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圖 李淡宗
今年夏天,興寧氣溫時常接近40度,室外烈日如熾。興寧市各級人大代表參加主題活動的熱情并沒有受高溫酷暑的影響。各級人大代表走進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為百姓排憂解難,他們的身影成了七月流火下的一道亮麗風景,給難耐酷暑的老百姓送去了陣陣清涼。
“請代表們認真學習《廣東省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并在微信上完成知識測試”。這是興寧市大坪鎮在開展對鎮豪豬養殖基地調研活動前,給相關人大代表發出的學習通知,也是鎮人大探索“學習測試+調研”模式的新舉措。通過學習讓代表先了解野生動物保護的相關法律規定,并從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樹立生態文明理念的高度來深刻認識野生動物保護的重大意義,從而提高了調研活動的水平和實效。為使活動更有成效,興寧市人大常委會提出了代表學習方面的新要求,除了通過分小組集中學習和利用微信群、小視頻等新媒體認真學習省市代表主題活動方案以及《關于全域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的實施方案》《深入開展愛國衛生運動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實施方案》等必修內容外,各代表小組還結合活動實際開展民法典等相關法律法規的學習。
“今年家庭經濟收入有沒有受到疫情影響?對村里的公共事務有什么意見建議?……建議政府要多關注農村污染問題、要及時維修公共設施,消除安全隱患……”這是7月28日常委會黨組書記、副主任何建元帶領代表在龍田鎮中心代表聯絡站接訪群眾時的一段對話。他們先后接訪了三位選民代表,詳細了解選民對“三清三拆三整治"、農村廁所革命、圩鎮道路提升、小節點微改造等工作的真實看法、感受,以及人居環境整治面臨主要的困難和問題,并研究探討解決方法和措施。
在與接訪群眾的親切交談中,一個個和老百姓密切相關的問題,一條條事關百姓期盼的建議擺上了桌面,成為了代表為民解憂的方向和動力。7月份興寧全市共組織代表進站接待群眾620多人次,收集意見建議245條。
“你們的心聲我們聽到了,困難也已了解,我們馬上就去實地調研,盡快幫助你們解決問題”這句表態是在代表接訪群眾結束時最常說的一句,而且言必信、行必果。7月21日,5位省人大代表在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下分別來到新陂、葉塘“兩鎮五村”鄉村振興連片示范項目、新圩四季美種養項目等地視察調研,并聽取相關部門工作報告,深入了解興寧城鄉人居環境狀況和產業扶貧發展情況,為建設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完善脫貧后幫扶措施等把脈開方、建言獻策,并現場督促有關部門解決實際問題,以“問題+調研”“代表+部門”的方式提升辦理實效。7月31日,水口鎮人大組織代表到東門街實地視察圩鎮“六亂”整治工作,了解圩鎮環境狀況和存在的突出問題,為進一步做好“六亂”整治工作提出意見建議……
主題活動開展以來,各級人大代表戴著草帽,頂著烈日穿梭在大街小巷、田間地頭,為老百姓排憂解難,被百姓親切稱呼為“人民草帽軍”。截至7月底,興寧全市20個鎮街已全部組織代表開展視察和調研活動,達到130多場次,500多人次,為群眾和企業解決困難20多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