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肖崇耀 聶亮超
珠海市人大常委會認真制定“更好發揮人大代表作用”主題活動方案,精心開展“主題活動啟動日”活動,創新采用線上線下相結合方式,組織代表通過實地調研、座談、約見行政機關負責人、開展民法典普法宣傳等形式,推動一批社會關注、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
常委會將7月2日確定為“主題活動啟動日”,全市五級人大代表聯動起來,以不同的主題和形式開展相關活動。7月份,各級人大共組織1 500余名人大代表開展了230余次內容豐富、形式多樣的主題活動,收集反映群眾意見建議500余條。比如,斗門區在啟動日開展人大代表河湖治理集中視察活動,各級人大代表、河湖監督員、各級河長等分8組赴各鎮重點河涌巡查監督,全面掌握全區黑臭河涌和問題河涌排污口、河涌管網建設情況,深入了解河床淤泥的污染狀況、河涌黑臭的主要原因。活動形成代表建議8條,發現問題和搜集群眾反映意見6條,形成《斗門區人大代表河湖視察報告》交政府,并召開視察問題整改匯報座談會,構建有效監督“閉環鏈”。
萬山海洋開發試驗區萬山鎮、擔桿鎮、桂山鎮3個鎮人大開展了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活動。針對收集到群眾反映的部分污水處理設備老化、污水處理設施偶有氣味產生、環評海洋檢測費用難以承擔、海水流入腐蝕污水處理設備、擔桿島水庫供水配套工程進展緩慢等熱點難點問題,在調研基礎上,組織人大代表約見各鎮政府分管領導、經濟建設辦、市政中心、珠海水控集團、污水處理廠相關負責人,聽取了專項匯報,追問存在問題的原因和整改計劃,并提出了4條具體意見建議。相關責任部門負責人認真回答了代表們的提問,并將問題的整改措施向代表匯報。代表們表示,約見國家機關負責人為人大代表履職提供了新的途徑,相關責任部門的負責人認真對待,整改舉措、計劃回答得非常清晰,對問題的解決有很好的推動作用。
根據常態化疫情防控安全要求,采取線下與線上、集中與分散相結合,多點開花式的活動形式,引導代表開展座談、走訪、回訪、專題調研、視察、慰問、群眾見面等活動,深入鎮街、村居、社區、企業、學校、家庭視察,在村頭巷尾、田間地頭、榕樹下、溪水旁與群眾聊天、拉家常,收集群眾意見建議。例如,港澳流動漁民代表因疫情影響無法現場參加主題活動,為滿足他們的履職需求,常委會創新利用信息科技手段,采取線上+線下相結合的視察形式,讓無法到現場視察的代表在線上跟隨“直播”鏡頭積極參與活動。活動期間視察直播間點擊率達1 220人次,群眾也跟隨代表視察的腳步查看代表履職情況。
珠海各級人大圍繞珠海市環境保護條例、珠海經濟特區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等法規開展執法檢查。在執法檢查的同時廣泛深入開展法治宣傳。為做好民法典宣傳,各區鎮人大向代表派發民法典,印制了《民法典與生活同行》等宣傳冊。7月28日,金灣區人大常委會組織轄區的省、市、區、鎮人大代表開展學習民法典的專題培訓。市、區人大常委會充分利用了電視、報紙、廣播、微信公眾號等媒介,全方位、多層次、廣角度報道主題活動開展情況,展現了主題活動的全貌。通過代表微信群與代表良性互動,積極引導代表參與各次主題活動,代表參與率高達85%。每次主題活動開始之前一周,各區鎮人大利用有線電視、微信群、QQ群,公告欄等提前向群眾發出活動公告,讓群眾對主題活動的內容、目的、時間節點有清晰的了解,使主題活動能夠有成效地開展。主題活動期間珠海人大微信公眾號推送代表主題活動報道上百篇,被省人大采用9篇。
推動人民群眾普遍關心的熱點難點問題解決,是主題活動的重要任務之一。珠海各級人大對代表收集的問題進行分類,做到梳理一批轉辦交辦一批,跟蹤督辦一批,并要求承辦單位及時向代表反饋辦理情況。市人大橫琴新區工委采取“兩會一查一看”的方式辦理收集的意見建議:即開好議案建議集中交辦會,通過“橫琴智慧督查”系統平臺分發任務;開好議案建議辦理進展情況座談會,各職能部門向代表反饋議案建議辦理情況,階段性對交辦的議案建議辦理情況進行梳理;組織代表和相關職能部門到現場查看建議辦理情況;通過聽取匯報、查閱資料、實地走訪等形式開展代表議案建議辦理“回頭看”。
在多方努力下,河涌整治、垃圾分類、居家養老、老舊小區加裝電梯、爛尾樓整治、公共衛生體系建設等代表和群眾廣泛關注的問題得到重視和解決。香洲區人大常委會圍繞“老舊小區住宅加裝電梯”主題,組織代表深入社區走訪,了解老舊小區群眾的訴求,突破35年前建成小區紅線檔案資料調取難、消防問題、資金分攤難、報裝報建難等難關,推動電梯成功加裝,惠及200多名住戶,屬珠海老城區首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