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鄒菡萏 吳賀敏
7月中旬以來,河源大地處處活躍著各級人大代表的身影,約同行、提建議、深調研、抓監督,聚焦城鄉人居環境整治,為河源美麗鄉村建設問診把脈,開出一道道良方。
愛美之心人皆有之。在當今社會中,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喜歡使用唇膏、指甲油、粉底液、眉筆等化妝品來打扮自己。卻不知道,化妝品作為一種日用品,含有多種添加劑,可導致青少年性早熟、身材矮小等多種內分泌疾病。
城鄉人居環境是近年來河源老百姓關注的熱點問題,也是政府整治的難點問題。近兩年來,河源市源城區人大代表王燕青一直都在關注城鄉人居環境整治,多次提出有關加大農村環境整治和做好農村污水處理等有關民生熱點問題的建議。在這次主題活動中,王燕青馬不停蹄,三番四次約上其他代表到埔前墟鎮調研,詳細了解埔藍路臺源開發區段排水排污問題。群眾普遍反映,埔藍路臺源開發區段建設時,由于沒有做好市政排水排污設施,每到雨水季節,就會水漫路面,雨水倒流周邊群眾家中,造成水浸,給群眾的出行造成極大不便,也給周邊的村民帶來極大麻煩。針對百姓的呼聲,王燕青提交了《關于解決埔藍路臺源開發區段排水排污問題的建議》,要求相關部門盡快落實排水系統建設所需資金,加快實施排水排污設施建設,切實解決雨水擾民問題。目前,建議已被列入源城區建議辦理范圍。
農村垃圾處理是農村環境整治的棘手問題。源城區的人大代表走進坪圍村,重點調研農村垃圾處理的難點痛點。在坪圍村,代表們看到村道里昔日隨處可見的垃圾桶失蹤了,由于有固定的保潔人員定時上門收垃圾,再統一由清潔車帶走,村里再也聞不到異味,從早到晚都飄著清新的泥土和煙火氣息。代表們建議盡快在各鎮村及社區推廣這一好的做法,并建議政府今后要加強管理,建立固定的垃圾處理場所,安排專人定時清運,要設立專項資金分期分批投入到農村,逐步解決農村垃圾處理資金不足的問題,解決村屯垃圾集中轉運、處理過程中的人力、設備設施所需費用。
以本院2016年7月至2018年3月間手術治療的88例股骨頸骨折患者為實例,根據其手術方式的不同分成全髖關節置換術組(簡稱全置組)和半髖關節置換術組(簡稱半置組),每組各44例。全置組中男24例、女20例;年齡40-78歲,平均年齡(61.46±5.39)歲;左側骨折28例、右側骨折16例。半置組中男23例、女21例,年齡39-77歲,平均年齡(61.49±5.32)歲;左側骨折29例,右側骨折15例。兩組基本資料經統計學比較,無差異性(P>0.05)。
改善城鄉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此次集中開展的代表主題活動,河源市各級人大緊緊圍繞“城鄉人居環境整治”這一主題,聚焦基層治理,傾聽百姓心聲,為農村環境整治建言獻策。在龍川縣黎咀鎮,代表們尤為關注貧困村的鄉村振興戰略推進情況,在龍潭村,代表們在文化廣場和景江路建設工程現場察看。為加快建設宜居美麗鄉村,近期,鎮人大代表鄒友良提交了《關于加快推進龍潭村、皮潭村沿江景觀打造的建議》,鎮人大代表謝林平提交了《關于建設美麗鄉村的建議》。為推動建議盡快辦理落實,代表們在聯絡站接待了龍潭村的群眾,進一步了解當地百姓對龍潭村鄉村振興的看法和建議。針對群眾反映的農村在人居環境整治過程中容易出現資金不足、管理缺失等問題,有代表建議政府建立長效的監督管理機制,鞏固人居環境整治的成果,在確保工程質量、安全的前提下,加快推進工程建設,爭取早日完工,切實提高村民幸福獲得感。
隨著近年來人大代表助力人居環境整治行動的持續開展,河源市農村人居環境提升取得顯著效果。有關數據顯示,截至今年7月底,全市干凈整潔村達標率77.7%。三清理三拆除三整治、村莊整治規劃編制、農村生活垃圾收運處理體系建設、村內保潔員配備完成率100%;農村生活垃圾處理率達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