腸道所需營養能夠得到補充,多攝入水果蔬菜,使患者的免疫力能夠得到有效提升。(4)心理護理。護理人員在日常護理過程中應多與患者交流,鼓勵患者之間進行疾病治療經驗分享,通過患者之間相互打氣相互鼓勵的方式提高患者的治療依從性。同時還應當為患者講述成功案例,消除患者的疑慮,從而提高患者的依從性。(5)用藥指導。護理人員必須要嚴格根據醫囑為患者用藥,針對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針對性的治療,定期為患者進行相關檢查,確保做到早發現早治療,避免耽誤最佳治療時機。
1.3 觀察指標 (1)觀察兩組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發生率。(2)護理滿意度對比。采用院內自制滿意度調查表展開評估,得分越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越高。(3)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致病真菌分布。
1.4 統計學分析 在SPSS20.0軟件中輸入數據,計數資料(滿意度、真菌培養數量)行x2檢驗,t檢驗(x±s)為計量資料。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觀察兩組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發生率 常規組中,發生肺部真菌感染12例,占比33.33%;觀察組中,發生肺部真菌感染4例,占比10.53%;觀察組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發生率明顯低于常規組(X2=5.674,P=0.017)(P<0.05)。
2.2 觀察兩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 與常規組患者相比,觀察組患者的護理滿意度較高(P<0.05),見表1。
2.3 觀察兩組患者護理前后致病真菌分布 護理后,兩組患者培養出真菌數量明顯少于護理前(P<0.05),且觀察組患者培養出真菌數量明顯少于常規組(P<0.05),見表2。
3 討論
優質護理屬于一項并發癥的有效護理方式,同時更是對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進行調節的一種主要方式,肺心病患者由于長期受到疾病的影響,會產生一定的不良情緒,在實際的護理過程中,不僅需要對真菌感染發生的患者進行生理護理,同時還需要給予患者一定的心理護理,使患者能夠理解醫療護理行為,并更好的配合護理人員開展護理工作。
本研究中,觀察組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常規組患者采用常規護理,觀察組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發病率以及致病真菌分布情況均優于常規組,且護理滿意度明顯較高。這主要是由于優質護理給予患者全方面的護理,使患者的心理以及生理均能得到良好的護理,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從而提高護理效果。
綜上所述,肺心病患者采用優質護理干預后,患者的肺部真菌感染發生率以及致病真菌分布明顯減少,同時提高患者以及患者家屬的護理滿意度,在臨床護理中具有顯著護理價值。
參考文獻
[1] 郭繼才。優質護理對改善COPD患者肺功能及預防感染的影響[J]..國際護理雜志,2016,35(16):223-224。
[2] 郭麗麗. 呼吸內科老年患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的臨床分析[J]. 中國醫藥指南, 2016, 14(27):128-128.
[3] 靳妮娜, 孫炎華, 左萬里,等. 老年COPD患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危險因素分析[J]. 中國臨床新醫學, 2015, 8(7):630-633.
[4] 郭宇芳, 瑪依努爾·阿力木江. 重癥監護室慢阻肺患者并發肺部真菌感染的高危因素分析[J]. 臨床醫藥文獻電子雜志, 2017, 4(68):13355-13356.
[6] Li Pei. Effect of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sleep and quality of life in elderly lung and heart patients [J]. Chongqing Med.,2017,46(A01):97-99.
[7] He Jieyue, Li Surong, Chen Ke. Application effect of integrated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in chronic cor pulmonale [J]. Journal of North Sichuan Medical College,2016,31(4):611-614.
[8] Tang Guihua. The effect of quality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oninvasive ventilator in the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r pulmonale [J]. Hebei Medicine,2016,22(3):164-166.
[9] Lu Qun, Zhu Xiao Ping, Yang Yanxi. Effect of stage management in patients with pulmonary heart disease [J]. Shanghai Nursing,2016,16(3):70-73.
[10] Zhang Yue, Yu Xiaojiang. comfort care to improve the pulmonary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and cor pulmonale in ICU [J]. Journal of Practical Clinical Medicine,2017,21(8):30-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