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花坑,是廣東省陽江市陽春市春城街道蟠龍村一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即便在陽江地圖上,也只是一個小點。然而,這個小的村莊卻以出產優質的春砂仁出名。
產于陽春的砂仁,特稱為春砂仁。陽春特有的氣候和土壤,孕育了春砂仁特有的品質,讓其享有“北有高麗參,南有春砂仁”的美譽,成為與檳榔、益智仁、巴戟天齊名的“四大南藥”之一。其性溫味甘,具有健胃、旺氣、消食之功效,歷來被視為“醫林珍品”。
近年來,作為“中國春砂仁之鄉”的陽春市在當地政府及相關各方不懈努力下,突破了春砂仁產業發展的種種障礙,讓曾貴為皇家專享的春砂仁得以放下“身段”,造福尋常百姓,成為如今陽江地區林下經濟閃耀的“明星”。
據史料記載,砂仁始載于《藥性論》,又名縮砂密,在中國應用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在陽春有兩則關于春砂仁的久遠傳說。
相傳很久以前,陽春地區發生了嚴重的牛瘟,方圓數百里內的耕牛接連病死,唯有蟠龍金花坑附近村莊的耕牛沒事。當地人詫異,詢問牧童后得知蟠龍金花坑附近的牛都愛吃一種葉子芳香的草,這種草的果實有使人腸胃舒暢之效,這就是春砂仁。
又傳,在清乾隆年間,一位妃子腹脹肚痛多年不愈,御醫束手無策,派人四處尋找名醫良藥。后有人將蟠龍金花坑的砂仁獻上,妃子服用后藥到病除。從此,春砂仁被譽為“圣藥”,產于蟠龍金花坑的砂仁成為皇室貢品。

農戶正在采摘春砂仁
春砂仁的藥用療效得到了權威典籍和現代檢測技術的驗證。1930年初出版的《藥物出產辨》中指出,春砂仁以產自廣東省陽春縣的為最,蟠龍山處為第一。2015年版《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中,對砂仁進行了專門記載,特別對陽春砂仁的主要藥用成分揮發油、乙酸龍腦酯的含量進行測定并進行了詳細記述。
據陽春市砂仁協會會長、高級農藝師蘇景介紹,經現代技術檢測,春砂仁富含10多種對人體有益的微量元素,尤其是蟠龍金花坑所產的春砂仁內揮發油和具鎮痛功效的乙酸龍腦酯的含量,均遠遠超過其他產地砂仁的含量。
在陽春市春砂仁博物館,陳列著一種棕黑色土壤。這種土壤當地俗稱“鴨屎泥”,為蟠龍金花坑一帶特有。陽春地處亞熱帶山區,過去林木繁茂,據地質勘探考證,蟠龍金花坑曾是燒炭基地,經過數百上千年積淀,土壤中碳族元素含量豐富。這里特有的氣候、土壤和環境,造就了春砂仁的獨特與優質。
春砂仁種植不易。多年來,種植條件要求苛刻、所需勞動量大、投入高、產量難以保障等因素制約著春砂仁產業發展。對此,從事春砂仁研究和種植20多年的蘇景深有感觸。
春砂仁為姜科植物,必須在土壤肥沃、半遮陰、水源充足但又不能太濕的條件下才能生長。通常只有山谷、山坡或排灌方便的林下陰濕處才能滿足這些條件。
由于根部發達、莖葉密集,春砂仁鋤草、授粉、施肥、收獲都需要扒開莖葉蹲著干活,勞作難度可想而知。“比如授粉,一周干下來,95%以上的工人都會腿腫,很多人都吃不了這個苦。”一位種植戶說。
讓種植戶心里更沒底的是,在如此辛勤勞作后還不一定能有好收獲,原因在于春砂仁傳粉媒介少,即使通過人工授粉產量都很低,且非常容易受到病菌侵害,果子在成熟前就掉落。普通農戶就算盡心盡力撫育,最終能夠收獲的成熟果實也大約只有掛果量的六分之一,平均畝產鮮果為50公斤左右,烘干后僅剩十幾公斤。
