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Nature封面:研究團隊所用方法的藝術示意圖,該方法讓圓偏振光照射1T-TiSe2的同時將其冷卻在臨界溫度以下,從而優先形成一個手性疇。Nature雜志第7796期封面文章報道了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中的自發回旋電子排序研究。手性是自然界材料的一個常見屬性。對某些材料來說,電子可以自發地重新排列,讓原來的非手性結構具有手性。這種回旋排序被稱為膽固醇液晶的量子版本,但事實證明它很難被觀察到。Nuh Gedik等人報告稱,他們在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1T-TiSe2中實現并觀察到了回旋排序。

Nature封面:剛果民主共和國的一片熱帶森林。Nature雜志第7797期封面文章報道了1983年至2015年之間,非洲和亞馬孫地區的熱帶森林吸收碳的速度,并發現了這兩個地區之間的明顯差異。非洲森林作為碳匯的能力在2010年代開始衰退之前一直是穩定的,這與先前記錄的亞馬孫森林自1990年代以來的衰退形成了鮮明對比。研究人員推測到2030年,非洲的碳匯將比2010—2015年度縮減14%,而亞馬孫的碳匯將在2035年達到零。這種衰退對于全球2攝氏度以下的變暖目標而言,具有重要影響。

Nature封面:一塊直徑只有31.5毫米的緬甸琥珀,其中保存了據信是已知最小的中生代恐龍的完整顱骨。Nature雜志第7798期封面文章報道了約有9900萬年歷史的這塊顱骨,來自一個原始類鳥物種,命名為寬婭眼齒鳥(Oculudentavis khaungraae)。顱骨本身只有14.25毫米長,說明該生物的體型類似于世界上現存最小的鳥——吸蜜蜂鳥(Mellisuga helenae)。眼睛的孔徑很小,說明在光照充足的白日環境里活動,下頜的長排牙齒則指向了其以無脊椎動物為主的捕食性飲食?;奈⑿〕叽绨凳玖诵⌒突莼臅r間可能比之前想得更早。

Nature封面:皇家鹟,是哥斯達黎加豐富多樣的鳥類中的一種。Nature雜志第7799期封面文章報道了農耕和氣候變化給鳥類生物多樣性帶來的長期變化。Nicholas Hendershot等人在18年的時間里,反復調查了哥斯達黎加的48個地點——代表了從自然森林到多種經營和集約農業的各種土地利用方式。發現在集約管理程度最高的土地上,長期的生物多樣性變化最大,這種作用在干旱條件下明顯。長期看,多種經營農業背景下的物種多樣性維持在高位,表明這種形式的土地管理或許能在保護生物多樣性方面發揮作用。但是,集約農業的多樣性正在逐漸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