春砂仁首次種植后的第三年才能試產,第四年才開始豐產,前三年需要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投入。普通農戶不算勞動費用,每畝年投入約需3000元,若企業規模化種植,加上高額的人工成本,每畝年投入約需6000元。高額的投入讓農戶和企業望而卻步。
通向成功的道路向來充滿艱辛,但對春砂仁情有獨鐘的蘇景一直沒有放棄對春砂仁的研究。“春砂仁不僅載入了權威醫學典籍,還獲得了不少金字招牌。”蘇景說,2004年陽春獲“中國春砂仁之鄉”,2005年春砂仁被列為中國地理標志保護產品,還是廣東省首批立法保護的南藥之一,產業發展前景廣闊。
在眾多制約因素中,產量高低對春砂仁產業發展有至關重要的影響,而促花和保果是保障春砂仁產量的技術關鍵。在陽春當地的積極推動下,陽春市砂仁協會與廣州中醫藥大學合作研究,分別于2013年1月和2014年6月先后攻克了春砂仁促花和保果兩大技術難題。此后,廣東省農科院、華南農業大學、中山大學、澳門大學等也加入春砂仁的種植技術研究,春砂仁種植從此有了強大的技術支撐。
“經過種植試驗,利用促花和保果兩項科研成果后春砂仁花量增加3倍,產量增加15%—30%。”蘇景說。從2012年起,他開始自己承包土地種植春砂仁,現在種植面積已達到180畝,全面采用最新種植技術后,增產效果明顯。
對春砂仁情有獨鐘的不只蘇景,還有陽春的企業家謝克映。2008年,謝克映帶著在外創業打拼多年的積蓄,回陽春家鄉成立了陽春市恒豐實業有限公司,并在春砂仁的核心產地——陽春市春城街道蟠龍村金花坑,承包了1.2萬畝山地用于產業化種植春砂仁,其中只有4000多畝可以種植春砂仁。2016年,春砂仁開始有產出,干果零售價格每公斤6000元左右。2017年11月,國家質量監督檢驗檢疫總局核準頒發恒豐公司產品使用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專用標志。次年,金花坑春砂仁干果入選廣東省名牌產品。
近年來,陽春致力于推動生態旅游、生態養老、生態農業產業融合發展,充分利用南藥資源推動南藥研發、生產、加工一體化發展,打造廣東(陽春)南藥加工產業基地,并先后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扶持獎勵措施,如對新種植連片面積在5畝以上的種植戶,每畝一次性獎勵補貼50元;對新種春砂仁20畝以上的,每畝一次性補貼100元;研發春砂仁全新產品的,每個新產品獎勵萬元等,推動春砂仁種植面積逐年擴大。2019年,蟠龍村春砂仁成功申報廣東省“一村一品”項目。
以陽江創建國家森林城市為契機,陽春近年來大力發展特色林下經濟,全力推動春砂仁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每年8月舉辦春砂仁旅游文化節,舉辦春砂仁產品展銷會,積極爭取更多政策、資金扶持,打造種植、加工、銷售等一體化產業體系。
2019年7月27日晚,由中國建筑文化研究會社會文化藝術教育委員會主辦的2019相約北京青少年藝術盛典在北京鳥巢國家體育場舉行,陽春選送的原創舞蹈節目《春砂仁的故事》獲得金獎。
陽春人有著對春砂仁的執著和熱愛,以及對春砂仁產業發展的強烈期盼。今后,陽春將加強政策扶持和引導、技術研發和推廣、產品宣傳和推介,促進春砂仁產業健康、蓬勃發展,讓特色產品造福一方百姓,讓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能夠品嘗到高品質春砂仁的獨特滋味。

開花的春砂仁 袁丹心攝